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峰台山的烽火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119
颗粒名称: 黑峰台山的烽火台
分类号: K878.3
页数: 2
页码: 219-220
摘要: 在邹于村的东山上有一座烽火台,据说这座烽火台是戚继光下令修建的,既然是戚继光主持修建的。其六世祖戚祥随朱元璋征战沙场,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戚继光一生供职嘉靖、隆庆、万历三朝。17岁的戚继光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四卫所”辽东至广东千里海岸几乎同时遭到骚扰,立即着手整顿卫所、编练营哨、组建民兵、严明军纪、修造器械,使登州成为当时沿海防线最为牢固的防区,当时的蓬莱沿海建有六座备倭城寨(水城、田横寨、赵格庄备倭城、解宋寨、芦洋寨和栾家口备倭城寨)。
关键词: 烽火台 黑峰台 戚继光

内容

在邹于村的东山上有一座烽火台,因为是用黑色的火山石砌成的,当地人就称这座山为“黑峰台山”,据说这座烽火台是戚继光下令修建的。
  既然是戚继光主持修建的,那么就先说说戚继光吧。戚继光生于将门世家,祖籍登州,其六世祖戚祥随朱元璋征战沙场,战死于云南,朝廷念其功绩,授其子戚斌为“明威将军”,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到了他父亲戚景通就是第十世了,戚景通为官清廉,政声颇佳。一代伟大的军事家、杰出的民族英雄就是从这样的一个家族中走出去的。戚继光一生供职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史称“三朝虎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是他的终生追求。17岁的戚继光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后升为署都指挥佥事,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四卫所,备倭山东,卓有成效。
  嘉靖三十年(1551)以后,沿海倭患再起,辽东至广东千里海岸几乎同时遭到骚扰。戚继光上任后,立即着手整顿卫所、编练营哨、组建民兵、严明军纪、修造器械,使登州成为当时沿海防线最为牢固的防区。
  当时的蓬莱沿海建有六座备倭城寨(水城、田横寨、赵格庄备倭城、解宋寨、芦洋寨和栾家口备倭城寨),这些设施在抗击倭寇、保卫海疆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当时交通、通信极为落后,所以又在各个备倭城寨之间的山头上修建了很多烽火台(栾家口峰山岭烽火台、朱潘村西峰台烽火台、林格庄东烽火台、矫格庄防风林烽火台、铜井烽火台、解宋营东烽火台、解宋营西烽火台、海头村东峰子烽火台等25座烽火台),各处都有士兵把守。一旦发现敌情,便在烽火台上点起狼烟,滚滚狼烟警示人们有倭寇来犯。
  戚继光任职后,通过多次实地考察,决定在水城备倭城西的龙首山、邹于东山、林格庄西山修筑烽火台,以卫护水城备倭城。其中高大壮观的当属黑峰台烽火台了。这座烽火台是用坚硬硕大的火山石砌成的,呈圆台状。台子底座直径达30多米,台身高10米左右,在台子的东侧砌有石阶,以供战士攀登其上,嘹望敌情、点燃烽火。这座烽火台高大坚固、雄伟壮观。站在台顶,渤海、黄海尽收眼底,长山列岛一览无余;过往船只穿梭航行,鹰翔鸥飞海天一色。
  随着时代的变迁,烽火台逐渐被人们淡忘,但烽火台的遗迹依然默默地矗立在山头,向人们诉说着世事沧桑,时刻提醒着世人不要忘记历史。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蓬莱地名故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用翔实的史料写出蓬莱和各镇街的旧制新姿,也用有力的证据书写出大多数村名的来历和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于仁乐
责任者
赵宁业
责任者
王连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