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丁子弟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阳县文化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6809
颗粒名称: 南丁子弟班
分类号: I236
页数: 1
页码: 46
摘要: 渔村南丁向有演“平地戏”之俗,至民国初年,以宋丕良、宋学恩为首,联络宋丕寿、范宏、宋光清、宋丕琛、宋春照等组成子弟戏班,聘请科班优伶韩双宝教练京戏。曾至莱阳、卽墨及本县许多村庄演出,均载誉而归。卽墨县要求与该团合组职业剧团,因演员多系农民,不愿离家,此事乃罢。解放后该团成为本县出色的业余剧团之一,为活跃农村文娱生活,宣传革命土作,排演出很多节目。民国34年,东村骡马山会,10余处著名业余剧团,3个舞台对演,南丁剧团名列前茅。
关键词: 戏剧 子弟戏 海阳县

内容

渔村南丁向有演“平地戏”之俗,至民国初年,以宋丕良、宋学恩为首,联络宋丕寿、范宏、宋光清、宋丕琛、宋春照等组成子弟戏班,聘请科班优伶韩双宝(周村人,绰号韩老虎)教练京戏。主要演员有:宋春照(净)、宋丕彩(生)、宋丕香(武老生)、宋绍良(红净)、宋绍桃(铜锤花面)、宋绍甫(老生)等。曾至莱阳、卽墨及本县许多村庄演出,均载誉而归。卽墨县要求与该团合组职业剧团,因演员多系农民,不愿离家,此事乃罢。
  解放后该团成为本县出色的业余剧团之一,为活跃农村文娱生活,宣传革命土作,排演出很多节目。
  民国34年(1945年),东村骡马山会,10余处著名业余剧团,3个舞台对演,南丁剧团名列前茅。
  江家子弟班

知识出处

海阳县文化志

《海阳县文化志》

本书记述的是1735年到1985年海阳县文化发展变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