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山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6936
颗粒名称:
页数: 2

内容

福山历史悠久,6000年前之远古先民即劳动生息于邱家庄、臧家_带,经商至唐,历代不衰。1131年(宋绍兴元年,金天会九年)始建置福山县,迄今已有850余年的历史。福山修志始于1618年(明朝万历四十六年),成志8卷。继有1673年(清朝康熙十二年)修志12卷,1762年(清朝乾隆二十七年),修志8卷。1920年(民国九年),修志稿14卷。建国后虽屡有修志之议,然百事待兴,加以建制屡改,修志工作未能循序而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通人和,经济繁荣,值修志之盛世。中共福山县委、县政府烛见修志意义之重大,毅然决策并拨付专款,选调专才,广征博咨,收集资料3000余万字,10订纲目,3易其稿,尽8年之功,始完成《福山区志》之巨业。辛劳之汗水结出硕果,多年之夙愿得以偿慰。至此,展卷可得一方乡情,顾志始知建业艰难;鉴往知来,从政者将有所咨考,为民者将受到教育。
  昔日修志,多由地方文人士绅谋划,或仓卒从事,时辍时兴;或只计进程,不顾质量,甚至为当朝执政者歌功颂德,树碑立传;或篡改历史之史实,抹煞人民之作用,对群众革命斗争不收或无所述及,且视若“盗匪”,以致失去志书之真实。尔今我区修志迥异于往昔,在区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制订规划,确立篇目,广咨博采,集思广益,汲取旧志之精华,集聚四方之卓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遵循“详今略古”之原则,从本区实际情况出发,以实事求是之精神,编纂记述全区的历史和现状。初稿完成后,即印发各方征求意见,并邀请省、市、县的修志专家学者,共济一堂,大自编章,小至表录,各抒己见,反复讨论,磋商推敲,力求正确,然后进行补充修改,最后送审定稿。这种敬事慎行的精神,为新志的编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保证了区志的质量。
  历代修志篇目内容虽有增减,但体例大多因袭旧志,内容繁琐,连篇累牍记述职官、艺文、节烈,对经济却涉及甚少。新志增加经济内容,以大事记为例:自1948年10月7日福山第二次解放至1987年底,共收记512条,其中有关经济发展者218条,略占大事记之半。此外,福山果树栽培历史久远,为著名的烟台苹果主要产地之一,驰名中外,堪称“苹果之乡”;福山是国内八大菜系之首——鲁菜发祥地之一,尤以海味烹调技艺著佳,名厨高手,蜚声中外,素称“烹饪之乡”;福山华侨遍布五大洲31个国家和地区,“游子”身居异国,辛勤劳作为祖国增光添彩,并为家乡建设做出诸多贡献,誉称“华侨之乡”。如此重要事例,旧志却无记述。新志发掘我区之所长,突出了地方特点,其超越旧志显然可见。新志对工农业生产、水产养殖、商业贸易、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医疗卫生、名胜古迹及城区建设等皆设专编,标列条目,详细记述,和旧志相比,《福山区志》独显异彩。
  《福山区志》编纂指导思想正确,编章节目安排科学合理;内容翔实可信;文字通畅简练;时代特点突出;地方色彩浓郁,是一部有特色有成就的新区志。它的问世不仅为志库增一瑰宝,也是志书中新开放的一束异葩。
  披览新区志,深感修志之艰辛。新志之成,当归区领导的重视,全体修志人员的努力和有关单位的支持。《福山区志》的出版,实为我区人民之光荣,修志人员之骄傲。
  愿我福邑,青山永存,绿水长流,经济繁荣,人民幸福! 吕遵谔 1989年10月于北京大学燕园

知识出处

福山区志

《福山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本志下限止于1985年,主要记述福山区历史与现状。包括、建置、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教育、交通等方面。

阅读

相关人物

吕遵谔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