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古港的港区变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3829
颗粒名称: 登州古港的港区变迁
分类号: K061
页数: 4
页码: 758-761
摘要: 登州古港的原始地貌登州古港位于蓬莱县城西北约半里处。正南1.5公里许邻庙山,该山西侧有黑水与密水两条河,穿过蓬莱城流入瑶池湾,再经古港注入黄海。东西地势比较低洼宽阔,中间则呈现为东北至西南走向的低洼开阔地,形成一个自然港湾(见图1)。从周围原始地貌调查,可以看出唐以前至新石器时代,古港的面积如图一所示,比现今水城要大三至四倍。同时古文化遗存还为我们研究古港提供了文物依据。其次从“瑶池”所处的位置看,它位于古港的南端,这种湖泊的形成是“泻湖”现象留下来的遗迹,是研究海水下降后古港边缘的可靠依据。
关键词: 历史 考证 蓬莱县 登州古港

内容

(一) 登州古港的原始地貌登州古港位于蓬莱县城西北约半里处。西北傍丹崖山(即蓬莱阁所在地)和田横山,东北系再生黄土堆积带,东南邻登州石岛村,西南邻紫荆山,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座落在该山的南坡。正南1.5公里许邻庙山,该山西侧有黑水与密水两条河,穿过蓬莱城流入瑶池湾,再经古港注入黄海。东西地势比较低洼宽阔,中间则呈现为东北至西南走向的低洼开阔地,形成一个自然港湾(见图1)。从周围原始地貌调查,可以看出唐以前至新石器时代,古港的面积如图一所示,比现今水城要大三至四倍。同时古文化遗存还为我们研究古港提供了文物依据。若首先从紫荆山贝丘遗址灰坑里发现了大鱼骨、蚌壳的堆积和小海清淤出现的网坠来看,早在新石器时期,先民们便以渔捞为生,在这里傍海而居。其次从“瑶池”所处的位置看,它位于古港的南端,这种湖泊的形成是“泻湖”现象留下来的遗迹,是研究海水下降后古港边缘的可靠依据。
  再次从现在登州城内的石岛村来说,它在唐以前是一处孤立的高台地,四周有海水围绕,故名石岛。唐贞观年间修筑登州古城墙时,因取土垫墙将石岛挖成平地,但其名仍然被后人沿用至今。由于自然地貌的特点,决定了古代人对这处港口的选择、开发和利用。随着历史的发展、演进逐渐成为山东半岛的政治、经济和对外贸易中心。
   (二)登州古港港区的变化从地貌特点和几年来出土文物的调查,为了解登州古港港区变迁提供了实物依据。一是近年在紫荆山、蓬莱师范、石岛村等地打井或挖地基时,多次而又比较集中地发现了唐、宋、元等朝代的文物,而且所出土的同类器物的层位也不基本相同,证明这个范围是元代以前登州港的边沿地带。二是,这次修建登州古船博物馆展厅时,共打了62个钻孔,平均14m深,在9m深处均为海相沉积层,证明这里原来是一片水域。现在水城东部,从地表到5m深处则为填土层,而且呈由北向南填土越来越厚的趋势,并出土了唐、宋年间的瓦砾。填土情况证明,唐宋时期为了防御来自东北风浪的威胁,则以水城东北角的黄土丘岭地为基础,向南垫起一片空地,宋代便在此兴建了“刀鱼寨”,为后世水城的建筑奠定了基础。三是,一九八四年清淤时,通过不同的几个剖面观察,从清淤表面到0.7m深为一层,是黄褐色,多见民国和解放后的遗物;0.7m~1.5m为第二层,淤泥呈灰褐色,多见清初和明代遗物;1.5m~3m为第三层,淤泥是黑色,多见元代遗物;3米以下可见唐宋的遗物,如高足碗、残碗口筒炮、石弹、灰弹等遗物。在小海西南角第三层位中发现了三条元代残船。目前清理出一条,其余两条仍压在环海边岸和居民房基下。再从水城城墙外南段画河的同一地层中,发现了数目众多的宋、元间的文物。这些出土文物证实了宋、元年间水城根本无东西走向的城墙,向南则是一片水域,古船出土点应是登州古港的西北边缘,是元代停泊船只的集结地带(见图2)。四是,据史料记载:宋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登州郡守郭志高按朝廷指令,沿丹崖山修城寨,俗称“刀鱼寨”。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以刀鱼寨为基础,疏竣画河河口,建起码头,构筑起土墙,形成今日水城的雏形。
  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又进行一次大规模整修,把城墙改为砖石结构,增设炮台。这次清淤在水门口处发现两侧的砖垛口修筑于黄土上,关门口即水门处的内外基岩上有明显的人为凿开的痕迹,从黄土剖面加上下挖基岩高度计算来看,宋、元以前丹崖山与东部黄土丘岭地原来本为一体,海水根本无法进入小海。这是在明万历年间改建砖石城垣,增筑水门时,人工凿通的进出舰船的航道。
  从古港变迁的四个依据和史料记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宋庆历二年以前,登州港则是一个不规正的港湾,唐宋年间以丹崖山为起点修筑沙城。宋庆历二年又以东部丘岭地为依托,沿小海向东筑堤,建立兵营,使“刀鱼寨”变成一个弧形贸易港和水军基地。当时海水还是从“刀鱼寨”的东侧和南侧向西流入港湾的。明洪武九年在宋“刀鱼寨”的基础上向西修筑土围子,开劈水门口,将海水直接注入小海。将画河水改为水城南侧和东侧的护城河。万历年间改为水城为砖石结构,尔后成为现存的规模。
  (三)登州水城的淤积和清理登州港的变迁除了5000年来发生的海退现象所致外,其淤积原因,首先是由流入登州港湾的黑水、密水两条河常年携大量泥沙直流港湾,加快了港湾的淤积;其次,港湾三面环山,由于风雨的作用,坡积物逐年流入港内,数千年积累形成沉淤;再是自唐代以后,历代在水城四周筑墙修坝,修建兵营,清代又有大批灾民移居水城,这些土建工程难免将大量废物填入港中,尤其晚清以后,进港停泊的商船、渔船和当地居民无休止地将垃圾倒入小海之中,造成人为淤积。
  在明清年间几经淤积,几经清淤。据民国志书记载,明清时代对清淤采取过一些强化措施,例如凡进港的船舶,除在港内必须遵守防淤规定外,出港时必须带一定数量的淤沙倒入外海。因此明代港湾始终保持一定的水位,有利于操练水兵,屯集战船。清咸丰年间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清淤,但潮水仍然就四周的坡势涨落,未能解决坡积物淤积。清末时,曾设置五名专职人员,于每日低潮时,清理水门口内外的淤积,直到解放前还有若干专职工人从事这项工作。1956年也进行过一次局部清淤,平均清除淤泥深度0. 7m,同时修筑了小海护坡,改建了天桥。但由于小海四壁建筑不尽合理,管理不善,造成56年到84年的28年间,小海平均重又回淤一米的结局,致使登州古港在历史上第一次变成死港。1984年蓬莱县政府调动20个乡镇,组织了上万名劳力,历时三个月,清除淤泥22万立方米,小海平均清淤深度为1.75m;疏浚主航道深达3m,重修小海护坡1380.90m,使小海得有今日之新貌。
  (原载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蓬莱古船与登州古港》)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蓬莱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蓬莱县志》是一部新编地方志书,书中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蓬莱1840—1991年的发展历史。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综述县情大略和境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按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顺序设专志,末设人物和附录。全志共30编,120万字,并配有图片百余幅。政治部类重点记述了蓬莱人民的革命斗争历程,突出了建国后在党派群团和政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光辉业绩。经济和文化部类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流通、城乡建设、文教科卫等各项事业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人物编除为民族英雄戚继光、一代枭雄吴佩孚、当代作家杨朔等著名蓬莱人立传外,还编纂了革命烈士英名录和模范人物名录。志书对驰名中外的蓬莱阁、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和风俗、方言等均设专编记述,并收录了海市蜃楼照片、八仙过海传说等珍贵资料,充分显示了“蓬莱仙境”、“旅游胜地”的地方特色,是中外宾朋了解蓬莱、游览仙境的指南。

阅读

相关人物

曲连福
责任者
罗世恒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