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县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044
颗粒名称: 古城县学
分类号: K928.7
页数: 2
页码: 112-113
摘要: 县学在今文化局南,建筑规模不及府学,前有东西辕门,门前墙上石碑刻着“武官下马”正门直通“大成殿”殿内黑脸的孔子塑像两旁站立四人(颜、曾、思、孟),下边两旁各站六人为十二哲,甬道是青砖铺地。离门十多米处有石桥一座,桥西侧有荷花池。在过去祭孔子的日子里,只有有功名的人(廪生以上)才有资格从桥上行过,只能绕荷花池走”东西两廊是供祀孔子的弟子。祭孔又叫。每年春秋两次祭孔”祭孔的日期一般是在农历的二月和八月上旬,旧时的历书中每年都有规定,祭孔时大成殿里陈列着猪、羊各两头,猪、羊身上只有一处留着一撮毛。
关键词: 县学 古城 蓬莱

内容

县学在今文化局南,建筑规模不及府学,前有东西辕门,门前墙上石碑刻着“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等字样。正门直通“大成殿”,殿内黑脸的孔子塑像两旁站立四人(颜、曾、思、孟),下边两旁各站六人为十二哲。甬道是青砖铺地,道旁各有老松树五、六株,离门十多米处有石桥一座,是人们所谓“七桥不露”的七桥之一。桥西侧有荷花池。据说,在过去祭孔子的日子里,只有有功名的人(廪生以上)才有资格从桥上行过,没有功名的“白丁”只能绕荷花池走。东西两廊是供祀孔子的弟子“七十二贤”的地方。
  祭孔又叫“祭丁”,每年春秋两次祭孔。祭孔的日期一般是在农历的二月和八月上旬,具体日子每年不固定,旧时的历书中每年都有规定,及时可以查询。祭孔时大成殿里陈列着猪、羊各两头,猪、羊身上只有一处留着一撮毛,其余地方都去毛留皮,挖去内脏,囫囵着放在架上。殿前设着香案,两旁陈列古器、钟、磬等。主祭的人和与祭的人都身穿古制的衣服,仪态严肃,按照祭祀程序,一步步地进行。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蓬莱地名故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用翔实的史料写出蓬莱和各镇街的旧制新姿,也用有力的证据书写出大多数村名的来历和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王连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