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家乡所辖行政村、自然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4415
颗粒名称: 大秦家乡所辖行政村、自然村
分类号: C912.82
页数: 12
页码: 179-190
摘要: 本文收录了山东省招远县大秦家乡所辖行政村、自然村。
关键词: 大秦家乡 自然村 行政村

内容

大秦家Dàqínjiā别名:苇都秦家  位于招远县城东5公里,文(登)招(远)公路北侧,村西单家河向西北流入罗山河,属丘陵地带。据秦氏墓碑载:明洪武年间,秦氏祖秦永、秦兴、秦义兄弟三人由掖县保旺秦家迁徒招远后,分别析居老秦家、小秦家,二弟秦兴定居此地,因邻近古刹“苇都观”,故名苇都秦家,后改为大秦家。耕地2314亩,人口1865人。以农业为主,有面粉加工厂、染织厂、第五建筑公司。1966年由罗山、磨山、城关公社析置大秦家公社,现为大秦家乡驻地。卫生院、供销社、文化站、食品站、拖拉机站、农机修配厂、招远县第二农技中等均设于此,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横掌滕家Héngzhǎngténgjiā别名:石佛泊栾家  位于招远县城东北3.5公里,横掌河南岸,属丘陵平原。明永乐年间,栾姓由本县栾家河迁此定居,因此地建有古刹“石佛泊”,故名石佛泊栾家。旧《县志》载:“父老相传云,先其地下有声,后石佛见,因建为寺”。嘉靖年间,滕姓由黄县黄山馆迁入,后栾姓绝徙,村多滕姓,又居横掌河畔,易名为横掌滕家,后简化为滕家。原属城关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1980年地名普查与毕郭公社滕家重名,经政府批准,恢复原名。耕地839亩,人口1151人。以农业为主,有造纸、铸件、杀鸡等厂。
    埠后Bùhòu别名:孙家疃  位于招远县城东北3.5公里,文(登)招(远)公路北侧,横掌河南岸,属丘陵平原。明永乐年间,孙姓由本县瓦里村迁此定居,取名孙家瞳。万历年间,滕姓由黄县黄山馆迁入,他姓亦相继迁入。清初孙姓绝徒,因村建于土阜东面,故易名为埠后。原属城关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耕地1120亩,人口1230人。以农业为主,有造纸厂和豆制品加工厂。
    街柳Jiēliǔ  位于招远县城东北3.5公里,文(登)招(远)公路北侧的平原上。明洪武年间,马姓由本县寨子村迁此定居,因处柳行之中,取名街柳。孙姓于弘治年间迁入,村名沿袭。原属罗山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耕地394亩,人口397人。以农业为主。
   单家Shànjiā  位于招远县城东3.5公里,单家河西岸,文(登)招(远)公路北侧,属丘陵平原。据出土的“单天玖墓”汉砖考证,汉代单氏在此定居,取名单家。明宣德年间,李姓由本县后花园迁入。明朝中期单氏迁往黄县,村名沿袭。原属罗山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耕地595亩,人口743人。以农业为主,有塑料厂、食品厂、第三建筑公司。单家篓远近闻名。
    沙埠Shābù  位于招远县城东北4.5公里,横掌河南岸的平原地带。据考,康姓在此建村,取名康家。明弘治年间,李、刘两姓由本县后花园和招远城北关迁入,因处单家河与罗山河的汇合地带,积沙成阜,故改名沙埠。原属罗山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耕地280亩,人口464人.以农业为主。
    朱范Zhūfàn  位于招远县城东北5公里,罗山河南的平原上,招(远)黄(县)公路东侧。元至正年间,朱、范两姓由霞栖城迁此定居,取名朱范。明永乐年间,温、刘两姓由本县山口温家和招远城北关相继迁入,村名沿袭。原属罗山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耕地968亩,人口1312人。以农业为主,有酿造、被服、织袜、织带等厂。
    庞家pánjiā  位于招远县城东北4.5公里,卧虎山西伸岭脉的尽头,村前文(登)招(远)公路横贯东西,属平原地带。明永乐年间,庞姓由黄县庞家迁此定居,取名庞家。嘉靖年间,于、孙两姓分别由本县中村和孙家大沟迁入,村名沿袭。原属罗山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耕地670亩,人口892人。以农业为主,有修配广、锁件厂和印染厂。
   水口Shuǐkǒu  位于招远县城东4.5公里,单家河东岸,孙家河、苇都河、老秦家河、五里庄河汇流于村西南,属沿河平原。明嘉靖年间,于姓由本县中村迁此建村,因处河流汇合处,故名水口。耕地588亩,人口488人。以农业为主,有铸件厂和滤芯厂。原属罗山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孙家Sūnjiā  位于招远县城东6公里,卧虎山西伸岭脉的阳坡,山涧小河由村前西流入单家河,属丘陵地带。孙氏祖孙刚、孙连兄弟二人,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底下迁此定居,取名孙家。耕地1558亩,人口1260人。以农业为主,有玻璃钢厂和养鸡厂。原属罗山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卧虎庄WòhǔZhuāng  位于招远县城东7.5公里,卧虎山东南麓,村前溪水西流入单家河,属丘陵地带。明天启年间,温氏祖温镇由本县山口温家迁此定居,取名温家庄。清末民初属苇都社,改称苇都温家庄,后简化为温家庄。1980年地名普查,与磨山、罗山公社温家庄重名,因居卧虎山东南麓,经政府批准,更名为卧虎庄。原属罗山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耕地378亩,人口346人。以农业为主。
    楼里头Lóulǐtóu  位于招远县城东7公里的卧虎山南麓,属丘陵地带。明嘉靖年间,李氏祖李商由招远城里迁此定居,其子李笃培在明神宗时任司空(工部主事),是《方园杂说》的作者,曾在此建楼房一幢,人称楼里头,后以此命村名为楼里头。耕地730亩,人口510人。以农业为主,有肥皂厂。原属罗山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邱家Qiújiā别名:苇都邱家  位于招远县城东6.5公里,文(登)招(远)公路以北的丘陵地带。据考:邱姓本作丘字,周武王克商后,封姜太公于齐,建都营丘。太公支孙居此者,以地为姓,故为丘氏。春秋末年,孔丘闻世.誉为圣人贤者,为避讳“丘”字加右耳为邱。明嘉靖年间,邱姓由临淄县迁此定居,取名邱家。清末民初属苇都社,改称苇都邱家,后简化为邱家。耕地190亩,人口186人。以农业为主。1956年并入楼里头。原属罗山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桥石头Qiúoshítóu  位于招远县城8公里,文(登)招(远)公路北侧,卧虎山东南麓,村南小河西流入单家河,属丘陵地带。明永乐年间,赵姓由本县抬头赵家迁此定居,因处石头桥西,故名桥西头,后演变为桥石头。耕地1160亩,人口904人。以农业为主。原属罗山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东王家庄Dōngwángjiāzhuāng  位于招远县城东9公里的北风山北麓,桥石头水库东南岸,属丘陵地带。清乾隆年间,王姓由本县山前迁此定居,取名王家庄。1980年地名普查与灵山、纪山公社王家庄重名,因处县城东,经政府批准,更名为东王家庄。耕地576亩,人口343人,以农业为主。原属罗山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苇都洼子Wěidúwāzì  位于招远县城东8.5公里,北风山北麓,桥石头水库南岸,村前小河西流入单家河,属丘陵地带。清康熙年间,孙氏祖孙仲田,由本县瓦里迁此定居,因处沟洼地,取名洼子。清末民初属苇都社,改称苇都洼子,后简化为洼子。1980年地名普查与灵山、纪山公社洼子重名,经政府批准,恢复原名。耕地448亩,人口274人。以农业为主,有果业。原属罗山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北岔河Běichàhé  位于招远县城东3.5公里,单家河西南支流的河畔,属沿河平原。明嘉靖年间,王氏祖由掖县寺庄王家迁此定居,因处单家河西河叉旁,取名岔河。清康熙年间,王有富、有贵、有发、有财兄弟四人由本县黄土崖迁入。1945年因村大,经政府批准,以村中三官大帝庙为界析为两村,居庙北者,取名北岔河。耕地1077亩,人口856人。以农业为主,有鞭炮厂。原属城关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西岔河Xīchàhé  位于招远县城东3公里,单家河西南支流的河畔,属沿河平原。明嘉靖年间,王氏祖由掖县寺庄王家迁此定居,因处单家河西河叉旁,故名岔河。清康熙年间,王有富、有贵、有发、有财兄弟四人由本县黄土崖迁入。1945年因村大,经政府批准,以村中三官大帝庙为界析为两村,居庙西者,取名西岔河。耕地750亩,人口605人。以农业为主,有鞭炮厂和编苇席等。原属城关公社,1966年划归为大秦家公社。
    山子后Shānzìhòu  位于招远县城东4公里,单家河西南的山峦中,属丘陵地带。明嘉靖年间,张姓由黄县大庄子迁此定居,因处小山岭后,故名山子后。耕地505亩,人口407人。以农业为主。原属城关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小于家Xiǎoyújiā  位于招远县城东5.5公里,文(登)招(远)公路北旁,村前苇都河横贯东西,地属丘陵。明万历年间,于姓由本县梦芝村迁此定居,因村小,故名小于家。清末民初属苇都社,改称苇都于家,解放后恢复原名。耕地664亩,人口500人。以农业为主。原属罗山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苇都解家Wěidūxièjiā 位于招远县城东6公里,文(登)招(远)公路北侧,村前苇都河横贯东西,地属丘陵。明永乐年间,解姓由黄县城南关迁此定居,取名解家。清末民初属苇都社,改称苇都解家,后简化为解家。1980年地名普查与阜山公社解家重名,经政府批准,恢复原名。耕地534亩,人口559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毡毯厂、孵鸡场。原属罗山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苇都万家Wěidūwànjiā 位于招远县城东7公里,文(登)招(远)公路北侧,村前苇都河贯横东西,属丘陵地带。明洪武年间,解姓迁此建村,取名大解家。万历年间,解姓无子,招本县牟瞳万家万姓入赘,改村名为万家。清末民初属苇都社,改称苇都万家,后简化为万家。耕地1276亩,人口1027人。以农业为主,有木器厂和纸箱厂。1980年地名普查与磨山公社万家重名,经政府批准,恢复原名。原属罗山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苇都高家Wěidūgāojiā 位于招远县城东7.5公里,文(登)招(远)公路北侧,双山东北麓的山沟中,地属丘陵。元至正年间,高姓由本县高家庄子迁此定居,因处苇都河北岸,取名苇都高家。明嘉靖年间,路氏祖路可南、路可西兄弟二人由招远城西吕家迁入,村名简化为高家。耕地1815亩,人口1218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修配厂、金矿等。1980年地名普查与纪山、罗山公社高家重名,经政府批准,恢复原名。原属罗山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苇都梁家Wěidūliángjiā 位于招远县城东8.5公里,文(登)招(远)公路北旁,南风山北麓的山沟中,地属丘陵。明洪武年间,梁姓由本县梁贾埠(今十里铺)迁此定居,取名梁家。清末民初属苇都社,改称苇都梁家,后简化为梁家。耕地865亩,人口547人,以农业为主。1980年地名普查与齐山公社梁家重名,经政府批准,恢复原名。原属罗山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北五里Běiwǔlǐ别名:五里张家  位于招远县城东南3.5公里,大高顶北伸岭脉的山岗中,山涧小溪纵贯南北,地属丘陵。元末张姓由本县张星迁此定居,距城五里,取名为五里张家。明嘉靖年间,梁姓由本县十里铺迁入,人丁兴旺,改名为五里梁家。后因南有南五里,故易名为北五里。耕地730亩,人口547人。以农业为主,有编席、修配厂和家具厂。原属城关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中五里Zhōngwǔlǐ别名:五里宋家  位于招远县城东南3.5公里,大高顶北伸岭脉的山岗中,山涧小溪由村中纵贯雨北,地属丘陵。明万历年间,宋姓由本县年头宋家迁此定居,因距县城五里,取名五里宋家。后他姓相继迁入,又处南、北五里村之间,改名中五里。耕地1516亩,人口1081人。以农业为主,有滤芯厂、硫磺厂和编席等。原属城关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苏格庄Sūgézhuāng  位于招远县城东4.5公里,单家河西南侧的岗峦中,村西小溪流入单家河,地属丘陵。明洪武年间,苏姓建村,取名苏格庄。张福侗、福祥兄弟二人于明永乐年间,由四川碓臼村迁入,村名沿袭。耕地590亩,人口576人。以农业为主,有铸件厂、塑料厂和编席。原属城关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侯家Hóujiā  位于招远县城东南5公里,大高顶东北岭脉的山峦中,村东小河北流入单家河,地属丘陵。明成化年间,肖姓在此建村,取名肖家屯。崇祯年间,侯春由本县侯家迁入。清康熙年间,肖姓绝徙,改村名为侯家。耕地830亩,人口779入。以农业为主,有面粉厂和建筑队。原属城关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大转山堡Dàzhuànshānpù  位于招远县城东南6.5公里脉祁山东北麓,村西小河南流入堡子水库,地属丘陵。此地系金、元、明、清四代南去莱阳的驿道。明洪武年间,陈氏始祖陈恺由四川成都资阳县徙居此地,因处转山脚下“急递铺”旁,故名转山堡。后陈氏一支析置小转山堡,此村改为大转山堡。耕地533亩,人口377人。以农业为主。特产笸箩、簸箕。明清时,此地有庙会甚盛。《续山东考古录》谓《孟子梁惠王下》云:昔者齐景公问子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放于琅琊……”中的“转附”,即转山。原属磨山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小秦家Xiǎoqínjiā  位于招远县城东南6.5公里。文(登)招(远)公路南侧,双山西麓的小溪东岸,地属丘陵。明宣德年间,秦氏祖由本县老秦家迁此定居,为承袭祖居村名,取名小秦家。耕地735亩,人口531人。以农业为主。原属磨山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老秦家Lǎoqínjiā  位于招远县城东南7.5公里,文(登)招(远)公路南侧,双山西南麓的沟涧中,地属丘陵。据出土的古墓砖证明,北宋咸平年间,夏姓在此定居,取名夏家。明洪武年间,秦氏祖秦永、秦兴、秦义兄弟三人由掖县保旺秦家迁徙招远,兄秦永居此。宣德年间,夏氏绝徙,后析置小秦家,此村易名老秦家。耕地2833亩,人口1638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拔丝厂和石英厂。原属磨山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陡道于家Dǒudàoyújiā别名:东于家  位于招远县城东9.5公里,磨山西南麓的山谷中,地属丘陵。明天顺年间,于姓建村。后迟姓由本县迟家迁此定居,因临近陡道,村多于姓,故名陡道于家。耕地1609亩,人口1118人。以农业为主,有鞭炮厂、毛毡厂和果林业。原属罗山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梧桐夼Wútóngkuǎng  位于招远县城东9公里,文(登)招(远)公路南旁,南风山东北麓的山夼中,地属丘陵。明万历年间,欧姓由本县欧家夼、滕姓由本县滕家(今横掌滕家)相继迁入,取名欧滕夼。清顺治年间,因村南沟夼盛产梧桐,易村名为梧桐夼。耕地1050亩,人口607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和石灰场。原属罗山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南五里NánWǔlǐ别名:五里邢家  位手招远县城东南4公里,大高顶西北麓的山峦中,村周围沟壑纵横,五条小溪于村西流入单家河,地属丘陵。明万历年间,邢姓由本县邢家迁此定居,因距县城五里,取名五里邢家,后又以方位,改名为南五里。耕地1340亩,人口1031人,以农业为主,有织布厂,特产草靸鞋。原属城关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小李家Xiǎolǐjiā  位于招远县城东南5.5公里,大高顶东北麓的河谷中,山涧溪水由南向北流入单家河,地属丘陵。明永乐年间,李翼崇、翼参兄弟二人由本县后花园迁此定居,取名小李家。耕地978亩,人口762人。以农业为主,有果业和矿山配件厂。原属城关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花生自1966年连年获高产,平均亩产达650斤以上,为全县花生高产村之一。
    祁格庄Qígzhuāng  位于招远县城东南6.5公里,小黑顶和大高顶之间的山沟中,山涧小溪由南向北流入单家河,地属丘陵。明永乐年间,祁姓建村,取名祁格庄。成化年间,孙让、孙荣、由掖县沙河迁入,杨氏由招远城里迁入,村名沿袭。耕地3698亩,人口2412人。以农业为主,有塑料厂。1958年公社化时,小祁格庄村并入此村。原属城关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小祁格庄Xiǎoqígézhuāng别名:冒石庄  位于招远县城东南7公里,小黑顶西南麓的山涧中,地属丘陵。明宣德年间,温姓由本县山口温家迁此定居,因此地有一巨石,冒露地面,取名冒石庄。后改为小祁格庄。耕地150亩,人口100人。以农业为主。1958年公社化时,并入祁格庄。原属城关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小转山堡Xiǎozhuànshānpù  位于招远县城东南7公里,脉祁山东北麓的山涧中,村西小河从南向北流入苇都河,属丘陵地带。明弘治年间,陈姓由大转山堡析此定居,取名小转山堡。耕地623亩,人口543人。以农业为主,有毡毯厂,特产笸篓、簸箕。原属磨山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原家Yuánjiā  位于招远县城东南7公里的脉祁山北麓,村西小河由南向北流入单家河,属丘陵地带。明嘉靖年间,原姓由本县大原家迁此定居,取名原家。耕地696亩,人口519人。以农业为主,产笸箩、簸箕。原属磨山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小杨家Xiǎoyángjiā  位于招远县城东南7.5公里,祁脉山东北麓的山涧中,村西小河纵贯南北,地属丘陵。明永乐年间,原姓迁此定居,取名小原家。嘉靖年间,杨氏祖由浙江省宁波府汀海厅徒居招远曲城和原疃,后由原疃析居此地,村多杨姓,改名为小杨家。耕地691亩,人口480人。以农业为主,产笸箩、簸箕。原属磨山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堡子pùzǐ  位于招远县城东南8公里的脉祁山东麓,背靠小杨家,面向堡子水库,地属丘陵。
  相传原名南庄,建于明初。弘治年间,陈姓由本县大转山堡迁此定居。至万历年间,人口增多,因设有“急递铺”,取名堡子。耕地5095亩,人口895人,以农业为主,有面粉厂和竹器加工厂。原属磨山公利,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黑顶于家Hēidǐngyújiā别名:南于家 位于招远县城东南8.5公里,南风山西南麓的山沟中,地属丘陵。明嘉靖年间,于姓由本县梦芝村迁此定居,因疃西〓一带均系黑石,名曰黑石顶,且村多于姓,故名黑顶于家。耕地1217亩,人口693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和五金厂。原属磨山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陈家窑Chénjiāyáo 位于招远县城东南8.5公里,南风山两南麓的山谷中,山涧小溪沿村北流入单家河,地属山地。据《广韻》云:陈氏本舜帝后人,姓妫。周武王克商后,封舜帝之后于陈,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受以公爵,并以元女大妊配陈胡公。公元前749年为楚国所灭,其裔人以封国为姓,故陈氏。据陈氏族谱载:陈氏祖陈恺于明洪武年间,由青州府迁居招远。清乾隆年间,陈氏一支定居此地烧窑,取名陈家窑。耕地1249亩,人口753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原属磨山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滕家沟Téngjiāgōu 位于招远县城东南8.5公里,脉祁山东南麓的山涧中。村南两条小溪汇流入堡子水库,属丘陵山地。明宣德年间,滕富、滕文兄弟二人由掖县滕家迁此定居,取名滕家沟。耕地1615亩,人口1034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和粉丝加工。原属磨山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阎家沟Yánjiāgōu 位于招远县城东南9公里,堡子水库东南侧的丘陵山涧中,属丘陵山地。相传,此沟古名阎家沟。明万历年间,陈如忠由本县扑头刘家(今刘家)迁此定居,以沟取名。
  耕地1573亩,人口731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和榨油厂。原属磨山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杜家沟Dùjiāgōu  位于招远县城东南8公里,小黑顶南麓的谷涧中,属丘陵山地。相传,古时杜姓在此建村,取名杜家沟。后杜氏徙绝。清乾隆年间,于文华由本县郭家埠迁入,村名沿袭。耕地1248亩,人口635人。以农业为主,有粉丝加工。原属磨山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兴旺庄Xīngwàngzhuāng   位于招远县城东南9公里,脉祁山南麓的谷涧中,村东小溪向东北流入堡子水库,属丘陵山地。清雍正年间,徐姓由本县高家庄子迁此定居,取名徐家沟。耕地856亩,人口531人。以农业为主。1980年地名普查与阜山公社徐家沟重名,经政府批准,更名为兴旺庄。原属磨山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青杨堡Qīngyángpù  位于招远县城东南10公里,堡子水库以南的谷涧中,山涧小河从村中北流入库,属丘陵山地。清顺治年间,滕姓由本县滕家沟迁此定居,因此地多青杨树,又有古通莱阳的“急递铺”,故名青杨堡。耕地1509亩,人口749人。以农业为主。原属磨山公社,1966年划归大秦家公社。
    榛家沟Zhēnjiāgōu  位于招远县城东南8.5公里,堡子水库东南侧的山涧中,属丘陵山地。1970年修建堡子水库,占用滕家沟部分土地和宅基地,滕姓六十四户迁移榛家沟定居,取名榛家沟。耕地423亩,人口290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

知识出处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本志记载了招远县行政区划、自然村、自然地理实体、人工建筑物、名胜古迹等各类地名的标准名称、历史沿革、地理方位、地形概貌、行政归属、自然经济、社会概况等,并插有现行地名图、历史沿革图、彩色照片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