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信访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栖霞市志1985—1999》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5843
颗粒名称: 第九节 信访工作
分类号: D035
页数: 2
页码: 34-35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信访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创造出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工作目标,以国务院《信访条例》、山东省《信访处理暂行规定》为工作准则,坚持“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立足于综合、协调、督查、调度,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起到了“社会窗口”和“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关键词: 山东省 栖霞县 信访工作

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信访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创造出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工作目标,以国务院《信访条例》、山东省《信访处理暂行规定》为工作准则,坚持“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立足于综合、协调、督查、调度,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起到了“社会窗口”和“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一)信访案件总量上增加,集体访案件上升明显。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新旧体制的转变,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和调整,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地反映到信访工作方面来。突出表现在信访总量上增加和集体访案件明显上升。来市以上群众上访起数由1985年120余起,增加到1999年的210余起,其中集体访量由1985年的2—3批,增加到1999年的70余批。人民群众来信数量则相对稳定,每年在300件左右,越级信占多数。
  (二)信访性质上,由相对单一变得较为复杂和综合。在改革开放以前,群众信访主要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以要求落实政策为主,以及一些民间纠纷、求决案件等,问题相对单一,如80年代后期发生的“60年代下马学生”要求安排工作问题、1964年下放户要求回迁烟台并安排工作问题、库区群众要求给予救济问题等,都是要求落实政策而引发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群众对形势的发展不能及时适应,求决案件、申诉纠纷和揭干案件大量上升,大约各占30%左右,并不断发生集体访,许多问题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查处难度大。如90年代初期,相继发生的部分企业拖欠工资、集资和下岗后生活无保障等问题;部分村因村干部和财务不公开而引发的揭干问题和果园合同纠纷等问题,都引发了大量的集体访。90年代末期,因农村合作基金会不能及时兑付存款问题,两委选举、关系不顺造成矛盾等问题都引发了多批集体访。
  (三)信访问题区域分布上,仍存在着不平衡状况。由于历史、文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市区东部和北部信访形势相对好于西部和南部。80年代,发生越级访和集体访的乡镇只有少数几个乡镇,90年代后期已经发展到十几个乡镇,中桥、庙后、寨里、松山、亭口、大庄头、唐家泊等乡镇信访量相对较少。
  (四)领导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强,措施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以来,在信访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各级领导对信访工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增强,把信访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相继出台了一些信访工作制度,有《加强领导干部办信、接访制度》,《领导包案制度》,《领导轮流接访制度》和《领导公开集中接访制度》等;在工作措施上,建立了信息报告制度,信访工作联系点制度,办信接访立案制度等,信访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在了解社情民意,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信访工作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知识出处

栖霞市志1985—1999

《栖霞市志1985—1999》

出版者:齐鲁书社

本志真实地再现了栖霞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发展历程,记载了栖霞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