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小炉匠的舞蹈动作介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阳县文化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6847
颗粒名称: 6、小炉匠的舞蹈动作介绍
分类号: J722.211
页数: 8
页码: 110-117
摘要: 1—拍:两屑前后抖动,带动两臂平甩至双山膀位,手心向下,右脚向左前方擦出45°绷脚,右膝由屈到直踮脚掌。 2—拍:左脚收回,右脚落地,脚尖向左,两膝同时弯屈。右臂由右侧经上弧线至头上,切掌至胸前。左臂经下弧线背于左胯后,膝直,左右小晃动,头也随之摆动。自如,抖屑、动头要有发自内心的自豪、得意感,腿的蹲屈要有弹性。 准备姿态:左丁字步站,两膝弯曲,左脚尖点地,左肩挑担,右手持扇,身朝2方向,面朝1方向。左手背于胯后,上身挺直。
关键词: 民间舞蹈 秧歌舞 海阳县

内容

动作一:
    准备姿态:正步,两膝稍屈,两臂架起,肘向外,手心向内。
    1—拍:两屑前后抖动(右肩由前到后,同时左肩由后到前),带动两臂平甩至双山膀位,手心向下,右脚向左前方擦出45°绷脚,右膝由屈到直踮脚掌。
    2—拍:左脚收回,右脚落地,脚尖向左,两膝同时弯屈。右臂由右侧经上弧线至头上,切掌至胸前。左臂经下弧线背于左胯后,膝直,左右小晃动,头也随之摆动。
    3—4拍:反向动作。
    要求:此动作是小炉匠的基本步伐之一。流畅。自如,抖屑、动头要有发自内心的自豪、得意感,腿的蹲屈要有弹性。
    动作二:(点扇)(十二拍)。
    准备姿态:左丁字步站,两膝弯曲,左脚尖点地,左肩挑担,右手持扇,身朝2方向,面朝1方向。
    第(1)—4拍:两腿上下颤动,原地不动,右扇从左下方划一下弧线至右侧,然后抬至头右侧,点挑一下。
    5—6拍:左脚向右侧迈出一大步,眼看左方。
    7—8拍:右脚向右侧迈出一大步,眼看左方。
    (2)—8拍:右扇点花,意思是往前走。
    (3)—4拍:左脚向左迈一步,又回去了。
    5—8拍:右脚再向左迈一步,靠近花。
    动作三:(三大步)
    准备姿态:丁字步,两膝弯曲,左脚尖点地,左手持挑,右手持扇于胸前。
    1—拍:两膝上下颤动(曲直关系),右扇朝右前方点一下,头随右手向右侧(表示“走”、)。
    2—拍:如上动作做正反方向,向左点扇,示女走。
    3—拍:脚不变,右扇用力向前上方点出,手随伸直,身向前倾,左手持挑。
    4—拍:右脚由外将脚跟朝前迈一步,脚尖点地,右臂经直线至右下方,全身放松,头左右稍晃动。左手背于胯后,上身挺直。
    5—拍:右脚蹬地跳起,左脚朝8方向窜动一大步,右“旁吸腿”,左臂经上弧线成“山膀”,右臂经外上弧线成“托掌”,身朝左倾。
    6—拍:左吸腿,右臂经下弧线拉至山膀位。
    7—拍:左脚跳.大步,成大踏步,两臂交叉。
    8—拍:右弓步,左提襟。
    动作四:(基本步伐)。
    准备姿态:以右脚为重心略蹲,左脚在前脚尖点地,左屑挑担,右手持扇自然下垂。
    1—4拍:先迈左脚,双腿往下沉,按拍节一拍一步往前走,右手
  扇从右后侧走弧线往右前上方。
    5—8拍:脚仍同上动作。右手扇从右前上方走弧线往右后方甩去。
    要求:此动作双腿要有弹性,双屑上下自然颤动,以表现挑担时的特有风味。此动作也是货郎的基本步伐之一。
    动作五:(双换屑)
    准备姿态:左屑挑担、右手持扇,双脚小踮步站。
    第1—拍:右手扇子往左屑划去,身子向右扭。
    2—拍:右脚往前上一步,左脚原地向右拧半步。右扇往后打去,左肩挑子由后悠至右屑,右臂向右后方甩出。
    3—拍:左脚往右脚前上一步,右扇屈时收回到右屑上方,手心向上,手掌平。
    4—拍:左脚在前,右脚在左脚后做大踏步,左屑仍挑担子,右手扇在头左侧上方齐眉亮相。
    说明:此动作富有浓郁的劳动气息,健康大方、适合于慢节奏和行进时做。
    动作六:(慢走步)
    准备姿态:正步、双手插腰。
    “起泛”——左脚原地向右踮半步,同时,右脚向2方向擦地伸直、绷脚,脚尖点地。右臂向后甩出伸直,左臂经前走弧线向上伸直,手心向里,指尖向上,身朝2方向,面朝1方向。
    1—拍:两膝弯曲后,左膝直,右脚尖点地,右臂沿身体右侧悠挑至2方向伸直,指尖向上,左臂沿身体左侧向下甩至左胯旁,肘架起。
    2—拍:右臂屈肘收回到右屑上方,手心向上,掌平。指尖对颈,身微向后仰。
    3—拍:右手腕向外拧180°,指尖向前,同时深呼吸带动两屑上下起伏。
    4—拍:右手腕向回拧180°。
    5—拍:两脚踮脚掌,原地向左蹍转,右臂随之撩至头前上方伸直。尔后沿身体右侧切甩至提襟位,身朝8方向,面朝1方向。
    6—8拍:与1—3拍反向动作。
    要求:此动作富有浓郁的劳动气息,健康大方,适于原地进行,如行进时步法可走“慢走步”。
    动作七:
    准备姿态:左丁字步,两膝弯曲,左脚尖点地,左手背于左胯后,右手握虚拳位于胸前,身朝2方向,面朝1方向。
    1—拍:两膝向下屈直,并从左至右划一弧线,右腕身也从左至右划一弧线后,右手向前点挑一下,抬头右侧。
    2—拍:动作相同“打”右臂经下弧线至提襟位。左臂自然下垂,然后,两臂先左后右急速摆动,两屑先右后左拧动。
    3—拍:左脚前迈一步,右脚向后踢起25°,右手用力向前上方点出。手臂伸直,身向前倾,左手山膀位,身朝1方向。
    4—拍:右脚由外拧脚跟后朝前迈一步,脚尖点地,膝稍弯曲,右臂经直线至右下方,全身放松,头左右稍晃动,右手背于胯后,上身挺直。
    5—拍:右脚原地跳起,左脚朝8方向窜出一大步,右旁吸腿,壶
  臂经上弧线成山膀,右臂经外弧线成托掌位,身朝左倾,面朝8方向。
    6—拍:右脚朝4方向撤一大步,屈膝,左吸腿,右臂经下弧线成山膀位,左臂经下弧线成按掌位,上身向右后倾。
    7—拍:前半拍——左脚朝8方向跳出一步,屈膝,右脚朝7方向伸出,成大踏步。两臂在胸前交叉,右手心向上,左手心向下,身朝1方向。
    后半拍—右脚成大踏步,两臂左右分开。
    8—拍:右脚朝4方向迈一大步,成右弓箭步,左提襟。右手齐眉亮扇,身朝2方向,面朝8方向,后半拍时压一下:右脚跟,手指微向上跷。
    要求:此动作洒脱自如,抑扬顿挫分明。
    动作八:
    准备姿态:“正步”两膝稍弯,两臂自然下垂。
    第1—拍:前半拍——左脚绷脚向左前方擦地抬起45°,右膝由屈到直,脚掌点地。左臂背于左胯后,右臂走上弧线至“山膀”位,头左右晃动。
    后半拍——左脚收至右脚前落地,双腿交叉,两膝弯曲。右臂经“托掌”切至胸前,手心向里。
    2—拍:前半拍——右脚绷脚向右前方擦地抬起25°,右臂由头前经上弧线至右上方。
    后半拍——右脚收至左脚前落地,两腿交叉,屈膝,右臂经下弧线至“山膀”位,手心向上。
    3—4拍:同1—2拍动作。
    5—拍:前半拍——为“跳门坎”做准备动作,左腿绷脚向前抬起90°,两臂同时由胸前经上弧线成“双山膀”。
    后半拍——“跳门坎”,卽半蹲后,左脚向前踢起,右脚从左腿上跳过去,带动身体向左翻180°,右脚落地成探海,身朝5方向。
    6—拍:右脚点地,左脚朝4方向跃出一大步,右小腿掖在左膝窝上,两臂同时经上弧线成右“顺风旗”,身朝6方向,并向左倾,面朝4方向。
    7—拍:右脚朝7方向撤一大步,成右“弓箭步”,两臂经外下弧线成“双山膀”位。
    8—拍:重心移至左腿上,身朝左转180°。右腿成“大踏步”左手提襟位,右手齐眉扇,身朝2方向,面朝8万向。
    要求:此动作流畅大方,对比鲜明。
    动作九:
    准备姿态:两脚由“正步”转向3方向,左脚尖点地、屈膝。右山膀位,腕由里至外划一小∞字,手心向上,左臂抬至“队掌”位,身朝2方向,面朝1方向。
    第1—4拍:由左脚开始,朝6方向走半弧形,一拍二步,走时颤抖,两臂由右至左平甩,两臂稍上下颤动,最后一拍时,右脚尖点地,左臂向后伸直,右臂向前伸直,身朝7方向,面朝8方向。
    5—8拍:反向动作。
    9—10拍:左脚朝2方向迈一步,右脚尖点地,右臂经上弧线至
  “托掌”位,手在头右上方由里往外翻腕,左山膀,身朝2方向,并向左后方微倾,眼看右手。
    11—12拍:右脚蹬地跳起.、转身180°,左腿向后踢起45°,右臂沿身体右侧向后切甩至下方,左臂沿身体左侧向前挑直,身向前倾,眼看右方。
    13—14拍:左脚朝8方向端出,脚跟落地、勾脚尖,右腿弯,右臂走上弧线在胸前对“挑掌”,成“立掌”,左臂背于左胯后,身朝6方向,眼看1方向。
    15—16拍:“亮相”动作。
    要求:此动作轻快洒脱,步法要求走弧线。手切、挑要干净利落。
    动作十:
    准备姿态:“正步”,两臂自然下垂。
    “起泛”——左脚蹍朝8方向,右吸腿,左臂向左上方伸直,右臂从上用力向下甩,身朝8方向,眼看右手。
    1—拍:左脚用力蹬地跳起,落地时半蹲,前脚掌着地,一右臂从右胯旁往前挑“立掌”。左臂向后上方伸直,身朝7方向,眼看右手。
    2—5拍:“小碎步”向前走,一拍一次。由半蹲慢慢立起,右臂继续上挑至头前上方,左臂背于胯后。
    6—拍:“小碎步”向前走,右臂挑至右上方,挺胸,身朝8方向。
    7—拍:左脚蹬地跳起,右脚向后踢。右臂用力向下甩去,左臂向左上方悠起,眼看右手。
    8—拍:右脚落地,左“吸腿”,左脚向前落地勾脚。右膝弯
  曲,左臂背于胯后,右臂由下挑至胸前,成“立掌”。
    要求:此动作可进可退,动作时,身体上下起伏耍鲜明,并注意呼吸。
    <搜集于东村镇东石兰沟,王发、盛玉宾>

知识出处

海阳县文化志

《海阳县文化志》

本书记述的是1735年到1985年海阳县文化发展变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