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文明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阳县文化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6813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文明戏
分类号: I236
页数: 2
页码: 48-49
摘要: 海阳的话剧(文明戏)是以民国20年凤城小学王星白编写《白山黑水》首登舞台开始,自此演文明戏的风气渐开。诸如中房小学包陆民、王秀林编演的《归宁》;黄玉昆编演的《取缔私塾》;民众教育馆编演的《鸦片之害》;留格庄小学刘德田、李泮麟编演的《拯救》,演后观众交口称赞。民国26年县党部组织公务员、教师、学生、商人、民间艺人等30余名成立起“雄狮剧团”。下乡巡回演出,唤起民众,抗日救国。沟儿杨家杨本祥父子训练的“猴戏”也是本县人们喜爱的剧种,很受观众欢迎。
关键词: 戏剧 地方戏剧本 海阳县

内容

海阳的话剧(文明戏)是以民国20年(1931年)凤城小学王星白编写《白山黑水》首登舞台开始,自此演文明戏的风气渐开。诸如中房小学包陆民、王秀林编演的《归宁》;黄玉昆编演的《取缔私塾》;民众教育馆编演的《鸦片之害》;留格庄小学刘德田、李泮麟编演的《拯救》,演后观众交口称赞。
  民国26年(1937年)县党部组织公务员、教师、学生、商人、民间艺人等30余名成立起“雄狮剧团”。下乡巡回演出,唤起民众,抗日救国。团长刘淑先,导演王梅村、编剧赵仲朔,演出的主要节目有《血洒芦沟桥》、《还我河山》、《放下你的鞭子》、《睡狮猛醒》、《岳飞传》、《李家店》、《小贩之死》、《流亡三部曲》等。沟儿杨家杨本祥父子训练的“猴戏”也是本县人们喜爱的剧种,很受观众欢迎。

知识出处

海阳县文化志

《海阳县文化志》

本书记述的是1735年到1985年海阳县文化发展变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