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城镇所辖行政村、自然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4361
颗粒名称: 招城镇所辖行政村、自然村
分类号: C912.82
页数: 17
页码: 40-56
摘要: 本文收录了山东省招远县招城镇所辖行政村、自然村。
关键词: 招城镇 自然村 行政村

内容

张画山头Zhānghuàshāntóu 位子招远县城北6公里,张画山东麓,界河西畔。元至正年间,赵姓由招远县城卜居张画山下,以山得名张画山头。明洪武年间,张、王两姓分别由登州府和本县张星村迁入;崇祯年间,孙姓由本县中村迁入,村名沿袭。清末民初,由于氏族兴旺,张、王、孙三姓又各冠以张画,分别取村名为张画张家,张画王家、张画孙家。
  张画张家Zhānghuàzhāngjiā 位于招远县城北6公里,黄(山馆)水(集)公路西旁,张画山东北麓的界河西岸。元至元年间,赵姓由招远城迁此定居,以山取名张画山头。明洪武年间,张姓由登州府迁入。明宋清初,各氏族兴旺发展成三村后,此村取名为张画张家。耕地509亩,人口438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采石和粉丝加工。
  张画王家Zhānghuàwángjiā 位于招远县城北6公里,黄(山馆)水(集)公路西旁,张画山东北麓的界河西岸.元至元年间,赵姓由招远城迁此定居,以山取名张画山头。明洪武年间,王姓由本县张星迁入。明末清初,各氏族兴旺发展成三村后,此村取名为张画王家。耕地1,072亩,人口850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采石和粉丝加工。
  张画孙家Zhānghuàsūnjiā 位于招远县城北6公里,黄(山馆)水(集)公路西旁,张画山东北麓的界河西岸.元至元年间,赵姓由招远城迁此定居,以山取名张画山头。明崇祯年间,孙姓由本县中村迁居村西高地,取名孙家台子。明末清初,各氏族兴旺发展成三村后,此村易名为张画孙家。耕地600亩,人口820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和粉丝加工。
  埃子王家Aìzìwángjiā 位于招远县城西北6公里,雾云山东北麓的山涧中。明洪武年间,叶姓由山西省洪洞县贾村大槐树底下迁此定居,因处石埃旁,故名埃子上。成化年间,王姓由四川省迁徙掖县沙岭村,后卜居此地。万历年间,叶姓徒绝,易村名为埃子王家。耕地744亩,人口518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
   张画刘家Zhānghuàliújiā 位于招远县城北5公里,张画山东麓,界河西岸的丘陵地带。明崇祯年间,刘姓由蓬莱县刘家旺迁此定居,取名刘家旺,后被河水淹没,改为小刘家。1980年地名普查,因与张星公社小刘家重名,易村名为张画刘家。耕地404亩,人口286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
  埃子赵家Aìzìzhàojiā 位于招远县城西北5公里,雾云山东北麓山涧北侧的石埃子上,地属山区。明末清初,叶姓由埃子上迁此建村,取名叶家埃子。清康熙年间,赵、徐、刘、姜等姓分别由本县抬头赵家和黄县龙口东下瞳刘家等村相继迁入,村名沿用。至1920年,叶姓绝徒,改村名为埃子赵家。耕地554亩,人口534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
  路家河Lùjiāhē 位于招远县城西北4公里,张画山南麓的河谷旁。明成化年间,路姓由本县丁家庄子移村北山前坡建村,取名北宅科。因居此不安,南迁河畔定居,易村名为路家河。耕地435亩,人口393人。以农业为主。
  后夼HòuKuǎng 位于招远县城西北3.5公里的张画山南麓,西邻金山涧,村前月牙小河环村西流入山口温家水库。此夼盛产樗树。据孙氏族谱载:金大定年间,孙姓由万羊孙家(招远古村名,今孟芝村前)迁此定居,取名樗林夼。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孙氏一世祖孙在钦卜居瓦里村。至五世祖孙伟、孙儒由瓦里析居此地,村名沿袭。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孙梦桃任杭州知府兼浙江仁和县令时,以祖籍“瓦里”为方位,改村名为后夼。耕地411亩,人口416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灯具厂。各种灯具畅销全国,人均收入在全县名列前茅。
   山口温家Shānkǒuwēnjiā 位于招远县城西北3公里,雾云山东麓的群山中,属丘陵地带。元至正年间,温伯让由青州背父骨(温提令)安葬此地。因居金山东行岭脉和丘陵交会的山口处,故名山口温家。耕地580亩,人口730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
  北岭Běilǐng 位于招远县城西北3公里,凤凰岭南侧的丘陵地带。明永乐年间,汪姓由掖县城迁此定居,取名凤凰岭汪家。弘治年间,杜姓由本县张星、石家迁居此地。明末清初,杜姓繁衍很快,以县城为方位,易名为北岭。耕地676亩,人口590人。以农业为主,有制镜厂等。
  十里铺Shílǐpù 位子招远县城北4.5公里的丘陵平原,界河伏卧村东,张画山耸立村西,黄(山馆)水(集)公路纵贯南北。据坟墓“砖志”证实,西晋元康年间,梁,贾两姓定居于此,故名梁贾埠。金天会九年(公元1131年),招远建县后,在此设“急递铺”。因居县城十华里,故易村名为十里铺。朝代几经更迭,梁贾两姓先后徙绝,温、杨诸姓相继迁入,村名仍相沿袭。耕地1,973亩,人口1,434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和粉丝加工等。村西南建有银矿基地。
  张家庵zhāngjiāān 位于招远县城西4.5公里,雾云山南麓的群山中,属丘陵山区。古时有尼庵建于此地。清顺治年间,张始祖由掖县城北张家迁此定居,取名张家庵。耕地654亩,人口538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和长途客运站。
  考家Kǎojiā 位于招远县城北2.5公里,招城东河西岸,凤凰岭东伸的丘陵地带。唐武德年间,汪姓在此定居,取名凤台岭前汪家庄。据族谱载:明洪武年间,考姓始祖从四川迁徙山东省居于潍县考家士村,复又有考一信兄弟三人卜居此地。成化年间,汪姓徙绝,易村名为考家。耕地791亩,人口571人,以农业为主。
   城西宋家Chéngxīsòngjiǎ 位于招远县城西2.5公里,雾云山东麓的山谷中,地属山区。明洪武年间,于姓迁此定居,取名小于家庄。永乐年间,宋、张、李三姓由招远城北关迁入。至万历年间,于氏徙绝,宋氏人丁兴盛,易村名为城西宋家。耕地140亩,人口407人。以农业为主,有电器厂和果林业。生产的整流器、电流互感器远近闻名,畅销全国。人均收入是全县拔尖村之一。
  城西路家Chéngxīlùjiā 位于招远县城西北2.5公里,黄(山馆)水(集)公路西侧的山涧中,地属山区。明朝中期,柳姓在此定居,取名柳家沟。清康熙年间,路丙义、从义、行义兄弟三人,由本县丁家庄子迁入,柳姓无后裔,过继路从义为子,柳氏死后,改名城西路家。耕地541亩,人口407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
  城西史家Chénxīshǐjiā 位于招远县城西北2公里,黄(山馆)水(集)公路西侧,雾云山东麓的两岭之间,地属山区。明成化年间,史姓由平度县史家寨迁此定居,因居招城以西,故名城西史家。清顺治年间,时、刁两姓分别由本县时家和瓦里村迁入,村名相沿。耕地550亩,人口412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和木器加工厂。
  后柳行Hòuliǔháng 位于招远县城东北2.5公里,招城东河东岸的丘陵平原上。元至元年间,林姓在此定居,因处柳树行后,取名后柳行。明永乐年间,孙氏三世祖孙云江由本县瓦里村迁居此地,村名相沿。耕地269亩,人口368人,以农业为主。
  瓦里Wǎlǐ 位于招远县城西北2.5公里的凤凰岭前,属丘陵平原。据古墓砖载:五代时期,孙姓定居此地,以农、牧业为主,取名“万羊孙家”,并在此建有瓦窑厂。明洪武年间,孙氏一世祖孙在钦由蜀迁徒招远城,卜居此地,易村名为瓦里。耕地775亩,人口821人。以农业为主。梦芝Mèngzhī 位于招远县城北1.5公里,黄(山馆)水(集)公路东旁。村前小河东流入招城东河,属平原地带。明宣德年间,郭氏九世祖由本县官地村迁居此地,曾夜梦灵芝草,取村名为梦芝。万历年间,张姓由毕郭河西张家迁此设店,后居于此,因距城三华里,取名三里店。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1年),张凤羽系已亥科进士,任户部观政,曾参与招远县志编辑。1956年合作化运动时,因与梦芝村紧连,并为一村。耕地270亩,人口753人。以农业为主。
  前柳行Qiánliháng 位于招远县城东北2公里处,东依长龙岭,西临招城东河,属丘陵平原。北宋崇宁年间,王姓由本县琵琶岭山前村迁此定居,因居柳行前,取名前柳行。明永乐年间,徐氏三世祖徐行由本县高家庄子迁入,村名相沿。耕地517亩,人口598人。以农业为主。
  王家大沟Wángjiādàgōu 位于招远县城东2.5公里,文(登)招(远)公路北侧,长龙岭以东的山沟中,属丘陵地带.明崇祯年间,王、张两姓由本县张星村迁此定居,取名王家大沟.耕地468亩,人口692人。以农业为主,兼制砖瓦. 朱家咀Zhūjiāzuī 位于招远县城东北1.5公里,文(登)招(远)公路北侧,招城东河东岸,村西北有巨石似咀。明洪武年间,朱氏兄弟三人由蜀迁招,二弟朱大奎定居此地,取名朱家咀。耕地168亩,人口160人。以农业为主。
   增甲沟Zēngjiǎgōu 位于招远县城西5公里,雾云山南麓的群山沟涧中。地势西高东低,地属山地。元至元年间,曾姓在此定居,取名曾家沟。明天启年间,杨氏十世祖杨喜康由招远城里迁入,至崇祯年间,曾姓徒绝,易村名为增甲沟,其含意是增加户籍,永争第一。耕地746亩,人口468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
  柳甲沟Liǔjiǎgōu 位于招远县城西南4公里,瞭涧顶东麓的沟涧中,地属山区。元至正年间,柳姓由栖霞县寺口迁入,取名柳家沟。明天启年间,礼部员外杨鄞光安葬于此。清顺治年间,杨胜、杨龙兄弟二人由招远城里移居本县丁家后迁入此地,柳氏徙绝,杨氏认为村名不符,故谐其音易名为柳甲沟。耕地285亩,人口239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
  城西王家Chéngxīwángjiā 位于招远县城西4公里的雾云山南麓,村前小河东流入龙王水库,地属山区。明永乐年间,王姓由掖县城后王家迁此定居,取名王家庄。万历年间,张姓由本县芮里迁入,村名相沿。1980年地名普查与罗山公社王家庄重名,因居县城以西,经政府批准,更名为城西王家。耕地470亩,人口399人。以农业为主。
  石城夼Shíchéngkuǎng 位于招远县城西北4公里处,雾云山东伸群峰环绕村北,村前石崖对峙,山涧小河由西向东折流而南,使村东形成两峰锁口,宛如石城。北宋宣和年间,金姓在此定居,因处石夼之中,故名石城夼。明成化年间,姜姓由海阳县城迁入。明末清初,范、郭、孙、杨诸姓由本县范家屋、西吕家、瓦里、增甲沟相继迁入,村名沿袭。耕地1,238亩,人口869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此村地势独特,别有风光,甚为奇观。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莱州郡守张应瑞,因公外事,停游其间,有诗云: 沿溪斜入口,曲折乱石间。
   流水澹无往,白云长自闻。
   大风飏去鸟,飞雨失来山。
   湛湛烟岚色,苍苍点容颜。
   黄土崖Huángtǔyá(“崖”方言读yái) 位于招远县城西3.5公里处,东临山峦沟溪,西靠黄土高崖,面向架旗山后,北旁公路,属丘陵地带。明洪武年间,阎氏七世祖阎旺由招远城里迁此建村,取名阎家庄。永乐年间,王姓从城里迁入与阎姓成亲后,易名为黄土崖。耕地1,387亩,人口1,059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和橡胶厂. 旧《县志》载:村南架旗山,“每云起山麓,不过三日必雨……。”确为奇观,谓之“架旗阴雨”,为招远八景之一。
  村东河溪汇集岗崖之下,冲旋成一深水潭。每当日落西下时,日影倒映入水中,返照岗上,天光水色,交相辉映,煞是可观,谓之“黄岗返照”,为招远八景之一。
  诗云:城头天色没曛黄,感此无私注意长。
  晚饯忽景西出日,营周漫说午当阳。
  年久已失,潭平水涸,古景亦不复存。
  丁家庄子Dīngjiāzhuāngzī 位于招远县城西北0.5公里处,东邻县城,黄(山馆)水(集)公路纵贯村西,属丘陵平原。据墓砖载:南北朝时期,初、刘、康、庞四姓定居于此,初姓入丁兴旺,取名为初家庄。明洪武年间,丁姓由本县老翅丁家迁入,村名沿用。嘉靖庚戍年(公元1550年)丁希孔中进士,官历户部郎中,改村名为丁家庄子。耕地466亩,人口1107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建筑业和塑料橡胶加工等。
  城西吕家Chéngxīlǚjiā 位于招远县城西南1.5公里的县城南郊,西临龙王水库,黄(山馆)水(集)公路纵贯村东,地属丘陵。据墓中出土文物证实,战国时期就有人群在此生息。北宋真宗年间,吕姓迁居此地,因处罗峰镇以西,故名西吕家。明洪武年间,路思学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底下迁徒此地,易村名为城西吕家。耕地696亩,人口707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
   南关Nánguān 位于招远县城南门外。金天会九年(公元1131年)置县建城前,此地叫南沙沟。逄、王两姓在此定居,后曲姓迁入,因处南门外,故名南关。1945年日军投降后,由于户籍增多,人民政府将南关划分为南关东、南关西两个行政村。共有耕地323亩,人口1051人.以农业为主,有饮食加工业。
  城里Chénglǐ 位于招远县城里,以驻地取名城里村。唐武德年间置罗峰镇时,姜、逄、迟、阎四姓定居此地。北宋初年,王氏由本县官庄村迁入。金、元之间,战乱频繁,各姓氏多已徙绝。据杨氏族谱载:“杨本姬姓,居晋之杨,故姓杨。自杨徙秦之弘农郡。至汉乃以弘农显”。唐天祐年间,杨氏奉诏到江南东道杭州,册封镇海节都使。当时唐帝国国势动荡,群雄四起,道路梗阻,杨氏一支被迫定居明州(今宁波府)。明洪武年间,浙江宁波府鄞县杨秉慧宦游山东,将其子杨彦通留居招远,为招远杨氏始祖。清同治年间,武生贾义(五品顶戴)同父从本县十里铺迁入。民国时期,温姓由山东青州府徒居城里。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政府将城里定为一个行政村。耕地375亩,人口805人。以农业为主,经营服务行业和建筑、印刷等。
  道口Dàokǒu 位于招远县城西大街南端东旁。金置县建城前,尹姓居村东,以烧砖为业,取名南窑村。明永乐年间,王氏由本县官庄村迁居大道口,取名道口。1945年与南窑村合并,仍称道口。耕地182亩,人口392人。以农业为主,有手工业、服务业。
  北关Běiguǎn 位于招远县城北门外,文(登)招(远)公路横贯东西,东靠招城东河,北处平原,南邻北大街。唐置罗峰镇前,即有张家园、北庄子等居民点。据考:五代时,金姓在此定居。北宋时姚姓迁入,传至姚登仁只有一户,因无后过继异姓为子,取名姚洪志。金章宗年间,宋氏由河南省商丘迁入,历时31代;元至正年间,刘元德由昌邑南孟屯迁入,历时28代;明洪武年间,杨能、杨增、杨发、杨信、杨永兄弟五人,由四川迁入,历时25代;李氏祖李远,于明嘉靖年间,由青州迁入,历时17代;清康熙年间,彭文祥兄弟两人由青州土木寨迁入,历时12代。余者孙、张、吕、王等姓均于清代由本县各地迁此定居。因处北门外,故称北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着人口的增多,人民政府以北关为方位划为北关东、北关西两个行政村。共有耕地809亩,人口1674人。以农业和种菜为主,有饮食服务业和工程建筑。
   东关Dōngguān 位子招远县城东门外,招城东河西畔。故称东关。古教军场设此。唐置罗峰镇时,苗、尹两姓在此定居。明万历年间,李氏七世祖李商由本县后花园迁入,其余姓氏多系商民。耕地140亩,人口565人。以农业和种植蔬菜为主,有服务行业。
  南炉Nánlú 位于招远县城南1公里处,东临招城东河,西靠西大街,南至焦沟河,北与南关为邻。相传:隋大业年间,宋姓在此建村。明宣德年间,焦姓迁入,取村名为焦家。清康熙年间,王姓由本县黄土崖迁此建炉打铁,至嘉庆年间,焦姓绝户,易村名为南炉。耕地153亩,人口449人.以农业和种菜为主,有手工业和饮食服务业。
  冷家庄子Lěngjiāzhuāngz 位于招远县城东1公里处,东靠六子山,西临招城东河,北依长龙岭,面向滚泉山,属丘陵平原。据冷氏族谱载:明崇祯年间,冷氏由平度州冷格庄徙居招城教场以北孙家庄当雇工,后因抗匪有功,割基地自建宅园,取名冷家宅科。至清康熙年间,孙姓只剩一户移居汤前,冷氏人丁兴旺,易村名为冷家庄子。耕地583亩,人口618人。以农业和种莱为主。
  杨家大沟Yángjiādàgōu 位于招远县城东南2公里,文(登)招(远)公路南侧,滚泉山东麓的大沟中,属丘陵地带。明永乐年间,杨法先由本县原瞳村迁此定居,取名杨家大沟。耕地696亩,人口523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
   孙家大沟Sūnjiādàgōu 位于招远县城东南2.5公里,文(登)招(远)公路南侧,滚泉山东北麓的沟旁,属丘陵地带。明成化年间,孙姓由本县瓦里村迁此定居,取名孙家大沟。清乾隆年间,曹姓由南曹家迁入,村名沿袭。耕地525亩,人口538人。以农业为主。
  李家庄子Lǐjiāzhuāngzì 位于招远县城东南1.5公里的滚泉山西麓,招城东河东岸,属丘陵平原。明万历年间,李姓由本县后花园村迁此定居,取名李家庄子。耕地490亩,人口532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
  汤前Tāngqián 位于招远县城东1公里的滚泉山西麓,西临招城东河,北处温泉前,古称东汤。属沿河平原。北宋真宗年间,村东高阜建有碧霞元君寺,日军入侵后被毁。唐置罗峰镇后,尹、安、迟、商四姓定居于此,商姓人丁兴旺,取名商家庄。明天启年间,张姓由招远城北关迁入,商姓徙绝,易村名为张家庄。1938年改为汤前。耕地705亩,人口677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橡胶厂和桑条加工。
  汤后Tānghòu 位于招远县城东1公里的滚泉山西麓,招城东河东岸,面向自滚泉(即温泉),背靠鸳鸯河。元至元年间,宋氏由莱阳城迁此定居,因处温泉后,故名汤后。耕地445亩,人口582人。以农业为主,有桑条加工业。
  汤东沟Tāngdōnggōu 位于招远县城东1.5公里,背靠六子山,面向滚泉山,文(登)招(远)公路横贯东西。明崇祯年间,李向阳、明阳二人由四川迁居此地,取名罐沟。因处温泉东沟,易名为汤东沟。耕地241亩,人口339人,以农业为主,有桑条加工。
   赵家庵Zhāojiāān 位于招远县城西南2.5公里,黄(山馆)水(集)公路西侧,龙王水库东岸,地属平原。相传,唐朝在此建有古寺“象山庵”。北宋咸平年间,赵姓由罗峰镇(今招城)迁此定居,因处古尼庵旁,故名赵家庵。明洪武年间,谢氏一世祖谢德兴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徙登州后,又迁居此地,村名沿用。耕地605亩,人口559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
  新建Xīnjiàn 位于招远县城西南3公里,龙王水库西岸,架旗山东北麓的沟溪中,属丘陵地带。明成化年间,李姓由本县后花园迁此定居,因居龙王庙下,故名龙王庙下。1958年修水库将村西移,经政府批准,易村名为新建。含义是新建的社会主义农村。耕地869亩,人口971人。以农业为主,有山林和果业。
  石门大宋家Shíméndàsòngjiā 位于招远县城西南6公里,瞭涧顶、仰望顶之间的河谷旁,山口两侧悬崖对峙,形似石门,曾名石门口。明崇祯年间,宋氏由招远城北关迁此定居,取名石门大宋家。耕地315亩,人口325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和松岚。
  石门小宋家Shíménxiǎosòngjiā 位于招远县城西南6.5公里的群山之间,东南与石门大宋家相邻,地属山区。清康熙年间,宋氏由石门大宋家析居此地,为念祖籍,取名石门小宋家。耕地118亩,人口124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和松岚。
  大曹家Dàcáojiā 位于招远县城南1.5公里的平原地带,黄(山馆)水(集)公路东侧,招城东河西岸。据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石斧、汉代陶俑等文物印证,此地是招远县古老村庄之一。据考,曹本姬姓,周武王克商后,封弟振铎于曹,建都陶丘(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北四华里)。公元前487年为宋所灭。唐武德年间,曹姓由河南道曹州迁此定居,取名大曹家。元至元年间,另一支曹氏由招远城北关迁入,村名沿用。耕地561亩,人口751人。以农业为主,有耐火材料和果林业。
   小曹家Xiǎocáojiā 位于招远县城南1.5公里,招城东河西畔,西邻大曹家,属平原地带。清雍正年间,曹姓一支由大曹家析居此地,取名小曹家。耕地314亩,人口462人。主产小麦、玉米、花生。
   北坞党Běiwùdǎng位于招远县城东南3公里,招城东河东岸,长龙岭西坡,南北系平坦洼地,由于河水冲积自然形成坞塘。相传,元初王姓定居坞塘以北,取名北坞塘。明洪武年间,谢姓由山西洪洞县贾村大槐树底下析居此地。张姓迁入,改村名为坞塘镇。至明万历年间,张谦义为宦官刘瑾义子,系朝政一党羽,改坞塘为“坞党”。此村居塘北为北坞党。耕地1170亩,人口939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
   南坞党Nánwùdǎng位于招远县城东南3.5公里,东依长龙岭,西靠招城东河,南北皆平原,中间系平坦洼地。元至正年间,邢、周两姓在长龙岭下定居,取名山林庄。明嘉靖年间,杨、赵两姓由招远城迁居苇塘以南,取名南坞塘。崇祯年间,刘姓由平度县益庄徒居此地。后因各氏族人丁兴旺,两村合并,统称坞党,居塘南者为南坞党。耕地1,145亩,人口1,309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
   西坞党Xīwùdāng 位于招远县城南2.5公里,招城东河西岸,黄(山馆)水(集)公路沿村西纵贯南北属丘陵平原。明永乐年间,欧、安两姓迁此定居,因处南、北坞塘以西,故名西坞塘。崇祯年间,王姓由招远城里迁入,村名统称坞党。居塘西者为西坞党。耕地729亩,人口753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
   石门孟家Shíménmèngjiā 位于招远县城西南6.5公里,架旗山南麓,石门河横贯其间,属丘陵山地。明嘉靖年间,孟姓由本县孟格庄迁居此地,取名石门孟家。清顺治年间,王宪佐由蓬莱县迁入,村名沿用。耕地684亩,人口522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
  石门孙家Shíménsūnjiā 位于招远县城西南6公里的仰望顶东麓,石门河沿村横贯东西,属丘陵山地。明成化年间,孙姓由栖霞县桃村迁此定居,因临“石门口”,故名石门孙家。耕地540亩,人口479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
  郭家庄子Guōjiāzhuāngzī 位于招远县城东南2公里,黄(山馆)水(集)公路东侧,招城东河东岸,属丘陵地带。明弘治年间,郭姓由本县官地村迁此定居,取名郭家庄子。耕地978亩,人口740人。以农业为主。
  吴家咀Wújiāzǔi 位于招远县城东南2公里,黄(山馆)水(集)公路东侧,招城东河东岸的巨石旁,属丘陵地带。明万历年间,吴姓由蓬莱县城南关迁居此地,因河畔巨石似咀,故名吴家咀。耕地100亩,人口80人。以农业为主。
  李家台子Lǐjiātáizī 位于招远县城东南2.5公里,招城东河东岸,长龙岭西侧的高阜上。属丘陵地带。清顺治年间,李姓由本县南炉村迁居土台之上,取名李 205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
   谢家庄Xièjiāzhuāng 位于招远县城西南6公里的山谷河畔之间,面向白鹤顶,背靠石门河。地属山区。明嘉靖年间,谢忠英由本县赵家奄迁此定居,取名谢家庄。耕地261亩,人口237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
  石门郭家Shíménguōjiā 位于招远县城西南5.5公里,架旗山南麓,白鹤顶背后,石门河沿村横贯东西,地属山区。明永乐年间,郭姓由掖县大冢坡迁此定居,因临近石门口,故名石门郭家,万历年间,杨姓由招远城里迁入,村名相沿。耕地824亩,人口769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
  西观Xīguàn 位于招远县城西南5公里,石门河沿村横贯东西。“迎仙观”建于村东,村南、北山岭回绕,属丘陵山区。元至元年间,刁姓由山西省枣林沟迁此定居,因处古寺西侧,故名西观。明崇祯年间,李姓由本县后花园迁入,村名沿用。耕地639亩,人口499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
  东观Dōngguàn 位于招远县城西南5公里,“迎仙观”建于村两,石门河穿村东流入招城东河,西与西观毗邻,属丘陵地带。明永乐年间,杨氏由招远城里迁此定居,因处“古寺”东侧,故名东观。崇祯年间,蔡、王、栾、谢等姓分别由本县蔡家、城里、栾家河、赵家庵迁入,村名沿用。耕地550亩,人口539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
  城南张家庄Chéngnánzhǎngjiāzhuāng 位于招远县城南3公里处,招城东河西岸,北与西坞党毗邻,黄(山馆)水(集)公路沿村西纵贯南北。明万历年间,张姓由招远城北关张家园迁此定居,取名张家庄。
  1980年地名普查,与勾山公社张家庄重名,因处县城南,经政府批准,易名为城南张家庄。
  耕地381亩,人口331人。以农业为主。
  创业村Chuàngyècūn 位于招远县城南3.5公里,招城东河西岸,黄(山馆)水(集)公路东侧,属丘陵平原。1979年在石门大宋家修水库,宋、刁两姓由库区迁居此地,取名创业村。耕地220亩,人口257人。以农业为主。
  石星河Shíxīnghé 位于招远县城南4.5公里,黄(山馆)水(集)公路东侧,招城东河西岸,属丘陵地带。明正德年间,杨氏由招远县城里迁此定居,因村东北河内有一脉石英石隆起,当地人称之“星石”,故名石星河。耕地837亩,人口679人.以农业为主。
  孙家庄Sūnjiāzhuān 位于招远县城西南6.5公里的白鹤顶东麓,地势西高东低,属山区。清康熙年间,孙姓由本县郭家埠迁此定居,取名孙家庄。耕地416亩,人口304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
  刁儿崖Diāoeryá崖(方言读yái) 位于招远县城西南6.5公里处,黄(山馆)水(集)公路西侧,属丘陵山区。明永乐年间,刁姓由山西省枣林沟迁此定居,因村南有一山崖,故名刁儿崖。耕地570亩,人口482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
  郭家埠Guōjiābù 位于招远县城南5公里处,石门河沿村前东流入招城东河,黄(山馆)水(集)公路与县内公路在村东相交,地属丘陵。据古墓出土文物中的汉砖、灰陶和战国时期的青铜剑印证:秦汉时就有人群在此生息。相传,古时刘、于、王三姓先后在此定居。元朝来年,郭姓迁入,取名郭家宅科。明成化年间,阎、杨、孙、傅等姓分别由本县招远城里、瓦里、山后傅家等村迁入。至清雍正年间,隋姓由栖霞县篓里迁入,此时氏族兴旺,户籍增多,村庄扩建到高阜上,故易村名为郭家埠。耕地1,447亩,人口1,118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
   阎家庄Yánjiāzhuāng 位于招远县城南6.5公里的黄(山馆)水(集)公路东侧,西临招城东河,属丘陵平原。元大德年间,张姓由黄县大庄子迁此定居,取名张家庄。明正德年间,阎姓由招远城里迁入。万历年间,阎氏人丁兴旺,易村名为阎家庄。耕地640亩,人口576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
  焦格庄Jiāogézhuāng 位于招远县城东南5.5公里的黄(山馆)水(集)公路东侧,西临招城东河,属沿河平原。明洪武年间,焦姓由山西洪洞县徙居此地,取名焦格庄。耕地1,345亩,人口948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
  张石埠Zhāngshíbù 位于招远县城东南6.5公里的黄(山馆)水(集)公路东侧,属丘陵地带。唐开元年间,张姓在此定居,因处高阜上,故名张家埠。明永乐年间,石姓由山西迁入,易村名为张石埠。万历年间,郭姓由掖县大冢坡迁入,村名沿袭。耕地1,800亩,人口1,133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
  王家疃Wángjiātuǎn 位于招远县城东南6.5公里,招远县中部南北分水岭北侧,西与张石埠为邻,属丘陵地带。明嘉靖年间,邢姓由本县邢家迁此定居,取名邢家瞳。万历年间,郭、王两姓分别由郭家埠和招远城里迁入,因村前有一仙姑殿,改村名为殿后邢家疃。清光绪年间, 因邻近张石埠,改称东张石埠。至民国初年,王姓人丁兴盛,易村名为王家瞳。耕地 1,367亩,人口920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
  孙家疃Sūnjiātuǎn 位于招远县城东南7.5公里,招远县中部南北分水岭的北侧,地属丘陵。明崇祯年间,孙姓由本县孙家夼迁此定居,取名孙家疃。耕地940亩,人口622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
  范家疃Fànjiātuǎn 位于招远县城东南7公里,招远县中部南北分水岭的北侧,地势偏高,属丘陵地带。明永乐年间,范姓由栖霞县迁此定居,取名范家疃。嘉靖年间,曹姓由本县大曹家迁入,村名相沿。耕地1,670亩,人口779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
  南楼里头Nánlóulǐtóu 位于招远县城南7.5公里,黄(山馆)水(集)公路西侧,东临招城东河,西靠群岭,属丘陵地带。明嘉靖年间,孙氏祖由本县半壁店迁居此地,孙祯曾任吏部尚书,在孙氏墓旁建楼一座。万历年间,孙永茂由本县石门孙家卜居楼旁,取名楼底下。至天启年间,杨姓由招远城里迁入,因处大道旁,改称楼里头。1980年地名普查与大秦家公社楼里头重名,经政府批准,易名为南楼里头。耕地1,856亩,人口1,198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和土陶器烧制。
  马庄河Mǎzhuānghé 位于招远县城南8公里,黄(山馆)水(集)公路东侧,招城东河东岸的丘陵中。明崇祯年间,此地是本县古宅村的地主庄园。清顺治年间,王姓由本县张家庄迁居此地为佃农,因河畔设有拴马石桩,故名马桩河。康熙年间,孙姓由掖县西由孙家迁入,村名演变为马庄河。耕地741亩,人口479人。以农业为主,有果林业。

知识出处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本志记载了招远县行政区划、自然村、自然地理实体、人工建筑物、名胜古迹等各类地名的标准名称、历史沿革、地理方位、地形概貌、行政归属、自然经济、社会概况等,并插有现行地名图、历史沿革图、彩色照片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