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中的水城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115
颗粒名称: 水城中的水城村
分类号: K928.5
页数: 3
页码: 214-216
摘要: 顾名思义,水城村当然是水城中的村,也因地处水城古城而得名。现有1413户、3446人。不过由于人口的增多,水城城墙的拆除,后来水城村的村域面积远远超出了水城。
关键词: 水城村 水城中 蓬莱

内容

顾名思义,水城村当然是水城中的村,也因地处水城古城而得名。现有1413户、3446人。不过由于人口的增多,水城城墙的拆除,后来水城村的村域面积远远超出了水城。
  蓬莱水城古代称为登州港,那时的水域比现在宽阔得多,据说商船能开到今天的大转盘处。此地有座桥名日来宾桥(现已埋于地下),南北跨画河,上面有雕刻精美的扶栏。往西是一片洼地(就是今天的水城新区,新区建成之前称为浦家洼村),芦苇丛生,沙鸥翔集。享誉国内外的蓬莱仙阁就坐落在水城北部的丹崖山巅。蓬莱的神仙文化也发源于此地,这里距离传说中的“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最近。当年,秦始皇派方士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寻求长生不老仙药就是从这里人海的。
  隋唐时期登州就与泉州、明州、扬州并称为四大通商口岸,是东渡日本的必经水道,更是我国古代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
  北宋时期,为了防御北方契丹人的入侵,在此建了一座水寨。当时水军驾驶的舰船叫“刀鱼舡”,所以这座城寨就叫做“刀鱼寨”。
  明朝洪武九年(1376),官府为了抵御倭寇的侵扰,以“刀鱼寨”为基础,将画河人海口由小海改道城东,成为水城的护城河,又建起了码头和土城墙,形成了水城的雏形。到了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修,用砖石砌成城墙,增设了炮台。此后又经过五次扩建和重修,逐渐形成今天的规模。整个水城由小海、码头、城垣、水门、敌台、炮台、空心台、平浪台、防浪堤等部分组成。水城外围长约1500米,面积为25万平方米。有南北二门,南门叫振阳门,与陆路相连。门楼为二层,外观三层飞檐,俗称“三滴水”,相传隋炀帝的叔父靠山王杨林留恋此地,朝廷特许他在这里营造府第,杨林就采用了这种只允许皇宫使用的建制规格。北门叫水门(俗称关门口),是出入海上的通道。两侧筑有高大的门垛与城墙相接,浑然一体,上面架设着巨大的厚木板,连贯东西,俗称天桥。水城的小海,面积7万平方米,是停泊战舰的港湾。当年戚继光就是在这里操练水师、抗击倭寇的,所以水城又被称为“备倭城”。
  在古代,水城不仅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水军基地,而且还是一处十分繁忙的商业码头。鼎盛时期,商旅云集,店铺林立,一派繁盛景象。天南海北的人,做买卖的、卖艺的、逃荒要饭的、赶海打鱼的各色人等聚集于此,日久生情,安家落户,娶妻生子,逐渐形成水城村落。据说,水城村里山东金乡的移民较多,姓氏芜杂,当时以庄姓、孙氏较多。后来以驻扎此地的军事建制东营、西营、南营、北营命名,形成一村四落的布局。
  清朝末年,内优外患,清政府丧权辱国,与英国殖民者签订了《中英天津条约》,条约最初规定把登州港作为对外通商口岸,但由于登州港水位太浅,泥沙淤积严重,不能停靠大型船只,所以后来把通商口岸改到了烟台,登州港就逐渐衰落下来了。
  1999年,蓬莱市政府规划投资恢复水城及水城城墙,再现古军港的风貌。现在水城及水城城墙恢复工程已基本完工,对外开放。水城内水城村的居民顾大局,识大体,响应市政府的号召,逐步从水城内迁出,一座崭新的水城新村在古军港西南部拔地而起,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之作。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蓬莱地名故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用翔实的史料写出蓬莱和各镇街的旧制新姿,也用有力的证据书写出大多数村名的来历和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贺建国
责任者
赵宁业
责任者
王连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