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物传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3807
颗粒名称: 二、人物传略
分类号: K825.81
页数: 17
页码: 694-710
摘要: 本章记录了山东省蓬莱县历史名人,包括传略和生平史迹。
关键词: 历史人物 传略 蓬莱县

内容

浦〓 浦〓(?~1542),字汝器,号竹堂,蓬莱县水城村人。明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授山西洪洞县知县,提升监察御史。嘉靖十九年(1540)冬奉命巡按陕西,遍历州郡,考察深入,为民兴利除弊,著《全陕政要集》。嘉靖二十年(1541)春,河南道监察御史杨爵因言触怒朝廷,下锦衣狱,户部主事周天佐上疏言救,被禁死狱中,浦〓仍冒死上书救杨爵,语有:“天下之治乱,系言路之开闭,言路开则忠言说论得以上达”,“言路闭则奸巧邪佞得以下恣”,“愿陛下度天地之量,开日月之明,将爵特赐释放”。因言辞过激被下狱,责一百杖,杖伤过重,七日后死于狱中。隆庆改元,冤始得释,赠光禄少卿,谥“忠烈”。明史有传。其著述《竹堂奏议》、《竹堂诗集》等留世。蓬莱城旧有其旌表牌坊,今圮。
  沃田沃田(?~1557),蓬莱县水城村人。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武进士,曾任指挥同知,漕运把总,提升都司、江苏仪征守备。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倭寇侵扰扬州,深入安徽天长,沃田率兵抗御。他骁勇非常,身先士卒,闯入敌营,乱敌阵脚,激战数日,获全胜,保住天长。但因战马失蹄,陷于沼泽,惨遭杀害。敕赠镇远将军都指挥佥事,予世袭指挥使。天长县为之立祠,《登州府志》为之立传,祀蓬莱忠孝祠。
  陈其学陈其学(生卒年不详),号行庵,蓬莱县城里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恭靖”。先祖陈迪,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明史有传。父陈鼎,进士,官至兵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应天府尹。孙陈梦琉,进士,官至大理寺丞。陈其学“才识疏通,性资沉毅”,在边塞作官时,“数彰挞伐之功”,任刑部时,断案明哲,不徇私情,“典法台而直声懋著”。晚年回蓬莱,居乡20年,犹“清节立士人之范”。蓬莱城有“父子经魁”坊,今圮。
  沙澄沙澄(?~1696),字渊如、会清。先世莱阳人,高祖沙通,移居蓬莱。祖父沙梦石、父沙应鹤皆赠礼部侍郎。清顺治二年(1645)沙澄中举人,翌年中进士。由检讨升宏文院侍读、国子监祭酒、讲读学士。顺治十三年(1656)升詹事府詹事兼秘书院侍读学士。顺治十六年(1659)升礼部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康熙年间任礼部尚书三十余年。康熙三十五年(1696)卒,终年76岁。《清史稿》有传。沙澄秉性清谨,熟识掌故,著有《四书讲义》,引据精详。
  滕国祥滕国祥(?~1712),字公辅。先祖江南吴县人,后迁至山东日照,其祖父移居蓬莱。滕国祥幼时读书习文,成年转习武事,入军伍,累升山东登州水师前营游击。他爱兵如子,赏罚分明。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有海盗游弋于胶辽海面,掠财害命,滕国祥奉调出师擒拿。十月十七日寅时,在鸡鸣岛外洋面与海盗激战。他身先士卒,奋力拼搏。海盗纵火围攻,药枪火炮齐发,滕国祥身负重伤,犹战斗不止。海盗乘势登舟肉搏,滕国祥带伤持刀砍杀数十名海盗,气绝阵亡。清廷赐葬、赐恤,赠参将,加赠骠骑将军,荫子一人;祀乡贤祠、忠义祠,入昭忠祠。《大清一统志》有传。
  周廷禄周廷禄(?~1894),字万年,蓬莱县人。北洋水师官弁学堂毕业,北洋舰队“经远号”战舰总教习,左翼左营千总。清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经远号”与日舰战于大东沟,周廷禄不避艰险,指挥战斗,奋力打击日舰。日军穷凶极恶,发射鱼雷,“经远号”舰头中雷,水涌如注。周廷禄组织兵士一边补漏一边战斗,终因舰伤过重,罅漏过多,舰身渐沉。周廷禄慨然振臂高呼:“舰存则存,舰亡则亡!”战至与舰同沉,壮烈殉职。祀昭忠祠,世袭云骑尉。
  张伯龙张伯龙(清末),原名张士让,蓬莱县城里人。光绪初在太医院执医,有国手之称。张伯龙出身宦门,天资聪敏,文史淹通,但青年时不求做官,潜心钻求医术,颇多成就。某年其父患病,病象危急,多次请名医诊断,都说无法可医。张伯龙精心疗理,奇方排难,终使其父痊愈。晚年去琼岛(海南岛)任知府,居官事繁,仍行医济人不止,直至病故。平生著述医书多部,有《内经释义》、《本草问答》、《张伯龙医案》等,其《类中秘旨》尤为医坛所重,书中所述治疗“中风”需镇肝、息风、养水之说,系学术上的创论。
   翁曾坤翁曾坤(1876~1926),字琴生,蓬莱县城里人。幼读私塾,13岁中秀才,后入登州文会馆学习英语、数学、格物(物理)等,学业卓有成就。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经蔡元培推荐,于吉林参谋处谋略科任职,兼吉林测绘学堂数学教习。后奉命赴外兴安岭测绘国界地图,踏林海攀高山,勤勉于事。其间,沙俄多次偷移界碑,翁曾坤据史提出严正抗议,触怒沙俄边吏,将其抓走。翁曾坤被沙俄囚禁期间,坚贞不屈,追思汉苏武之留胡不辱,赋《苏武牧羊》词以自勉,“宁海枯石烂,大节定不少亏”。宣统二年(1910)始交涉返国。辛亥革命后,于烟台益文学馆任教,兼教德美领事馆人员官话(普通话)。1919年接蔡元培电示,于烟台组织学生运动,与全国反帝声势相呼应。1922年去洛阳吴佩孚处任参谋处教官。1924年去青岛督办任职。1926年病逝。生前曾译著《代数备旨》、《八线备旨》等书。
  邢汝海邢汝海(1893~1931),蓬莱县吕家沟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父母双亡。青年时期先后在北京、青岛等地做苦工,收入微薄,无法养家糊口,返乡务农,耕种7亩薄地,艰难度日。1929年,加入无极会,斗土豪,“吃大户”,抗捐抗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其他党员一起宣传革命道理,发展农民协会组织。1931年1月14日被捕,押赴济南监狱,惨遭折磨,坚贞不屈,被国民党山东省临时军法会审委员会以“加入‘共党’,组织农会,宣传叛国”罪名判处死刑,8月19日被杀害于济南纬八路侯家大院刑场。他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共产党万岁!”等口号英勇就义。
  王鹏举王鹏举(1897~1939),蓬莱县城里人。1917年省立八中毕业,入吴佩孚部第三师学兵队受训。结业后,历任排长、连长、副营长等职。1928年春,投效东北陆军第一军于学忠部,任军部副官处少校副官。1930年秋,升任第三旅副官处副官长。1934年1月任679团第二营营长。1936年参加西安事变,积极赞同国共合作,一致抗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率部参加淮河北岸阻击战、台儿庄会战等战斗。1938年7月,升任432旅683团上校团长。同年8月中旬会战大别山,率部据守六安城,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他指挥全团奋勇抗击,苦战10余日,奉命撤出战斗。1939年3月,51军挺进鲁南山区,683团为先头部队,在宿县以南、西寺坡车站以西,遭敌一个联队狙击,激战一天,敌溃退;翌日天明始于灵璧县娄庄同日军二千余人激战至下午4时,王鹏举及官兵300余人壮烈殉国。国民政府追授王鹏举少将军衔。1989年,山东省人民政府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柳仲乘柳仲乘(?~1939),蓬莱县城里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考中秀才。清末,由孙丹林介绍加入同盟会,以其在城里西街开设的华提士药房为活动中心和联络点。1912年1月15日革命军光复登州,柳仲乘在县城组织同盟会员为内应。登州军政府成立后,柳仲乘任司法长。1928年7~12月和1929年2~6月任蓬莱县县长。1939年日伪军侵占蓬莱城后,柳仲乘与日伪勾结。是年4月14日,蓬黄战区指挥部攻打蓬莱城将其捕获枪决。
  李辰之李辰之(1917~1939),原名李永兴,蓬莱县城里人。1936年在烟台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考入北京大学。“七·七”事变后,到烟台烟潍路小学任教,秘密开展党的工作。1938年,先后任中共胶东特委民运部副部长、“民先”胶东区总队长等职。同年10月调任中共平度县工作委员会书记,秘密发展党的组织,积极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39年春,调任中共胶东区委党校校长兼胶东文协常委,在培养党的基层干部和发展胶东地区抗战文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年12月11日拂晓,在掖县河南村被日军包围,突围中壮烈牺牲。年仅22岁。
  郑若予郑若予(1915~1940),原名郑增信,又名郑锡药,蓬莱县大郑家村人。1939年参加蓬莱县大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作战机智、勇敢,有指挥才能,不久提任中队长、副大队长(大队长由县长兼任),率领县大队,积极寻找战机,打击敌人。1940年7月7月夜,带领县大队一连和部分行政干部驻大树底下宋家村,翌日晨被日伪军包围,郑若予立即组织突围,他不顾个人安危,冲在最前面。不幸头部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5岁。
  李本洪李本洪(1917~1940),蓬莱县城里人。1932年毕业于蓬莱文会中学。1938年参加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部队“三军二路”,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蓬黄战区指挥部大队长、蓬莱县六区区长等职。1940年7月8日晨,驻大树底下宋家村被日伪军包围,突围中身负重伤,壮烈牺牲,年仅23岁。他在生命垂危之际,用尽最后气力,将自己使用的匣枪拆卸丢掉,将随身携带的文件、钢笔等物毁掉。蓬莱县政府将他的出生地命名为本洪村(西关村),以示纪念。
  杨武霖杨武霖(1919~1940),蓬莱县城里人。17岁时,兄妹3人在县城观音嘴街观音庙内创办崇德小学,并分担教职。1938年投笔从戎,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英勇顽强,不久升任八路军五支队连指导员。1940年10月,在掖县双山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1岁。蓬莱县政府将他的出生地命名为武霖村,以示纪念。
  刘思连刘思连(1917~1940),蓬莱县柳行村人。1935年先后在胶济铁路、陇海铁路做工。1936年赴延安“抗大”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抗大”毕业后,历任新四军连长、营长、团参谋长等职,转战江南各地。1940年在江苏送驾桥与日军遭遇,他在桥下设立临时指挥部,指挥部队顽强战斗,壮烈牺牲,年仅23岁。
  张钧铭张钧铭(1908~1941),又名张仁崇,蓬莱县芦洋村人。1930年毕业于省立第八中学,应聘去《东海日报》社任编辑。1933年回乡任小学校长,他亲授语文课,宣传爱国主义,诱导学生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组织进步师生开展抵制日货游行示威活动。1937年“七·七”事变后,应邀任蓬莱县第九区乡农学校中队长。1938年3月底,带领九区乡农学校30余人参加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部队“三军二路”,任第八大队大队长;5月,调任“三军二路”参谋长,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调任蓬莱县政府财政科长;9月,调任北海专员公署二科副科长兼机关自卫大队大队长。此后历任蓬黄战区指挥部警卫四营营长、北海军分区参谋长、第三军区参谋处参谋主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第一团参谋长等职。1941年3月21日晚,五支队围攻投降派苗占魁的老巢崖子村,张钧铭亲率一团一营担任主攻。他指挥部队迅速扫清敌外围设施,攻破围墙,进入村内,激战一夜。天明,苗占魁缴械投降。22日下午,投降派秦毓堂、匡子州、郑维屏等部2000余人赶来增援,张钧铭率一团一营将其击溃之后,到前沿观察敌情,头部被流弹击中牺牲,时年33岁。
   邹光远邹光远(1912~1941),原名邹宝义,蓬莱县芦洋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38年8月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3月,邹光远被委任为蓬西县三区区长。他到任后,广泛发动群众,深入开展对敌斗争,工作出色,多次受到上级表扬。1941年8月21日,他到卧龙村小学主持召开干部会议,被驻黄城集据点日伪军包围。他不顾个人安危,以院墙为掩护,一边开枪狙击敌人,一边指挥其他同志突围,不幸胸部中弹,壮烈牺牲。
  秦嘉畅秦嘉畅(1914~1941),号叙亭,蓬莱县荆魏村人。在省立第八中学和北平山东中学读书期间,受中共地下党员影响,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3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陕西省开展抗日救国活动,创建中共陇海特别支部,任书记,受中共陕西省工委直接领导;成立陇海路车上服务团、“狮吼”歌咏队,办起《抗战壁报》,大力宣传抗日救国,先后动员17名青年去吴安堡西北青年训练班和延安学习。他对党的事业尽心竭力,常常彻夜工作,积劳成疾,1941年病逝,年仅27岁。
  张鉴明张鉴明(1916~1941),蓬莱县城里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带领蓬莱城里进步青年参加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部队“三军二路”。1939年任蓬莱县第一行署主任。1940年被国民党顽固派高炳旺部逮捕,经中共蓬莱县党组织多方营救获释。获释后担任蓬莱县政府教育科科长,他不顾体弱多病,为恢复和发展蓬莱县的教育事业,东奔西走,忘我工作,病情恶化,医治无效,于1941年12月28日病逝。年仅25岁。蓬莱县政府将城里一所学校命名为鉴明小学,以示纪念。
  韩世瑛韩世瑛(1918~1941),原名韩荔裳,女,蓬莱县城里人。1938年参加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部队“三军二路”,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3月,任蓬莱县妇女抗日救国联合会会长。1941年去鲁南中共山东分局党校学习,在返回胶东的路上遭敌袭击,负伤后被捕,英勇就义,年仅23岁。蓬莱县政府将蓬莱城里一所小学命名为世瑛小学,以示纪念。
  张礼张礼(1919~1941),原名杜世英,字华堂,蓬莱县遇驾夼村人。1933年考入省立第八中学,1935年因参加抗议警察枪杀女学生徐明娥示威游行被开除。1938年2月参加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部队“三军二路”。同年秋调到理琪小学任教。1940年春调任中共蓬莱县委文书。1941年3月,张礼被委任为蓬西县三区分区委书记。同年7月21日,张礼到山北头村开展工作,被投降派高炳旺部包围,他立即命令其他同志撤离,自己留下埋藏机密文件,遭敌逮捕。敌人严刑逼供,他毫不动摇。8月24日,敌人将他拉到上门家刑场,他不低头,不弯腰,高呼:“打倒汉奸卖国贼!”“中国共产党万岁!”敌人穷凶极恶,一拥而上,将他的头砍下,剖腹挖心。张礼就义时年仅22岁。
   宋刚夫宋刚夫(1925~1941),蓬莱县宋家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38年春,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部队在他的家乡艾崮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年仅13岁的宋刚夫参加村里的儿童团组织,带领少年儿童,宣传抗日救国道理,站岗放哨,盘查行人。5月,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总部来到艾崮山区,宋刚夫加入“三军”总部少年队。不久,跟随部队西上黄县、掖县一带。1939年冬,被派回蓬莱县,任蓬莱县儿童团团长。他经常到游击区、接敌区开展工作,发展儿童团组织。1941年8月,和第六区青救会会长许维卿一起到接敌区小白家村开展工作,被盘踞大辛店据点的日伪军逮捕。面对凶残的敌人,他们毫不畏惧。敌人问宋刚夫:“你小小年纪,为什么跟着八路干?”他朗朗答道:“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不愿当亡国奴!八路是抗日队伍,我就是要跟着共产党八路军,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消灭你们这些汉奸、走狗、卖国贼!”敌人恼羞成怒,放出狼狗,将他们撕咬得遍体鳞伤,血肉模糊。他们仍然破口大骂“汉奸、走狗、卖国贼”。第二天夜间,敌人将他们押到大辛店村西河套枪杀。宋刚夫年仅16岁。
  李和民李和民(1906~1942),原名张武基,蓬莱县臧家夼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3月,李和民被委任为中共蓬东县六区分区委书记。1942年2月6日,蓬东县各救会在护驾沟村召开干部会议,夜宿村中。因特务告密,驻大黄家村的国民党县长沈伯祥带领四百余人奔袭护驾沟,将李和民等12人逮捕,当即押至遇驾夼村,驱赶群众集会,进行“审问”。沈伯祥首先问李和民:“你是共产党吗?”答:“我是共产党员!”问:“你为什么要参加共产党?”答:“因为国民党里有反动派,他们不抗日,专反共,杀害老百姓。我参加共产党,就是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让全国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李和民历数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反人民的罪行。敌人将他打得遍体鳞伤,他仍不绝于口。沈伯祥将他押回大黄家村,于2月13日将李和民等7人活埋。在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们仍奋力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迟健民迟健民(1908~1942),原名迟受义,笔名天刑,蓬莱县莫家庄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中学时代即接受新思想,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宣传鼓动活动。1934年6月北平师范大学毕业后留北师大第一附小任教,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和左翼作家联盟。1935年秋,受聘山东省益都师范学院任教。1937年“七·七”事变后,回到家乡,投身如火如荼的抗日洪流。1938年2月,参加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抗战日报》社社长、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政治部文化俱乐部主任、胶东军政干校教师、蓬莱中学校长和蓬黄联中、鲁迅师范学校、胶东公学教导主任等职,后任东海军校校长等职。1942年12月7日,日军大“扫荡”,为保护群众,迟健民于荣城县神道村被敌惨杀,时年34岁。迟健民平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先后发表《儿童读物研究》、《儿童读物论文引得》、《我和孩子们》、《小石头的故事》、《体罚问题》、《关于通俗文化》等大量教育论著,完成《教育学》手稿。
  宋刚宋刚(1910~1942),蓬莱县宋家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担任蓬莱县七区中庄乡民兵教导员,组织民兵站岗放哨,盘查行人;护送干部、接送公粮;实行劳武结合,打击敌、伪、顽,多次受到中共胶东区委表扬。1941年8月,任蓬莱县七区区长,1942年5月调任蓬莱县十区区长。任职期间,深入发动群众,开展反资敌斗争;带领区中队封锁日伪据点,严密监视敌人;曾带领4名区中队战士冒着生命危险冲进敌占村庄,救出被伪军捕去的五甲村3名群众。1942年10月的一天,他在槐树庄村开会,被驻大黄家据点日伪军包围,突围中身负重伤,落入敌手。伪军用门板抬着他回大黄家日伪据点,他沿途大骂“汉奸、走狗”,惨遭枪杀,时年32岁。
  李发营李发营(1918~1942),又名鲁生,蓬莱县下朱潘村人。青少年时期曾就读于烟台志孚中学和莱阳乡师,1936年底毕业任教。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冲破重重障碍,奔赴延安参加革命,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回胶东某部任营长,转战蓬、黄、掖、招、栖各县。后调北海军分区,改名鲁生,任交通营营长,经常带领部队冲破封锁线进行长途通讯联系,多次出色完成任务,升任副团长。1942年3月在蓬莱大黄家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24岁。
  张孟起张孟起(1919~1942),蓬莱县城里人。1938年参加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部队“三军二路”,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2月任蓬莱县青年抗日救国联合会会长。同年6月受中共蓬莱县委委派担任新区工作队队长。他带领工作队队员深入群众,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发动群众,组织抗日群众团体,建立秘密情报网;组织群众袭扰敌人。6月下旬的一天,工作队在崮寺店集市进行宣传,被日伪军包围,张孟起立即组织反击,不幸身中4弹。他在生命最后一息,将随身携带的一个记有党员和积极分子名单的笔记本,埋进身下沙土里,躺在上面,停止了呼吸。牺牲时年仅23岁。蓬莱县政府将他的出生地命名为孟起村(石岛村),以示纪念。
  苗可俊苗可俊(1915~1943),女,蓬莱县大苗家村人。先后就读于蓬莱文会中学和烟台真光女子中学。1935年参加反对反动当局枪杀女学生徐明娥的学生游行示威活动。1937年“七·七”事变后,因不愿接受奴化教育而退学。1938年5月参加抗日军队,改名苗似钢。后因病奉命回家休养。休养期间,她积极协助潮水区党组织开展敌后妇女工作,建立健全各村妇救会组织;经常带领妇救会员到皇姑庵日伪据点前喊话,瓦解敌军。1943年8月的一个晚上,苗可俊在潮水镇发动群众抗捐抗税,因汉奸告密,被大黄家日伪据点的伪军逮捕。敌人软硬兼施,威胁利诱,她始终坚强不屈,严守党的机密。被囚期间她在衣服内襟上写道:“我一定经得起考验,请组织放心。为党工作是我最大的幸福,我一定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一个月后被敌枪杀于大黄家村外河边,时年28岁。
  高恩洪高恩洪(1875~1943),字定安、定庵,蓬莱县上口高家村人。先后就读于上海电气测量学校、英国津普大学,曾任清廷驻英使馆翻译。回国后,历任赴印度议订藏印条约参赞、西藏通商督办、东三省军政事宜督办、交通部秘书等职。民国初期先后任汉口及成都电报局局长、湖北军政监督、川藏电政监督、驻上海全国电料管理局监督、交通部顾问等职。1922年5月,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后兼任教育总长。1924年,任胶澳商埠督办,倡办青岛大学,并出任校长。第二次直奉战争后,退出政界,于烟台兴办烟潍路自动车公司,出任总经理。1926年,去上海继续兴办实业,为汽车公路公司负责人。1943年,病逝于北平。
   姚琪郝斌姚琪(1920~1944)、郝斌(1915~1944),姚琪,原名姚世卿,蓬莱县马格庄中村人。1937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参加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蓬莱县抗日民主政府保卫大队中队长、五旅十五团连长、副营长、营长和胶东军区十四团参谋主任等职。他指挥果断,作战勇敢。1943年7月在诸城东北官庄战斗中,他指挥一个营,击溃伪军5个营,俘敌300余,毙、伤敌数百人。郝斌原名郝铭才,蓬莱县马家沟村人。1937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积极开展抗日救国活动,在他的宣传教育下,三区乡农学校中队百余人于1938年2月14日集体加入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部队“三军二路”。郝斌任“三军二路”第二大队政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蓬莱县大队政委、胶东军区十四团宣传股股长等职。曾主编胶东军区《前线报》。1944年8月13日,姚琪、郝斌受胶东军区派遣,与盘踞蓬莱县城的伪军大队长郝铭传谈判。郝铭传背信弃义,将他们扣押,严刑逼供二十多天后,活埋于县城北门里西边墙根下。在刑场上,姚琪、郝斌破口大骂郝铭传,凶残的敌人抡起铁锨向他们砍去,姚琪头骨被砍裂。面对死亡,他们大义凛然,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姚琪年仅24岁,郝斌29岁。1945年10月10日,蓬莱县党政军民3000多人,于蓬莱阁前集会,安葬姚琪、郝斌等革命烈士遗骨(后移葬蓬莱县革命烈士陵园),立“志为人民”纪念碑。蓬莱县政府将二区命名为姚琪区,将蓬莱城里两所学校分别命名为姚琪小学和郝斌小学(现郝斌中学),以示永念。
  门窗门窗(1920~1944),原名门日增,又名骆玉敏,蓬莱县下门家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蓬莱县各救会会长、蓬莱县农贷所主任、北海银行蓬莱工作组组长等职,是蓬莱县金融事业的开拓者。他走村串户,了解情况,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最关键的地方;廉洁奉公,从不动用公家一分钱。冬季,他仍穿着露着脚趾的单鞋奔波在冰天雪地里。有人劝他换双棉鞋,他说:“前方同志整天南征北战,鞋磨穿了,照样冲锋陷阵,我们在后方受这点苦算什么?”1944年1月7日,在发放农贷途中被敌逮捕,惨遭杀害,年仅24岁。
  王景熙王景熙(1914~1945),蓬莱县城里人。蓬莱师范讲习所毕业后,于蓬莱二区任小学教师。1938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平度县委秘书、《大众报》社编辑、中共胶东区委宣传部编审科副科长等职。1945年,在临沂战斗中牺牲。蓬莱县政府将县城一座小学命名为景熙小学,以示纪念。
  王永利王永利(1918~1945),原名赵会杰,曾化名赵村夫、王赵汤、李和甫、赵伯川,蓬莱县草泊村人。1936年考入省立第八中学,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蓬莱县二、三、五区分区委书记。1942年春,奉命赴长山诸岛开展工作。1944年冬,任中共长山岛特区工作委员会书记。1945年8月任长山岛军政办事处政委。他发动群众,摧毁伪组织,建立村级人民政权。八路军进军东北时,他调动渔船百余只,组织渔民干余人,安全运送八路军指战员万余名。1945"年10月17日,国民党张立业部从海上窜到北长山岛,王永利误以为是去东北的八路军部队,带通讯员前去接头,不幸被捕,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同年11月下旬,被杀害于崂山阴岛西大洋村滩头,时年27岁。
   杨锐 杨锐(1921~1945),原名温长裕,蓬莱县城里人。1938年参加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部队“三军二路”,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春,受中共蓬莱县委委派,到敌占区五区任分区委书记,以教学为掩护,发动群众,组织抗日群众团体,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发展民兵组织,开展武装斗争;建立“灰色政权”(两面政权);带领区中队和民兵积极配合部队打击敌人。1945年1月15日,杨锐带领2名区干部在西正李家村西同日伪军遭遇,他自己留下吸引、阻击敌人,掩护其他同志撤离,不幸腹部中弹,被敌人刺刀刺中头、胸、腹部,壮烈牺牲,年仅24岁。蓬莱县政府将他出生地命名为长裕村,将这个村的小学命名为长裕小学,以示纪念。
   包敏 包敏(1915~1946),原名包维杰,又名包俊民,蓬莱县二包家村人。莱阳乡农师范学校毕业。1937年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回乡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8年参加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部队“三军二路”,初在军法处工作,后任胶东北海独立团政委。1944年3月1日,率部攻克蓬莱县大黄家日伪据点。1945年8月,奉命率独立团部分干部、战士渡海赴辽,任辽南独立师副师长,后编入第四野战军,升任师长,转战东北各地,在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中战功卓著。1946年3月,在第二次攻打四平街战斗中,亲临前沿阵地指挥,在撤出途中遭敌空袭,中弹牺牲,时年31岁。
   刘少军 刘少军(1919~1947),原名刘延林,曾用名刘杰,蓬莱县东许家沟村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排长、连长、教导员、胶东警备三旅政治部主任、九纵二十七师八十团政委等职,身经数十战,机智勇敢,指挥果断。在龙山店集市上智夺伪军枪支;在黄山馆以少胜多,击溃日伪军400余人;在解放龙口战斗中歼灭顽敌500余人。1947年在平度县三台山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28岁。
   张延川 张延川(1919~1947),原名孙运修,蓬莱县孙家庄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在胶东北海区警卫五营任排长、特务连连长。1943年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结业后任营长。1945年8月调第四野战军任师长。他机智果断,英勇善战,身先士卒。一次执行任务,他带领战士摸进敌堡,俘敌30余人,缴获机枪1挺,被记一等战功。1947年在摩天岭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28岁。
   张黎天 张黎天(1920~1947),又名张人兴,蓬莱县英格庄村人。1938年初参加八路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被评为模范共产党员。历任交通员、指导员、教导员、团政治部主任、团副政委等职。他身经数十战,英勇果敢,指挥有方。在马家店战斗中率领部队以少胜多,击溃敌人数次进攻,守住阵地。1947年冬在沈阳外围王岗埠战斗中,亲自用重机枪扫射敌人,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7岁。
   于耀光于耀光(1921~1947),原名于家礼,蓬莱县莲花泊村人。1939年7月参加革命,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黄县县委社会部一科科长、黄县公安局副局长、北海专署公安局二科副科长、招远县公安局局长等职。1947年4月调任黄县副县长兼公安局局长。1947年深入敌占区后柞杨村开展工作,10月1日6时国民党军队突然包围其住所。于耀光迅速销毁文件,与警卫员往外冲,身中数弹英勇牺牲。为纪念他,黄县诸由区改名耀光区。
  郝铭传郝铭传(?~1947),字旭荣,蓬莱县马家沟村人。26岁受雇参加蓬莱县三区乡农学校训练,任队长。1938年2月,在“民先”队员郝斌影响下,带队加入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部队“三军二路”,任第二大队大队长。后投靠日伪军。1939年日伪军侵入蓬莱县城,郝铭传任蓬莱县伪警备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四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亲手制造了南吴家、七里庄等惨案,残杀革命干部郝斌、姚琪等。仅1944年12月至1945年1月,即杀害抗属、教员、民兵等30余人,残忍凶狠,骇人听闻。1945年8月23日率残部逃离蓬城,后被国民党收编为河北省保安队团长,1947年进犯天津郊区流河镇时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击毙。
  张英张英(1916~1948),蓬莱县安香丛家村人。1938年参加蓬莱县大队,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蓬莱县大队排长。1943年调离蓬莱,先后任胶东五旅十三团七连连长、十三纵队三十八师营长等职。他素以作战勇敢著称,1944年在沙埠战斗中英勇杀敌,荣获“胶东战斗英雄”称号。1948年参加解放海阳城战斗,他的肠子被打断,仍顽强指挥战斗,通讯员硬把他背离战场,因伤口严重感染,医治无效而牺牲,时年32岁。
  崔国华崔国华(1921~1948),蓬莱县大崔家村人。1940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胶东北海区征收大队班长、排长。1941年调山东纵队第五支队十五团任副连长。1945年调东北辽南独立师任连指导员。1948年6月四平战役,崔国华所在连队奉命坚守小井山头,连长牺牲,崔国华虽身负重伤,仍继续指挥作战,直至壮烈牺牲。战斗结束后,崔国华生前所在连被命名为“国华连”,小井山被命名为“国华山”。
  张乐天张乐天(1915~1950),蓬莱县芦洋村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排长、指导员、团政委、团长、二十七军宣传部长等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转战南北,屡立奇功。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在一次激战中身中燃烧弹,壮烈牺牲,时年35岁。
  王明长王明长(1906~1962),又名王天一,蓬莱县王格庄村人。1932年任国民党蓬莱县党务整理委员。1939年国民党中央警官学校特科一期毕业,任山东省第十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第三科科长兼山东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鲁东区分会委员。1942年于莱阳县万第赵保原处任蓬莱县县长兼山东保安司令部上校军法官。1947年9月,组织“还乡团”200余人随国民党整编第八师十二旅和一六六旅四九八团窜进蓬莱城,组织国民党军和“还乡团”四出烧杀抢掠,杀害革命干部、民兵、教员60余人,逮捕关押所谓嫌疑犯97人,烧毁中学1处、小学3处、文庙1座,拆毁民房130处。1948年3月逃离蓬莱,胁走青壮年千余人。后辗转逃往台湾,任高雄市政府秘书。1949年任高雄二中国语教员,1962年病死。王明长著有《民族英雄戚继光平倭事略》等书。1947年曾组织力量编修《蓬莱县志》(为第四次重修本,后于1961年在台湾集资出版)。
   姜禄盛姜禄盛(1938~1962),蓬莱县上口姜家村人。农民,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劳动积极,热爱集体,曾荣获“青年跃进红旗”奖章。1962年10月7日,姜禄盛等13人乘一只舢舨到上口水库南岸劳动,离岸不远船即倾翻,人员全部落水。几个会游泳的将大部分人员救上岸,汤广林、汤广策两个小弟兄仍在水中挣扎,离岸越来越远。姜禄盛再次跃入水中,奋力将汤广林救上岸,立即返回抢救汤广策,经努力汤广策终于得救,而姜禄盛却因推汤广策上岸用力过猛,脚踏淤泥,越陷越深,献出了自己的年轻生命。共青团蓬莱县委员会追认姜禄盛为“模范共青团员”,并于上口水库岸边立碑纪念。
  林玉山林玉山(1883~1963),原名李长业,字永久,蓬莱县枣林店村人。幼年家贫,被生活所迫,1912年去海参崴开设浴池,苦营十余年,赚得一笔钱财,1930年回村建房置地,成为村中富户。因在海参崴受十月革命影响,回村后热心公益,常资助贫苦乡亲;利用庙宇兴办学校,并自任校长,本村贫苦儿童免费入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忧国之心溢于言表,教学生背诵《总理遗嘱》,向学生灌输爱国思想。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到处宣讲抗日救国道理,慷慨激昂,感人肺腑。1938年2月中共蓬莱县委发动和领导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他奔走呼号,动员青年参加起义队伍。他早年加入青帮组织“三番子”,且辈份高。1938年8月,根据蓬莱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孙端夫的建议,利用“三番子”的特殊身份,成立蓬莱县同义救国会,自任会长,先后发动大批青年参军参战,并利用敌军中“三番子”关系,自己出资为抗日武装购买子弹数千发;到处游说,动员富裕人家捐资,筹措大量抗日经费。1940年3月当选为蓬莱县第一届临时参议会参议员,10月当选为副参议长;1945年9月当选为参议长。1949年11月当选为蓬莱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副主席。1951年退休,1963年病逝,终年80岁。
  刘世传刘世传(1893~1964),字书铭,蓬莱县温石汤村人。1905~1910年曾就读于登州文会中学和潍县广文大学政法系。1914年毕业于齐鲁大学。1919年由教会出资赴美国沃士特大学学习神学,后转入哈佛大学攻读政法。1924年取得博士学位;同年在俄士特女子大学任教。1925年赴德、法留学,其间著《国际公法》一书。1927年回国,先后在东北大学、北平大学、中国大学、朝阳大学、民国大学等7所大学任教。这一时期,他有《中国近百年史》、《世界政府之比较》、《国际公法大纲》等著。1935年,齐鲁大学办学陷入困境,刘世传受齐鲁大学“长老委员会(董事会)”坚邀,出任齐鲁大学校长。翌年即还清亏欠,使教学人才回流,并争得教育部对该校的立案,教学工作步入正轨。“七·七”事变后,齐鲁大学停课,刘世传受政府委派前往21个国家进行抗日宣传,因之被日伪通缉。1938年刘世传自海外归来,克服重重困难,秘密主持齐鲁大学迁往成都华西坝的工作。1942年办学经费短缺,财政部长孔祥熙以让外甥吴克明出任校长为条件要挟。刘世传为一校师生的前途着想,毅然辞去齐鲁大学校长职务,前往四川大学任教。其间,国民党政府多次邀他从政,他都坚辞不就。建国后,刘世传在成都中苏友好协会授、译俄语。1951年,刘世传被误定为“反革命分子”,被判有期徒刑一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1958年整风,再次受到不公正的待遇。1964年3月9日因患骨癌医治无效,含冤去世,终年71岁。1985年成都市人民法院重审1951年对他的判决,撤销原判,为他恢复了名誉。
   张超张超(1923~1968),蓬莱县张家窑村人。1938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胶东蓬黄战区指挥部青年干事、黄县青救会副主任。1940年调任蓬莱县青救会主任。1941年11月,调任南海区青救会主任。1945年5月任南海区各救会副会长兼青救会主任。1947年底调任中共即墨县委书记,1949年2月调任南海地委宣传部长。1951年调任共青团山东省工作委员会常委。1954年任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1956年8月调任共青团中央统战部长、全国青联副主席。1960年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遭迫害,1968年7月含冤去世,年仅45岁。
  栾调甫栾调甫(1889~1972),蓬莱县城里人。少时从师学习国文和英文,成绩卓著。14岁随父去上海充格致书店学徒,业余翻译英文书籍,以其微薄收入购买书籍自学,潜心钻研先秦墨学和中国古文字学。1920年到济南任齐鲁大学博医会编辑,翻译多部医科书籍。业余仍苦心钻研墨学,对墨子研究提出“坚白离盈”说,深入阐发墨辩逻辑的丰富内容。对梁启超《墨经校释》一文提出自己的见解,写成《读梁公墨经校释》。梁启超誉之为“此种发明,可谓石破天惊”。他论及的墨子对光学的发明,引起学者们的极大重视。1924年著《梁任公五行说之商榷》。1925年受聘为齐鲁大学文学院教授兼国学研究所主任,撰写《墨子讲义》、《论语研究》、《历代书籍制度考》、《如何承受西方科学》、《守旧的中国》等著述。1936年转任山东大学教授。创立“字系说”,著《说文解字补正》(10册20万字),编印《中国语言百科全书》、《中国语文学》。1947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提名表上列名。1952年任职于山东博物馆。1957年受聘为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长;是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他的《墨子研究论文集》。1960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1963年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常务委员。1967年将全部家藏古籍4705册捐献给国家。1972年病世,终年83岁。
  梁前光梁前光(1916~1973),蓬莱县宿驾埠村人。1938年参加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部队“三军二路”。1939年春,奉命到山东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结业后,先后在八路军五支队前线剧团、北海话剧团当演员,以大鼓形式为群众和战士演唱,被称为“梁大鼓”。后长时间在蓬莱县大柳行一带进行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同盲艺人共同研究探讨,编演以抗日救国为内容的新鼓词,创造出极具地方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梁派大鼓”(又称胶东大鼓)。他创作的《打大黄家炮楼》、《姚大娘捉特务》、《单臂夺枪卢宝祥》等30多个歌颂英雄模范人物、反映对敌斗争的新大鼓,演遍胶东各地。新中国成立后,梁前光调青岛文联文工团、青岛市四方区文化馆工作,1956年被选为青岛市政协委员。1973年病逝。
  孙端夫孙端夫(1911—1974),原名孙正谊,曹县孙场村人。毕业于北平大学法学院。1936年2月返山东,1937年“七·七”事变后,积极投身于抗日救国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月16日,于威海参加抗日武装起义,随起义部队编入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大队,任大队长。1938年8月,调任蓬莱县县长。1939年3月任蓬黄战区指挥部指挥,9月任北海指挥部指挥(均兼任蓬莱县县长),带领全县人民与日伪军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发展蓬莱抗日地方武装,建立、健全人民政权,发展生产做出很大贡献。1940年5月调任东海指挥部指挥,9月任东海行政专员公署专员,后历任烟台市市长、旅长、师长、副军长、军长、空军高射炮兵指挥部副司令员、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74年6月病逝,终年63岁。
  张亚南张亚南(1953~1979),蓬莱县车里张家村人。出生于广州。其父张殿东1938年参加革命,任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张亚南1969年入伍,197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11月,随部调防中越边境,升任广西边防部队六十三团二营六连连长。1979年2月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19日,六连二班16名战士被越军围困,他率部分战士前往解围,遭越军强火力狙击。张亚南组织强攻,击毙越军18人,俘虏5人,被围战士全部得救。此战被军事科学院编为成功的战例。几场激战后,六连伤亡较重,且与大部队失去联系,张亚南指挥20多位战士孤军战斗至21日,全部壮烈牺牲。战后,上级为张亚南追记一等功。
  孟星旋孟星旋(1910~1981),原籍掖县,民国初年随父定居蓬莱城里,在钟楼南街东侧设立“孟记”铁匠铺,练就一身过硬的锻打技艺。他锻制的鲨鱼钩,钢韧锋利,钩钓800斤劲鲨不直不断。他锻制的鹰铃铛,做工精巧,铃声清脆,鹰飞三四里外其铃声犹闻。他打制的“修脚刀”,锋利耐用。其产品销往国内外,深受用户推崇。孟星旋土法鉴别钢材材质的本领更是一绝,用锯、锉、烧、打、咬等法鉴别钢材材质,与仪器测试相差无几。1951年11月孟星旋加入“新兴”铁业社,任主任,1958年9月任蓬莱县城关修配厂厂长,1964年7月任蓬莱县农具厂副厂长,1975年8月退休,1981年10月12日病逝。
  栾〓 栾〓(1926~1981),蓬莱县人。青年时曾就读于台湾大学。1949年5月回到大陆解放区。1952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化学工程系并留校任教,后任太原工学院副教授,主讲过13门课程,翻译过15个语种的外文书籍、文献资料和科技影片。“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尽磨难,仍对中国共产党怀有坚定信念。他身患骨癌,生命垂危时,还向中共山西省委写出了《关于山西省工业体制改革的建议书》和《煤大(煤炭化工大学)办学思想》等文献。1981年病逝。临终前加入中国共产党。病逝后,国务院科技干部局发出《关于向优秀知识分子栾〓学习的通知》,称其为“我们时代革命知识分子的光辉典型,平凡而伟大的社会主义实干家”。他的事迹载入《简明中国近代史词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料手册》。
  王有山王有山(1958~1981),蓬莱县河西村人。1978年3月应征入伍,任广西边防部队第九团一连副班长。1981年5月16日凌晨,越南军队进犯其驻守的法卡山3号阵地,王有山指挥战士英勇反击。激战中,王有山左臂负伤,顾不得包扎,继续射击,连续击退越军的“车轮进攻”和集团冲击。惨败的越军垂死挣扎,在炮火掩护下,发起更猛烈的攻击。王有山沉着指挥,近战歼敌。当相距只有15米时,他率先突然开火,打死4个越军。一颗手榴弹在王有山身旁爆炸,他的头部、胸部、左臂多处负伤,仍忍着剧痛,吃力地举起冲锋枪向越军射击,直至壮烈牺牲。战后,上级为王有山追记一等功。
   张国昌张国昌(1964~1985),蓬莱县田家村人。在校读书期间,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1981年高中毕业,分配在徐家集粮管所担任仓库保管员。1984年调县工商银行海港分理处任会计。工作尽职尽责,1985年被评为全县财贸系统先进工作者。是年12月17日晚9时,张国昌从“电大”学习回来,恰逢歹徒行窃,急速上前捉拿,歹徒夺路逃窜,张国昌紧追不舍,终将歹徒抓住。歹徒手持凶器,以命相拼。张国昌奋不顾身,与之搏斗,历半小时,将歹徒击伤,自己也壮烈牺牲。时年21岁。山东省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共青团烟台市委追授他“模范共青团员”称号。中共蓬莱县委、蓬莱县人民政府为他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作出《关于开展向革命烈士张国昌学习活动的决定》。
  慕柯夫慕柯夫(1921~1987),原名慕显德,笔名柯夫,蓬莱县城人。1936年冬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2月参加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部队“三军二路”,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调任中共蓬莱县委宣传部部长。1939年到延安,先后在中央党校和鲁艺音乐系学习。1944年秋到陇东剧团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先后任热河省军区胜利剧社副政治指导员、热东分区战声文工团团长、冀察热辽联合大学鲁艺戏音系主任、沈阳东北文协文工团团委等职,创作话剧《堤》。1950年任东北文化教育工作队代理队长。1951年lO月任东北人民艺术剧院创作室主任。1953年10月出席全国第二次文代会,加入东北作家协会。1956年任中国作家协会沈阳分会副主席、中国剧协辽宁分会副主席等职,创作话剧《双婚记》,获全国第一届话剧汇演创作奖。1958年创办并主编《文学青年》。1959年在反右倾运动中受到错误批判,1962年甄别。此后,创作话剧《乔迁之喜》、《银梭曲》、《四·二七》和电影剧本《难忘的岁月》,主编《辽宁戏剧》杂志。1979年被选为辽宁省文联常委,兼任大连市科委副主任。1980年创作话剧《少年周恩来》。1984年出版《柯夫剧作选》。1987年8月2日,病逝于大连,终年66岁。
  丁离南丁离南(1915~1988),原名丁元灿,蓬莱县芦洋村人。1935年下半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积极宣传抗日救国道理。193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3月参加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部队“三军二路”,后转战南北,曾参加著名的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等战役。1949年后,历任空军12厂筹备处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8443工程筹备处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20工厂党委书记等职,投身于航空军工事业。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57年6月被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文化大革命”中,曾遭残酷迫害。1982年4月离职休养。1988年11月22日病逝于安徽芜湖,终年73岁。
  王法敏王法敏(1964~1988),蓬莱县赵格庄村人。读小学五年级时,曾在海边救起溺水儿童。中学四年,连年被评为优秀中学干部和三好学生。1981年10月应征加入武警部队。198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5次受到部队嘉奖,多次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和先进个人。1986年10月调任武警惠民支队助理军医。1988年3月到惠民地区医院进修。7月10日晚王法敏在医院值夜班,闻听一伙歹徒在医院门口殴打到医院探视病人的群众,立即赶去制止。歹徒不听劝阻,手持自行车钢丝锁向王法敏扑去。王法敏多处被打伤,眉间被打开一条4公分长的血口子,血流满面,但他仍紧咬牙关与之搏斗。这时,一歹徒抓起医院门诊厅内“请勿吸烟”的牌子,向王法敏头部猛砸。王法敏当即昏迷倒地,抢救无效,不幸于第二天早晨去世。武警总部授予他“滨州爱民护法英雄”称号,中共山东省委、中共惠民地委分别授予他“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他“山东青年护法爱民模范”称号。
   王世明王世明(1909~1989),原名王世东,化名孙春源,蓬莱县高里夼村人。1838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蓬莱县六区分区委组织委员、蓬莱县民动会副指挥、蓬黄战区指挥部特务大队副队长、中共胶东特委第一中心区区委书记、中共北海地委保卫局秘书、中共胶东区委社会部科长、旅顺市市长、东北林务总局经理处处长、东北森林工业管理局计划处处长、国家林业部计划司司长等职。1982年离职休养。1989年2月4日病逝于蓬莱。
  李作基李作基(1896~1990),原名李有为,蓬莱县沙河李家村人。曾在大连、潍坊等地做生意,1930年去香港经商,任香港利源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56年始,先后任香港冀鲁旅港同乡会理事、常务理事,香港冀鲁旅港同乡会永远会董会副会长、会长等职;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委员。在香港,他积极“敦睦乡谊”,“沟通侨情,服务桑梓”,为家乡捐建沙河大李家村小学校舍、农业机械修配厂厂房,捐赠载重汽车4辆、吉普车1辆、面包车1辆、联合收割机1部、拖拉机20台;捐赠现款折人民币12.15万元。1990年2月21日,病逝于香港,终年94岁。
  李前义李前义(1920~1990),蓬莱县枣林店村人。1938年5月参加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部队“三军二路”,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蓬莱县特务队指导员、蓬东北行署特派员、北海行政专员公署公安局三股副股长、蓬莱县公安局局长、蓬莱县政府副县长等职,为保卫中共蓬莱县委、蓬莱县政府机关,为蓬莱县人民政权建设和发展土地改革运动做出卓越贡献。1948年1月调至湖南,先后任中共新宁县和武冈县县委书记、中共邵阳地委组织部部长、副书记、第二书记和专员、湖南省轻工业厅副厅长、湖南省交通厅厅长、中共零陵地委副书记和专员、湖南省农机局副局长、中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和副院长等职。1978年8月离职休养。1990年4月病逝于长沙。
  陈连海陈连海(1908~1991),蓬莱县上陈家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44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村农救会会长、村长、联村社党支部副书记、村党支部书记等职,1983年退休。他担任农村基层干部41年,带领群众艰苦创业,将全村500多亩山媾薄地改造成保肥保水的高产田;65岁时还拖着多病的身体,同群众一起,在水利工地上大干苦干,使全村粮食平均亩产达到650多公斤,花生平均亩产达到400多公斤。他清正廉洁,一尘不染,关心群众胜过关心自己,深受群众拥护,多次被评为省、地、县劳动模范。1958年出席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周恩来总理亲自为他颁发过奖状和奖章。1977年4月14日,中共蓬莱县委作出《关于向陈连海同志学习的决定》。1991年9月28日病逝,终年83岁。
   于寄愚于寄愚(1909~1991),蓬莱县安香于家村人。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发起人之一。青年时代在北平求学,后转到杭州美术专科学校读书。1930年到上海,任左联美术家联盟总干事。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回乡,以教学为掩护,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5年10月,同其二哥于仲淑等一起,组建蓬莱县小学教师抗战服务团。1937年9月参与组建蓬莱县抗战服务团,在中共蓬莱县支部领导下,积极投身于抗日武装起义的组织、领导工作。1938年2月3日,参与领导和指挥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三大队,任副指挥。同年7月,调任《大众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后历任中共冀鲁边区委员会宣传部副部长、中共鲁中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文委书记、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部长、中共华东文联党组副书记、秘书长。1959年调安徽省文联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出版小说集《徐奶奶》、长篇小说《一支不正规的队伍》和剧本《花芙蓉》等著作。1987年离职休养。1991年8月8日病逝于安徽省合肥市,终年82岁。
  衣福堂衣福堂(1909~1991),祖籍栖霞县。其父衣志甫,铁匠,清光绪二十四年(1989)到蓬莱城谋生并定居。衣福堂13岁入“兴利”馆学厨,学得一手人工拉面技艺。1928年开始自营拉面,肩挑炉灶,沿街叫卖。其拉面细而韧,以真鲷(加吉鱼)做汤,加适量绿豆淀粉配以酱油、木耳、香油、八角、花椒等佐料,每碗装约1两,俗称“小面”,热面热汤,风味独特,颇受顾客青睐。1940年与邑人万聚德合资于钟楼西街开设“福聚”饭馆。1945年自营“衣记”饭馆,主营小面、馄饨、鲁菜。其小面用料和做工极为考究,每日清晨仅卖百碗,决不多售,顾客盈门,供不应求,“衣记”饭馆名声大振。其小面被邑人称作“衣福堂小面”,成为蓬莱县地方名吃,流传至今,盛誉不衰。县城部分饭店(馆),仍沿袭衣福堂旧制,每日早餐供应部分小面,称“蓬莱小面”;较有名气的宾馆、饭店亦以其款待贵客。衣福堂不仅小面做得好,对鲁菜制作亦颇有造诣,能够烧制鲁菜400余种。他一生收徒无数,出类拔萃者六七人。1956年饮食行业实行公私合营,衣福堂任蓬莱县饮食一店厨师;1 962年提任业务主任,仍兼任厨师。1973年退休,1991年3月病逝,终年82岁。
  白相国白相国(1918~1991),蓬莱县下朱潘村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干事、政治指导员、教导员、抗日军政大学分校大队政治委员、中原军区组织部科长、团政治委员、师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省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中南军区直政部副主任、广东武装工作部副部长、师政治委员、桂林步兵学校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军政治委员、广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国家对外贸易部部长、总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总后勤部副部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参加挺进鄂、豫、皖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严酷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著名的中原突围和创建陕南游击根据地的艰苦斗争;随刘邓大军南下挺进大别山,参加应城、荆门和解放大西南等战役、战斗。建国后,长期担任领导职务,政绩显著。1991年8月7日病逝,终年73岁。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蓬莱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蓬莱县志》是一部新编地方志书,书中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蓬莱1840—1991年的发展历史。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综述县情大略和境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按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顺序设专志,末设人物和附录。全志共30编,120万字,并配有图片百余幅。政治部类重点记述了蓬莱人民的革命斗争历程,突出了建国后在党派群团和政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光辉业绩。经济和文化部类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流通、城乡建设、文教科卫等各项事业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人物编除为民族英雄戚继光、一代枭雄吴佩孚、当代作家杨朔等著名蓬莱人立传外,还编纂了革命烈士英名录和模范人物名录。志书对驰名中外的蓬莱阁、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和风俗、方言等均设专编记述,并收录了海市蜃楼照片、八仙过海传说等珍贵资料,充分显示了“蓬莱仙境”、“旅游胜地”的地方特色,是中外宾朋了解蓬莱、游览仙境的指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