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港水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011
颗粒名称: 千年古港水城
分类号: K928.7|
页数: 14
页码: 55-67
摘要: 总体建筑分为海港建筑和防御性建筑两大部分,坐落于蓬莱临海的丹崖山东南侧,隋唐时期与泉州、明州、扬州并称为中国四大通商口岸,作为古港。它曾向辽东半岛传播龙山文化,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出海口”这里是海上中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里又是南北海上交通中枢。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港口,在当时经济、文化、军事活动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北宋初期,其后商业地位逐渐下降,军事地位则相对突出,如宋朝庆历初,是我国早期军港的雏形”对北宋海上军事活动有着重大意义,登州港为南北海上交通必经之地。
关键词: 水城 古港 蓬莱

内容

水城,古称“登州港”,总面积27万平方米,总体建筑分为海港建筑和防御性建筑两大部分,坐落于蓬莱临海的丹崖山东南侧,隋唐时期与泉州、明州、扬州并称为中国四大通商口岸。
  作为古港,早在新石器时代,它曾向辽东半岛传播龙山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它是“海王之国”齐国的出海口。汉朝开展“丝绸外交”,这里是海上中国“东方丝绸之路”的起点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里又是南北海上交通中枢。隋唐五代时期,登州港进入鼎盛期,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港口,在当时经济、文化、军事活动中发挥了突出作用。
  北宋初期,登州港仍有一个兴盛阶段,其后商业地位逐渐下降,军事地位则相对突出。如宋朝庆历初“刀鱼寨”的构筑,是我国早期军港的雏形,对北宋海上军事活动有着重大意义。元代,登州港为南北海上交通必经之地。明洪武九年(1376)登州升格为“府”,并在“刀鱼寨”址新建了水城,又称“备倭城”。永乐六年(1408)设“倭都指挥使司”,万历二十四年(1596)设“总兵署都督佥事”,统辖山东沿海的战事防宜,兼管海运。著名的抗倭名将戚继光曾率水师在此备战抗倭,清初也派重兵在此把守。
  水城,不仅是中国古代军港建设的光辉范例,而且还是我国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军港,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蓬莱地名故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用翔实的史料写出蓬莱和各镇街的旧制新姿,也用有力的证据书写出大多数村名的来历和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功基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