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籍贯蓬莱的证据一:遗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3834
颗粒名称: 戚继光籍贯蓬莱的证据一:遗迹
分类号: K061
页数: 2
页码: 761-762
摘要: 戚继光先祖自明洪武初到蓬莱定居,迄戚继光已历六世,近二百载。其主要存迹有四: l、宅第。自洪武至今六百余年,几经修缮的戚氏古宅至今仍座落在蓬莱城里武霖村。据戚继光四个儿子共同编校的《戚少保年谱耆编》记:“嘉靖十八年丁亥,家严十二岁”“大父孝廉府君始辑(通葺)居第,居第垂二百年,久圮,不得已而营缮之”。这一戚氏古宅现仍为戚继光之后裔所居。戚氏祖祠在戚氏古宅前面,为明代木结构庙堂建筑。现设“戚继光纪念堂”于此,莅临追缅者络绎不绝。自戚继光前六世后十几世的历代坟墓,均在蓬莱城东南十里之芝山脚下。由此可见,戚继光祖母入葬芝山即称“祖兆”,其“兆”之“祖”不言可知。此墓地虽几经破坏,但遗迹尚存。
关键词: 历史 考证 戚继光 遗迹

内容

戚继光先祖自明洪武初到蓬莱定居,迄戚继光已历六世,近二百载。其主要存迹有四: l、宅第。自洪武至今六百余年,几经修缮的戚氏古宅至今仍座落在蓬莱城里武霖村。据戚继光四个儿子共同编校的《戚少保年谱耆编》(下简称《年谱》)记:“嘉靖十八年丁亥,家严(指戚继光,下同)十二岁”“大父孝廉府君(指戚景通)始辑(通葺)居第,居第垂二百年,久圮,不得已而营缮之”。这一戚氏古宅现仍为戚继光之后裔所居。
  2、祠堂。戚氏祖祠在戚氏古宅前面,为明代木结构庙堂建筑。这是戚氏供祭其历代祖先之祖祠(家庙),与设于官地的纪念性祠庙不同。现设“戚继光纪念堂”于此,莅临追缅者络绎不绝。
  3、牌坊。在戚氏古宅和祠堂南面的东西大街上,树有两座精工玲珑的高大石坊,一座刻“母子节孝”,一座刻“父子总督”,为横书,上有竖写刻石“圣旨”和“恩光”,是明廷为戚景通母子和戚继光父子在其家乡所树之旌表牌坊。
  4、祖墓。自戚继光前六世后十几世的历代坟墓,均在蓬莱城东南十里之芝山脚下。《年谱》记:“先陇素产芝,因名芝山。”“嘉靖二十年辛丑,家严十四岁……曾大母(继光祖母)阎太夫人卒,从祖兆(祖墓)合葬芝山之阳”。由此可见,戚继光祖母入葬芝山即称“祖兆”,其“兆”之“祖”不言可知。此墓地虽几经破坏,但遗迹尚存。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蓬莱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蓬莱县志》是一部新编地方志书,书中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蓬莱1840—1991年的发展历史。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综述县情大略和境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按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顺序设专志,末设人物和附录。全志共30编,120万字,并配有图片百余幅。政治部类重点记述了蓬莱人民的革命斗争历程,突出了建国后在党派群团和政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光辉业绩。经济和文化部类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流通、城乡建设、文教科卫等各项事业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人物编除为民族英雄戚继光、一代枭雄吴佩孚、当代作家杨朔等著名蓬莱人立传外,还编纂了革命烈士英名录和模范人物名录。志书对驰名中外的蓬莱阁、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和风俗、方言等均设专编记述,并收录了海市蜃楼照片、八仙过海传说等珍贵资料,充分显示了“蓬莱仙境”、“旅游胜地”的地方特色,是中外宾朋了解蓬莱、游览仙境的指南。

阅读

相关人物

郝子文
责任者
周恩惠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