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佛院到团结的演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130
颗粒名称: 白佛院到团结的演变
分类号: I057
页数: 3
页码: 233-235
摘要: 周姓和孙姓人家从遥远的地方迁徙到此定居。人们惊喜地发现有一高两矮三尊石佛卧于村前。在石佛卧处建起了一座占地三亩的大庙,有一天忽然从海面上漂来一朵绚丽的五色彩云”最后缓缓地停在了大庙西南的一片巨石之上,都想目睹神仙的尊容,男女老幼便结伴前往参拜神佛”周姓和孙姓人家更是喜出望外,附近的小丁家村见此情景“很多农户便要求参加白佛院农业生产合作社”意为从此以后两个村子的人将团结一致,以团结村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基础“联合雨张、雨刘、大丁家、大李家、姚庄、依庄等6个村”南王、泊子、枣林店3个村也相继加入其中。
关键词: 白佛院 团结村 演变

内容

在蓬莱城南十多里的羽山(亦称“雨山”)脚下,有一个50多户、130多人的小村子,名叫“团结村”,这个村名是20世纪50年代才改的,以前这个村叫做“白佛院”。说起白佛院这个村名,当地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周姓和孙姓人家从遥远的地方迁徙到此定居,两姓人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繁衍后代,辈辈相传。有一年夏天,连降暴雨,山洪暴发,洪水从羽山深处滔滔而下。洪水过后,人们惊喜地发现有一高两矮三尊石佛卧于村前:石佛通身洁白,皆盘腿而坐,双手合十,面目慈祥,高者五尺有余,矮者亦有四尺多,虽经数日山洪冲刷,三尊大佛却依然完好无损。
   村里人甚是诧异,都认为这三尊白佛与此地有缘,于是就四处筹集善款,在石佛卧处建起了一座占地三亩的大庙,取名“白佛庙”。大庙分前后两殿,前殿有“哼哈二将”把门,后殿供奉着三尊“飞”来的大佛。白佛庙建成不久,有一天忽然从海面上漂来一朵绚丽的五色彩云,伴随着飘飘缈缈的乐声由远而近,最后缓缓地停在了大庙西南的一片巨石之上,人们争先恐后地前往观看,都想目睹神仙的尊容。但在一道炫目的白光之后,仙乐立停,彩云也杳无踪迹,只见巨石上留下了一座石砌的仙人房和一个个清晰的仙人脚印,仿佛在证明着刚才的一切并非虚幻。片刻之后,人们才好像从梦中惊醒一样,立刻欢呼雀跃。从此,这里“人仙共舞,仙人同乐”的佳话,很快传遍了东西南北。人们为了能使自己“沾”一点仙气,得到神佛的保佑,男女老幼便结伴前往参拜神佛。一时间,白佛庙前车水马龙,香火兴旺,一片热闹景象。周姓和孙姓人家更是喜出望外,遂将村名定为“白佛院”。自此以后,白佛院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家都过上了殷实的好日子。
   新中国建立后,白佛院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于1952年率先成立了“互助组”,1953年在互助组的基础上,又成立了蓬莱首批“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家家的生活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和提高。附近的小丁家村见此情景,很多农户便要求参加白佛院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在驻点干部、蓬莱县委农村工作部部长丁广汉的指导下,白佛院和小丁家两村合并,改村名为“团结村”,意为从此以后两个村子的人将团结一致,共同开创美好的未来。
   1956年春天,以团结村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基础,联合雨张、雨刘、大丁家、大李家、姚庄、依庄等6个村,成立了蓬莱第一个“高级农业合作社”,简称“团结高级社”。第二年,南王、泊子、枣林店3个村也相继加入其中。1957年7月,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到团结村视察工作,了解到当时团结村人均年收入七八十元时,便问社长李华田:“明年能不能达到二百元?”李华田回答道:“我们要努力争取。"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团结高级社更名为“团结大队”。在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后的1962年6月,南王、泊子、枣林店3个村从团结大队析出,其余8个村仍统称为“团结大队”。
   当初带领农民搞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的带头人李华田,20世纪60年代被评为“全国劳模”,出席了全国首届农业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受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李华田德高望重,在当地一直被群众称为“老社长”01980年李华田因病去世,享年68岁。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团结大队依然保持着老一辈人的优良传统,积极响应党中央发出的“农业学大寨”号召,以大寨人为榜样,整地改土,兴修水利,为农业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特别是在60年代中后期,莱阳花生研究所的专家在团结大队蹲点,在专家的指导下,团结村人积极探索科学种田之路,成立了“农科队”,研究推广了花生清棵墩苗技术,促进了蓬莱花生(俗称“一窝猴”)单产的大幅度提高。时任团结村党支部书记的姚士昌,被誉为“农业专家”,《人民日报》曾在头版头条发表长篇通讯予以报道。“文革”期间,姚士昌成为烟台地区的“贫下中农代表”,被调到烟台地区工作,后来调到山东省“文化教育办公室”任主任等职。
   1983年底,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团结大队基本解体,原来的联村分别成为独立的行政村,唯有白佛院和小丁家两个村依然保留在一起,仍称为团结村。1992年,小丁家村从团结村析出,成为独立的行政村。现今的团结村只是过去的“白佛院”而已,尽管大“团结村”已经解体,但村民却不愿意恢复“白佛院”这个村名,因为“团结村”这一村名是村里人团结互助的真实写照。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蓬莱地名故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用翔实的史料写出蓬莱和各镇街的旧制新姿,也用有力的证据书写出大多数村名的来历和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功基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