百人小村说姚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131
颗粒名称: 百人小村说姚庄
分类号: I057
页数: 1
页码: 235
摘要: 村中以姚姓为主,姚姓先祖携三个儿子,从蓬莱城南七里庄村迁于此,姚庄村“姚庄村人均由族长率领老少男子,到七里庄村姚家祠堂拜祖祭祀,姚庄村出了一个神童。族长暗地里嘱咐神童在参祖时记下祖宗的牌位。又安排其他读书人记下宗族家谱,回来后姚庄人便修建祠堂,竟与原族谱毫无二致,自立起族谱后村里可谓人才辈出。姚庄村出了一位叫姚昌龄的武状元。咸丰年间继任山西巡抚”成为姚庄村后人尊崇的光宗耀祖的偶像,姚庄村出了闻名全国的花生专家姚士昌。
关键词: 姚庄 蓬莱 清道光年

内容

南王正南2里处有一个仅有50户、12。多人、270亩耕地的小村,村名叫“姚庄”。姚庄东与衣家庄相连,南与大李家交界,坐落在芝山东麓,村中以姚姓为主,另有张、刘、宋等几户。
  相传清康熙年间,姚姓先祖携三个儿子,从蓬莱城南七里庄村迁于此,以姓氏取村名为“姚庄村”。因姚庄人是从七里庄村迁出,所以每逢过年,姚庄村人均由族长率领老少男子,到七里庄村姚家祠堂拜祖祭祀。有一年,姚庄村出了一个神童,八九岁时便能看文成诵,过目不忘。这一年拜祖时,族长暗地里嘱咐神童在参祖时记下祖宗的牌位,又安排其他读书人记下宗族家谱,回来后姚庄人便修建祠堂,靠这些人的记忆立了族谱,竟与原族谱毫无二致。从此,姚庄村人再也不用到七里庄村参祖了。更令人自豪的是,自立起族谱后村里可谓人才辈出。
  清道光年间,姚庄村出了一位叫姚昌龄的武状元,受封“显武大将军”,曾任安徽总督,咸丰年间继任山西巡抚,成为姚庄村后人尊崇的光宗耀祖的偶像。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姚庄村出了闻名全国的花生专家姚士昌,他发明的花生种植和管理技术,促进了花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为中国花生生产作出了突出贡献。姚士昌于1957年和1962年分别获山东省社会主义建设农业积极分子和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1974年后历任中共蓬莱县委副书记、山东省文教办公室主任兼党组组长、山东省革委会副主任、中共平度县委副书记兼革委会副主任、平度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84年12月退休。
  现在的姚庄村人,并没有在先辈留下的基业上停步不前,他们正继承并发扬着先辈们勇于开拓、乐于进取的光荣传统,昂首阔步走在新农村建设的康庄大道上。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蓬莱地名故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用翔实的史料写出蓬莱和各镇街的旧制新姿,也用有力的证据书写出大多数村名的来历和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梅芳
责任者
张功基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