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4338
颗粒名称: 前言
页数: 2

内容

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又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貌。是沟通人们交往、工作、学习、科研等活动的重要工具。因此,考证查清古今地名的渊源、变迁和含义,对地名的读音和书写形式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地名情况全面予以记载和反映,对于维护国家领土主权、进行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交往,向人民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有着重要意义,是建设四化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为全面记载招远地名的历史和现状,向各级行政管理机关和经济、外事、公安、交通、邮电、文教、出版、新闻、测绘等部门提供必备的地名工具典籍,向社会综合提供全部地名普查成果和大量法定标准地名,我们在地名普查和地名标准化、规范化处理的基础上,编纂了《招远县地名志》。
  《招远县地名志》是我县第一部较完整的以地名为中心的地理、历史典籍。它集中地记载了招远县行政区划、自然村、自然地理实体、人工建筑物、名胜古迹等各类地名的标准名称、历史沿革、地理方位、地形概貌、行政归属、自然经济、社会概况等,并插有现行地名图、历史沿草图、彩色照片等。另外,还附有招远古今142个姓氏的起源考略。全书共收录标准化地名1103条。其中行政区划单位和自然村名称769条;独立存在的重要专业部门名称85条;街巷名称33条;名胜古迹、革命纪念地和人工建筑名称58条;各类自然地理实体名称158条;概况和考证文字材料24篇;地图28幅;照片36帧。共约40万字。全书文、表、图、录收集齐全,内容翔实,图文并茂,查检方便,文字通俗易懂。
  在本志的编纂过程中,我们本着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深入群众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参照历史文献典籍进行了考证。招远县的历史沿革主要以《二十四史》、历代地名志、三代出土文物和山川古城考为依据,上溯至《竹书纪年》、《史记》、《太平寰宇记》、《续山东考古录》等,追根求源,以达古今相符;乡镇沿革,古以登、莱两府志和旧《招远县志》为凭,今以县政府档案为证,古略今详,以达融汇贯通;村庄沿革和姓氏考略则以族书、家谱、庙院铭记、墓碑、世传为线索,广征博引,以达翔实可靠。在考证过程中,我们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占有的大量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既不墨守旧说,也不随意更改;对涉及到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除已有定论者外,一般不予评论,不加褒贬,从而基本做到了实事求是、立说有据、脉络清楚、引证确凿、重点突出、特点鲜明,使本志在地名普查的基础上达到了新的高度。
  本志采用语体文记叙体。条目释文按标准名称、汉语拼音、地理方位、辖属关系、历史情况和现状情况等,分别作简明交待;而对重要地名的概况材料和专题考证材料,则做了详细记述。本志所录地名,避免了一地多名、一名多写、乱改乱叫的混乱现象,具有法定性和稳定性。数据统一截止到一九八四年末,具有较高的参考和使用价值。
  《招远县地名志》的编纂出版,承蒙省、市业务部门热心指导,县有关单位大力支持,社会各界通力协作,在此深表谢忱。由于我们经验不足,水平有限,讹误和遗漏在所难免,诚望广大读者指正。
  1986年11月1日

知识出处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本志记载了招远县行政区划、自然村、自然地理实体、人工建筑物、名胜古迹等各类地名的标准名称、历史沿革、地理方位、地形概貌、行政归属、自然经济、社会概况等,并插有现行地名图、历史沿革图、彩色照片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