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古港的原始地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3830
颗粒名称: 登州古港的原始地貌
分类号: P931
页数: 2
页码: 758-759
摘要: 登州古港位于蓬莱县城西北约半里处。西北傍丹崖山和田横山,东北系再生黄土堆积带,东南邻登州石岛村,西南邻紫荆山,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座落在该山的南坡。正南1.5公里许邻庙山,该山西侧有黑水与密水两条河,穿过蓬莱城流入瑶池湾,再经古港注入黄海。从周围原始地貌调查,可以看出唐以前至新石器时代,古港的面积如图一所示,比现今水城要大三至四倍。同时古文化遗存还为我们研究古港提供了文物依据。其次从“瑶池”所处的位置看,它位于古港的南端,这种湖泊的形成是“泻湖”现象留下来的遗迹,是研究海水下降后古港边缘的可靠依据。
关键词: 地貌 蓬莱县 登州古港

内容

登州古港位于蓬莱县城西北约半里处。西北傍丹崖山(即蓬莱阁所在地)和田横山,东北系再生黄土堆积带,东南邻登州石岛村,西南邻紫荆山,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座落在该山的南坡。正南1.5公里许邻庙山,该山西侧有黑水与密水两条河,穿过蓬莱城流入瑶池湾,再经古港注入黄海。东西地势比较低洼宽阔,中间则呈现为东北至西南走向的低洼开阔地,形成一个自然港湾(见图1)。从周围原始地貌调查,可以看出唐以前至新石器时代,古港的面积如图一所示,比现今水城要大三至四倍。同时古文化遗存还为我们研究古港提供了文物依据。若首先从紫荆山贝丘遗址灰坑里发现了大鱼骨、蚌壳的堆积和小海清淤出现的网坠来看,早在新石器时期,先民们便以渔捞为生,在这里傍海而居。其次从“瑶池”所处的位置看,它位于古港的南端,这种湖泊的形成是“泻湖”现象留下来的遗迹,是研究海水下降后古港边缘的可靠依据。
  再次从现在登州城内的石岛村来说,它在唐以前是一处孤立的高台地,四周有海水围绕,故名石岛。唐贞观年间修筑登州古城墙时,因取土垫墙将石岛挖成平地,但其名仍然被后人沿用至今。由于自然地貌的特点,决定了古代人对这处港口的选择、开发和利用。随着历史的发展、演进逐渐成为山东半岛的政治、经济和对外贸易中心。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蓬莱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蓬莱县志》是一部新编地方志书,书中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蓬莱1840—1991年的发展历史。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综述县情大略和境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按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顺序设专志,末设人物和附录。全志共30编,120万字,并配有图片百余幅。政治部类重点记述了蓬莱人民的革命斗争历程,突出了建国后在党派群团和政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光辉业绩。经济和文化部类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流通、城乡建设、文教科卫等各项事业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人物编除为民族英雄戚继光、一代枭雄吴佩孚、当代作家杨朔等著名蓬莱人立传外,还编纂了革命烈士英名录和模范人物名录。志书对驰名中外的蓬莱阁、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和风俗、方言等均设专编记述,并收录了海市蜃楼照片、八仙过海传说等珍贵资料,充分显示了“蓬莱仙境”、“旅游胜地”的地方特色,是中外宾朋了解蓬莱、游览仙境的指南。

阅读

相关人物

曲连福
责任者
罗世恒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