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内容、含意及活动情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阳县文化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683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内容、含意及活动情况
分类号: J722.211
页数: 2
页码: 71-72
摘要: 海阳秧歌是包括诸多单人舞、双人舞、多人舞多位一体的羣体舞蹈。除乐队、执事者外,角色有乐大夫、渔夫、樵夫、花鼓舞、霸王鞭,彩扇舞、钢炉与王大娘、货郎与翠花、丑婆与傻小、杂耍、折子戏等。内容是以反映民间生活、美丽愿整为主。海阳秧歌在县地广泛流行,据统计全县748个自然村,其中434个村有秧歌活动。海阳秧歌是乡民自娱性歌舞活动,习惯于古历正月“搭班办耍”。其时一为欢度新年,一般是头年腊月由会首牵头操办,请老艺人排练,来年初十日前后“包头”演出,走村进城连演数日。海阳秧歌串村演出,进村后要先拜宗祠,然后耍场。正月十五日进县城演出要先参神驾、再拜官衙、后耍商号、富户,有的夜间手执红灯,欢闹元霄。
关键词: 民间舞蹈 秧歌舞 海阳县

内容

海阳秧歌是包括诸多单人舞、双人舞、多人舞多位一体的羣体舞蹈。除乐队、执事者外,角色有乐大夫、渔夫、樵夫、花鼓舞、霸王鞭,彩扇舞、钢炉与王大娘、货郎与翠花、丑婆与傻小、杂耍、折子戏等。内容是以反映民间生活、美丽愿整为主。
  海阳秧歌在县地广泛流行,据统计全县748个自然村,其中434个村有秧歌活动。
  海阳秧歌是乡民自娱性歌舞活动,习惯于古历正月“搭班办耍”。其时一为欢度新年,一般是头年腊月由会首牵头操办,请老艺人排练,来年初十日前后“包头”演出,走村进城连演数日。海阳有“一鸡、二狗、三猫、四鼠、五猪、六羊、七人、八谷、九子、十成、十一庄稼会”之习俗(自正月初一至十一),秧歌从“八谷”至“十一庄稼会”包头演出,这不是仅限于自娱,还带有庆贺丰年和祈祷丰收之意。所以正月二十五日“满囤姑姑生日”和二月初二“撒灰囤”之日,仍有秧歌耍场。
  海阳秧歌串村演出,进村后要先拜宗祠,然后耍场。正月十五日进县城演出要先参神驾、再拜官衙、后耍商号、富户,有的夜间手执红灯,欢闹元霄。个别,山会、庙会、神会尙有秧歌活动。

知识出处

海阳县文化志

《海阳县文化志》

本书记述的是1735年到1985年海阳县文化发展变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