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水城的淤积和清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3832
颗粒名称: 登州水城的淤积和清理
分类号: TV14
页数: 2
页码: 760-761
摘要: 登州港的变迁除了5000年来发生的海退现象所致外,其淤积原因,首先是由流入登州港湾的黑水、密水两条河常年携大量泥沙直流港湾,加快了港湾的淤积;其次,港湾三面环山,由于风雨的作用,坡积物逐年流入港内,数千年积累形成沉淤;再是自唐代以后,历代在水城四周筑墙修坝,修建兵营,清代又有大批灾民移居水城,这些土建工程难免将大量废物填入港中,尤其晚清以后,进港停泊的商船、渔船和当地居民无休止地将垃圾倒入小海之中,造成人为淤积。因此明代港湾始终保持一定的水位,有利于操练水兵,屯集战船。但由于小海四壁建筑不尽合理,管理不善,造成56年到84年的28年间,小海平均重又回淤一米的结局,致使登州古港在历史上第一次变成死港。
关键词: 清淤 管理 登州水城

内容

登州港的变迁除了5000年来发生的海退现象所致外,其淤积原因,首先是由流入登州港湾的黑水、密水两条河常年携大量泥沙直流港湾,加快了港湾的淤积;其次,港湾三面环山,由于风雨的作用,坡积物逐年流入港内,数千年积累形成沉淤;再是自唐代以后,历代在水城四周筑墙修坝,修建兵营,清代又有大批灾民移居水城,这些土建工程难免将大量废物填入港中,尤其晚清以后,进港停泊的商船、渔船和当地居民无休止地将垃圾倒入小海之中,造成人为淤积。
  在明清年间几经淤积,几经清淤。据民国志书记载,明清时代对清淤采取过一些强化措施,例如凡进港的船舶,除在港内必须遵守防淤规定外,出港时必须带一定数量的淤沙倒入外海。因此明代港湾始终保持一定的水位,有利于操练水兵,屯集战船。清咸丰年间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清淤,但潮水仍然就四周的坡势涨落,未能解决坡积物淤积。清末时,曾设置五名专职人员,于每日低潮时,清理水门口内外的淤积,直到解放前还有若干专职工人从事这项工作。1956年也进行过一次局部清淤,平均清除淤泥深度0. 7m,同时修筑了小海护坡,改建了天桥。但由于小海四壁建筑不尽合理,管理不善,造成56年到84年的28年间,小海平均重又回淤一米的结局,致使登州古港在历史上第一次变成死港。1984年蓬莱县政府调动20个乡镇,组织了上万名劳力,历时三个月,清除淤泥22万立方米,小海平均清淤深度为1.75m;疏浚主航道深达3m,重修小海护坡1380.90m,使小海得有今日之新貌。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蓬莱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蓬莱县志》是一部新编地方志书,书中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蓬莱1840—1991年的发展历史。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综述县情大略和境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按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顺序设专志,末设人物和附录。全志共30编,120万字,并配有图片百余幅。政治部类重点记述了蓬莱人民的革命斗争历程,突出了建国后在党派群团和政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光辉业绩。经济和文化部类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流通、城乡建设、文教科卫等各项事业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人物编除为民族英雄戚继光、一代枭雄吴佩孚、当代作家杨朔等著名蓬莱人立传外,还编纂了革命烈士英名录和模范人物名录。志书对驰名中外的蓬莱阁、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和风俗、方言等均设专编记述,并收录了海市蜃楼照片、八仙过海传说等珍贵资料,充分显示了“蓬莱仙境”、“旅游胜地”的地方特色,是中外宾朋了解蓬莱、游览仙境的指南。

阅读

相关人物

曲连福
责任者
罗世恒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