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物传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3806
颗粒名称: 一、人物传记
分类号: K827
页数: 18
页码: 677-694
摘要: 本章记录了山东省蓬莱县著名人物及生平。
关键词: 人物 传记 蓬莱县

内容

戚继光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
  戚继光始祖戚祥因避元末战乱居安徽昌义乡(定远),后随朱元璋起兵,战死于云南。明廷为追念戚祥开国之功,授其子斌为明威将军,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祥子斌,斌子珪,珪子谏,谏子宣,宣继子景通,景通子继光,历6世160余载均籍居蓬莱。
  戚继光之父戚景通举孝廉,官至总督,教子极严。一次,戚继光偶穿丝鞋,戚景通见后训斥道:“少年时期就这样奢侈,将来做将领必然贪军饷!”命戚继光换下丝鞋。
  戚继光自幼聪慧,勤习文武,读书之余,常“融泥作基,剖竹为杆,裁色楮为旌旗,聚瓦砾为阵垒,陈列阶所,研究变合”。嘉靖二十三年(1544),17岁的戚继光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职。当时东南沿海倭寇为患,戚继光抱定“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志向,更加刻苦学文习武。嘉靖二十八年(1549)乡试中武举,后被遣往蓟门戍守。嘉靖三十二年(1553)晋为都指挥佥事,设署于登州水城太平楼前,总督山东沿海备倭事,振饬营伍,整刷卫所,清理钱粮,严明纪律,督修海防设施,巡察海上营卫。在任期间所辖海疆肃靖,御倭卓有成绩。
  嘉靖三十四年(1555),戚继光调浙江抗倭,翌年任参将。他见“各卫所官兵大都桀骜不驯,顽钝无比”,作风腐败,乃倡议招募新军依法管束。嘉靖三十八年(1559)亲赴浙江义乌,精选3000名农民和矿工,训练成一支军纪严明的劲旅,史称这支军旅为“戚家军”。他率这支军队在浙江先后取得高家楼、龙山、缙云、乌牛、松浦、鉴云诸捷,扭转了战局。连当时妒功忌贤的兵部侍郎、浙直总督胡宗宪也称这是“自有倭以来,未有若迩来数捷之痛快人心者”,夸赞戚继光“勇冠三军,身经百战,累解桃诸之厄,屡扶海门之危”,“且任劳任怨,挺身干事,诚无出其右者”。同僚们称赞戚继光“批亢捣虚,彼且畏之如虎;除凶雪耻,斯民望之如云”,“岂直当今之虎臣,实为振古之名将”。
  嘉靖四十一年(1562),戚继光奉命率部入福建抗倭,大败倭寇于横屿、宁德、福安、牛田、林墩,收复莆田;嘉靖四十二年(1563)连克兴化、政和、寿宁;嘉靖四十三年(1564),解仙游之围,获王仓坪、蔡坡岭大捷。饱受倭寇之害的黎民百姓编民谣颂扬戚继光的功绩:“戚我爷,戚我爷,爷未来兮民咨嗟,爷既来兮凶妖荡尽,草木生芽。欲报之德,吴天无涯。愿爷子孙绳绳兮,为公为侯永定国家。”倭寇也惊叹:“戚虎来矣!今而后始知犯华之不利也。”入闽后,戚继光升任总兵。
  隆庆二年(1568),戚继光奉命北调,驻守蓟镇,总理蓟州、昌平、辽东、保定练兵事务,节制4镇。他不辞劳苦,深入了解地形地貌,巡视防务,有时累得吐血仍坚持不懈。他整顿营伍,修建边墙、台堡,创成一套以城墙、敌台严密防守,步、骑、车分合作战的战法,两千里防线固若金汤,先后击退“北虏”多次骚扰,取得青山口、〓子谷、桃林、窟窿台等捷,守战得力,北方人民得以安居乐业。戚继光镇守蓟州期间官封太子太保、左都督,加封少保。
  万历十一年(1583),戚继光奉调广东。翌年,抱病请退,回归蓬莱故里。
  戚继光为官清廉,辞官后家道贫寒,贫病交加,万历十五年腊月初八(1588年1月5日)病逝于蓬莱城,时年60岁,谥“武毅公”。
  戚继光治军法纪严明,功赏过罚不论亲疏。他主张“严号令”,“明恩威”,“擂鼓进军,虽水火不却步;鸣金收兵,虽金银不贪”,“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嘉靖四十一年(1562)十月十日,率部夜袭林墩倭寇,遭倭寇前后夹击,情势危急。哨长刘武等人不顾军令,仓惶退却。戚继光立马横刀守住路口,斩刘武等人。刘武是戚继光的老部下,感情深厚。兵士们见刘武被斩,返身奋战,终致大败倭寇,救出被掳百姓2000余人。戚继光有位舅父在军中任职,“以长挟,不用命”。戚继光将其当众责罚,军风大振。
  戚继光带兵,身先士卒,厉行垂范。嘉靖三十五年(1556)戚继光率部于浙江龙山所同倭寇作战。三个倭酋指挥800多名倭寇,舞刀呼啸,疯狂反击。明军大乱,眼看就要全军溃散。戚继光纵身跳上一块巨石,弯弓搭箭,连发三矢,射杀三个倭酋,接着振臂挥剑,喝住溃军,杀向倭寇,夺取了这次战斗的最后胜利。嘉靖三十六年(1557)春,戚继光率部行至乐清遇大雨,部伍肃立不乱。民邀戚继光进屋避雨。他婉言谢绝说:“干人露立,吾何忍也。”戚继光的言行,赢得全体将士的衷心拥戴。
  戚继光视百姓如父母,常以“军民相体”教育士兵,时时鼓励官兵杀贼保民。嘉靖四十二年(1563),“戚家军”先头部队刚到惠安县崇武所,倭寇突然登岸。戚继光见百姓正在田里插秧,便立即下令反击倭寇。部下建议大部队到后再战。戚继光说:“春月农郊,妇子在田,今倭得杀良民一人,即尽数斩之,何足赎失?”即令出击,获胜,百姓免遭屠戮。戚继光严令:有伐人树株、践人田产、毁人房屋、妄杀平民者,“决以军法从事,抵命”。“戚家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百姓“扶老携幼,快睹威颜者道路充塞”,并“淅米而炊,扫榻以款,士卒如大宾贵客”。
  戚继光一生著述颇丰,著有《纪效新书》、《长子心吟》、《莅戎要略》、《武备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等。其中,《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为我国古代十大兵书中的两部,在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宋庆宋庆(1820~1902),字祝三,蓬莱县泊子宋家村人,清末将领。
  宋庆早年落魄,弃学而耕,时而为贾,终不得志。30岁从军南下,随同乡毫州知州宮国勋为州练长,后官至花翎游击。值捻军起于江淮,宋庆奉命参与镇压,数十战多捷,于咸丰十年(1860)晋升总兵,敕号“毅勇巴图鲁”。
  同治元年(1862),宋庆组领毅军,后屡挫捻军于河南、山东,擢为南阳镇总兵。同治六年(1867)敕赐黄袍马褂,更勇号为“格洪额巴图鲁”。同治七年(1868)随李鸿章战于直隶,赏二等轻车都尉,授湖南提督。同治八年(1869)回民军起义,宋庆随左宗棠驰往镇压。同治十一年(1872),赏戴双眼花翎,移授四川提督。光绪元年(1875),奉诏会办奉天军务,驻锦州、营口。光绪八年(1882)移军旅顺口,驻守12年,修筑炮台,训练士兵,所部军容整肃,设防不怠,为诸军之首。光绪十六年(1890),加封太子少保。越四年,加封尚书衔。
  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宋庆受命帮办北洋军务,率部赴九连城,节制各军。他声言:“此行如不能奏攘倭之功,唯一死以报国。”辽东、辽南历次战役,宋庆皆参与。太平山之战,他的坐骑被炮弹击毙,他重换战马,继续指挥将士“迎炮以上,呼声动地,无不以一当十”。但屡战不利,败阵失地。田庄台之役失利后,宋庆与诸将共议整军再战,力图收复失地,但清廷已决定议和,签订《马关条约》。宋庆反对和约,在致督办军务处电中表示“愿与天下精兵舍身报国”。中日甲午之役后,宋庆被革职留任。
  光绪二十四年(1898)解除处分,保留豫军30营归宋庆统领,赐名“武卫左军”,驻旅顺。是年,俄国借旅顺屯驻海军,清廷许之,命宋庆移守山海关。俄官杜巴索福拜谒宋庆,愿以白金18万两买其营垒。宋庆正色拒之:“吾以故垒获资,是卖国也,吾不为。”尽拆营垒而去。
  光绪二十六年(1900),宋庆再次帮办北洋军务,参与镇压义和团。八国联军攻天津,宋庆撤往杨村。是年冬,移驻通州。光绪二十八年(1902),病逝于军中,终年83岁,谥“忠勤公”,归葬于蓬莱城东南龙山之阳。
  宋庆生前对家乡修学宫、葺试院、捐义仓、施粥厂、修桥、筑路、疏浚河流、续修史志等公益事业多有资助。
   赵鸿功 赵鸿功(1908~1931),又名赵镇东,蓬莱县巨山沟村人。蓬莱县第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
  赵鸿功出生于农民家庭,1926年考入烟台先志中学(后改称东海中学),课余时间阅读《新青年》、《向导》、《共产主义ABC》等进步书刊,受革命思想熏陶,积极参加进步学生组织的各种宣传活动。192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春,受中共烟台特支委派回到家乡巨山沟村,以教学为掩护,秘密开展党的工作。先后发展上王家村李宗元,吕家沟村邢汝海、吕永田,巨山沟村徐士恩、赵洪渭等5位贫苦农民为中共党员,建立起蓬莱县第一个党小组,赵鸿功任组长。赵鸿功组织党员走街串户,开展宣传活动,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农民协会会员,筹建农民协会。为扩大党的影响,赵鸿功带领全体党员和农会会员,乘农村集日或庙会之机,张贴“打倒土豪劣绅”、“铲除贪官污吏”、“取消苛捐杂税”、“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穷人种,没收地主的房子分给穷人住”、“拥护真正为穷人谋利益的共产党”、“工农兵革命万岁”等标语,还多次将标语贴到蓬莱城里。
  1929年秋,建立中共蓬莱支部,赵鸿功任支部书记。他经常组织党员、农会会员在巨山沟村北团顶山上秘密集会,学习党的知识,介绍南方各省在党的领导下实行土地革命的情况,发动贫苦农民抗捐抗税、反对国民党的专制统治、反对地主阶级剥削。为把革命火种撒向县城,赵鸿功托人介绍,于1930年春,到县城丛氏小学(后改称良弼小学)任教,并以这所学校为基地,开展党的工作。
  1930年秋,赵鸿功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押往烟台。翌年3月4日,押往济南国民党监狱。狱中,赵鸿功受尽酷刑,坚贞不屈,为掩护其他同志,承认仅自己是共产党员,其他人仅参加农会,无其他活动,并再三声明:“责任由我一人承担,勿涉他人!”国民党山东省临时军法会审委员会以“加入红匪,图谋不轨”为罪名,判赵鸿功死刑。1931年4月5日,将其与邓恩铭等22名中共党员杀害于济南市纬八路侯家大院刑场。押赴刑场途中,他们不断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赵鸿功临刑前,仍向监刑官陈词:“责任在我,与他人无关!”赵鸿功就义时,年仅23岁。
   吴佩孚吴佩孚(1874~1939),字子玉,蓬莱县城里人。北洋军阀首领。
  吴佩孚少时读私塾,22岁考中秀才。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因与乡绅“翁爷”失睦,出走北京,以占卜、卖字为生。光绪二十四年(1898)投天津淮军聂士诚部,当勤务兵;同年入开平武备学堂步兵班学习,光绪二十六年(1900)回部队任后路炮队队官。光绪二十八年(1902)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测绘科学习,回队后被授予陆军中尉、上尉衔。光绪三十二年(1906)任北洋军第三镇第十一标第一营管带。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暴发,吴佩孚跟随第三镇统制曹锟镇压山西革命军,升为第三标标统(翌年改称第三团,吴任团长),1914年升任第六旅旅长。1916年又随曹锟入川,镇压护国军,被授予陆军中将衔。张勋复辟后,与张勋部战于丰台、天坛,获全胜。1917年代理第三师师长兼前敌总指挥,在湖南岳阳、长沙等地与护法军作战。这时,担任代理总统的直系首领冯国璋与皖系总理段祺瑞争权夺利,吴佩孚附合冯国璋,与段祺瑞相对抗。1918年6月,被授予“孚威将军”衔;8月,从湖南衡阳发出通电,反对段祺瑞的“武力统一”政策,主张南北议和。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吴佩孚于衡阳通电全国,反对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主张取消中日密约。同年12月,冯国璋病死,吴佩孚成为地位仅次于曹锟的直系军阀首领。1920年5月,不听段祺瑞的命令,自衡阳领兵北撤,随后通电反对皖系“安福俱乐部”把持政权。7月,直皖战起,他联合奉系军阀张作霖,大败皖军,直奉两系军阀共同控制北京政府。9月,吴佩孚任直鲁豫巡阅副使。1921年8月升任两湖巡阅使。
  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奉系败走关外。黎元洪任大总统后,授予吴佩孚“孚威上将军”衔。1923年2月,吴佩孚镇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造成“二·七”惨案。10月,曹锟贿选总统后,任其为直鲁豫巡阅使,驻洛阳,控制鄂、豫、直、陕等省,得到英、美帝国主义的大力扶植。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吴佩孚任讨逆军总司令,因直系将领冯玉祥回师北京发动政变而大败,率残部2000余人先逃至武汉,不久退入鄂豫交界的鸡公山。1925年3月又逃至岳州,受湖南军阀赵恒惕庇护。10月孙传芳于江苏发动反奉战争,吴佩孚前往武汉,通电全国,自称受14省区将领推举,就任讨贼联合军总司令。1926年下半年,北伐军挥师北上直抵武汉。吴佩孚的主力在汀泗桥、贺胜桥、武昌等战役中被歼。1927年,吴佩孚率残部投奔四川军阀杨森、刘存厚,打着“孚威将军”旗号企图东山再起。
  1930年北伐成功,蒋介石两度邀其出山从政,因杨虎城劝阻,未就。1932年1月,吴佩孚到达北平,居东城什锦花园,虔念弥陀。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华北地区沦陷,日军利诱吴佩孚出任北平维持会长。吴佩孚以“日本从中国撤军”为条件相拒绝,在给汪精卫的复信中表示“誓与国家生存,同其命运”。这一时期,吴佩孚所赋《满江红》词中有“何日奉命提劲旅,一战恢复旧山河”之句。
  1939年,吴佩孚突患牙疾,高烧不退。12月4日,经日本牙医寺田施行手术后,于当晚暴卒,时年65岁。国民政府追认他为陆军一级上将。
  吴佩孚有“儒将”之称,喜读《春秋》,遗著有《春秋正识证释》、《易箴》、《大丈夫论》、《日食参考说》等。
  苏晓风苏晓风(1915~1940),原名张尔乙,蓬莱县潮水一村人。
  苏晓风自幼天资聪慧,读小学时各科成绩皆名列前茅,1934年考入北平市镜湖中学。求学期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进步书刊,踊跃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七·七”事变后,回家乡新民小学任教,一面教学,一面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他联络进步教师创办《潮水日报》,揭露日军罪行,宣传抗战必胜的道理;组织进步师生成立抗日救国宣传队,教唱抗战歌曲,排演抗战剧目;创办民众夜校,讲演抗战形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训练“壮丁”,讲解游击战知识和军事知识。1938年2月5日,苏晓风带领百余人加入蓬莱县抗日武装起义部队“三军二路”,先后担任第一和第九大队政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9月,胶东起义部队统一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苏晓风奉命到一支刚收编的国民党地方游击队担任教导员。到任后,他加强政治思想工作,进行“为谁当兵,为谁打仗”教育,很快改变了这支队伍的面貌。同年,苏晓风调任交通营营长,奉命护送去鲁南学习的地方干部。他率部展转于敌人碉堡之间,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939年春,苏晓风调任八路军山东纵队五旅十三团政委。他和团长李绍乔配合,加强部队的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使十三团成为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队伍,在历次战斗中皆表现出色。1940年12月在郭家店战斗中,十三团和十四团担任主攻,苏晓风和李绍乔率部先后两次冲进村子,击溃日军大岛大佐部300余名日伪军,毙、伤、俘敌140余人,缴获轻机枪3挺、步枪20余支,受到通令嘉奖。
  1940年12月20日夜,十三团进驻掖县上庄,被日军包围。突围中,李绍乔英勇牺牲。苏晓风身负重伤,昏迷不醒,被日军抬到招远。苏醒后,得知自己落入敌手,奋起全身力气抓起一条凳子向日军砸去。日军仓促中向苏晓风的胸部连发数弹。苏晓风壮烈牺牲,时年25岁。
  抗日战争胜利后,蓬莱县政府将苏晓风出生地十三区命名为晓风区,以示纪念。
  汪雅臣汪雅臣(1911~1941),别名王景龙,蓬莱县人。
  汪雅臣幼年举家逃荒至黑龙江省五常县,13岁给地主放猪,15岁当伐木工人,后被土匪“东双胜”劫持入伙,报号“双龙”。1929年春,驻吉林东北军26旅34团清剿“东双胜”,收留汪雅臣。“九·一八”事变后,汪雅臣所在部队降日,他带领八九个爱国青年携械出走,于五常县小忙牛河竖起抗日大旗,仍称“双龙”。1934年春,联合其他抗日山林队,于五常县尖山子召开700多人参加的抗日大会,成立反满抗日救国义勇军,汪雅臣被选为首领。1935年,汪雅臣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接受中共珠河县委改编,改番号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八军;9月又改称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计千余人,汪雅臣任军长。
  1937年夏,为解决弹药来源,汪雅臣化装下山,冒险闯入伪军司令部,劝说伪军邓旅长“枪口对外,不打中国人”。邓旅长当即支援其一批弹药。1939年,汪雅臣率领百余名战士突袭山河屯山林警察队,收缴其全部枪械。然后化装山林警察队,拜访日军守备队,乘机收缴一批日军枪支。同年6月,率领300余名战士化装伪军,由小南门向九十五顶子山转移,途中与百余名日伪军混合的“讨伐队”遭遇。汪雅臣谎称“我部奉命追赶一股逃往九十五顶子山的匪徒”,并下令部队就地架枪休息。“讨伐队”也随之架枪休息。汪雅臣乘“讨伐队”不备,下令将其全部包围。汪雅臣喊道:“兄弟们,没你们的事,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伪军缴械,全歼日军数十名。
  1940年,东北局势恶化,为保存实力,汪雅臣奉命将部队疏散,化整为零,军部仅留49人。1941年1月29日,汪雅臣率军部32人宿营九十五顶子山。凌晨,因叛徒告密,被日伪军包围。汪雅臣镇定自若,临危不惧,委托副军长张忠喜带领大部人员从东南山口突围,自己带领不足10人,坚守西面山头进行掩护。此时,敌人已抢占东南山头高地,副军长等人冲入漫岗地时,均遭不幸。汪雅臣带人前去援救,警卫员中弹牺牲。汪雅臣胸部、腿部多处中弹,被捕后牺牲,时年30岁。建国后,为纪念汪雅臣烈士,将他牺牲前率部留驻的蛤蜊河子村更名为双龙村。
  丛良弼丛良弼(1868~1945),号庭梦,道号良悟。蓬莱县安香丛家村人。民族企业家。
  丛良弼出生于农民家庭,青年时代先后在烟台、上海等地“东顺泰”商号为店员,因勤于事业又精明诚信,被派往日本大坂川口九十六番“东顺泰”任资方代理人,负责收购火柴向中国贩运。其时,国内火柴主要依赖进口,俗称“洋火”。丛良弼深为中国工业落后,大量资金外流而感到痛心。他考察了日本的实业状况,发起组织北帮商会公所,并出任董事。大坂中华商务总会成立后,他被推选为总理。1912年,民国初建,政府以“振兴中华,实业救国”为名,召集海外侨胞共商国是。丛良弼以旅日华侨总商会会长的身份出席会议,深受启迪。1913年,丛良弼凭藉对火柴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资料的长期积累,在济南投资20万元创建振业火柴有限公司,生产“蜘蛛”、“三光”、“三狮”牌硫化磷火柴。当时,国内几家日本火柴厂生产的火柴,药头均采用冷胶,唯“振业”采用热胶,药头光滑,不易受潮,发火有力,一经上市,迅速占领了津浦路、陇海路沿线的火柴市场。五四运动暴发后,国内抵制日货运动日益高涨,“振业”火柴出现先交款后付货的供不应求局面。1920年和1928年,丛良弼投资60万元,先后在济宁、青岛增设分厂,所产火柴除行销国内市场外,还供出口。至此,“振业”公司生产规模之大,资金之雄厚,工艺之先进,市场之广阔,均为国内各生产厂家之冠。经与“丹华”、“华北”等国内火柴生产厂家共同努力,结束了日本、瑞典火柴垄断中国火柴市场的局面,国家和人民咸受其益。
  在经营火柴工业的同时,丛良弼于1923年前后于潍县创办裕鲁颜料股份有限公司,于青岛创办胶厂、制干厂、三合板厂。
  丛良弼颇具民族气节,注重维护民族利益,所创公司命名“振业”,实取“振兴中华,实业救国”之意;创业伊始即规定不准外国人入股,购置设备也尽量立足于国内。“七·七”事变后,日军侵占青岛,多次邀丛良弼出任青岛市市长和商会会长,均遭到严辞拒绝。
  丛良弼热心公益慈善事业。1924年在家乡蓬莱出资兴办良弼小学,师资、设备均属上乘;常为各地赈灾捐款,曾先后三次获国家、省级赠匾褒扬。其他如开办平民小学、设粥厂、施棉衣等项,赈施从不吝财。
  丛良弼是青岛国际红卐字会创始人之一,长期担任会长,在任期间,出资兴建了红卐字会大楼。1942年日军制造“马石山惨案”后,丛良弼出资活动,率红卐字会同仁营救出抗日军民千余名。
  丛良弼很重乡谊,在济南曾办“同乡会”,接济乡亲。凡蓬莱人去济南,无食宿者安排食宿,无职业者介绍职业,扶困济厄,乡人受益者甚多。
  1945年,丛良弼因病医治无效,在青岛逝世,终年77岁。
  盛易三盛易三(1910~1945),原名盛云中,嘉祥县盛家庄村人。
  盛易三自幼家贫,8岁领着弟弟沿街乞讨,10岁为地主放牛,13岁随父母逃荒到泰安楼德煤矿谋生。父子同做矿工,常遭监工毒打。为不受欺侮,他练就一身武功。一天,监工又毒打工友,盛易三一气之下,将监工打倒在地,因此被解雇。不久,盛易三前往龙口码头当装卸工。他联合工友,同资本家斗争,成为当地的风云人物。1938年2月,于黄县参加区中队,投身于抗日武装斗争。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历任黄县二行署警卫连连长、北海独立团二营副营长等职。1941年,正当日、伪、顽相互勾结,抗日斗争异常艰苦,蓬莱县划分为蓬莱、蓬东两个县之际,盛易三受命担任蓬东县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由县长兼任)。蓬东县大队刚刚组建,约80人,干部不健全,战斗力不强。盛易三将原三个连整编为一个连,边战斗,边训练,部队战斗力迅速提高。五甲战斗首战告捷,士气大振。此后历战皆捷,有力地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942年5月,蓬东县并入蓬莱县,成立蓬莱独立营,盛易三任营长。独立营转战于蓬莱各地,经数十战,所向披靡,敌人闻风丧胆。1944年9月16日白母庙一战,毙、伤、俘伪军副大队长以下230人,缴获轻机枪9挺,步枪、手枪179支,掷弹筒4个,创地方武装模范战例,受到北海军分区通令嘉奖。
  1945年春,蓬莱境内残敌全被围困于县城。5月2日,敌人出城偷袭城南庙山阵地。庙山阵地失守。盛易三闻讯,立即率三连直奔庙山,将敌人击溃,夺回阵地。正在这时,伪军大队长郝铭传派出三个伪军中队增援。盛易三指挥三连战士与敌展开肉搏战,因敌我众寡悬殊,三连伤亡很大。盛易三亲率数名警卫员掩护部队撤退,不幸腹部中弹。战士将他抬回营部驻地雨山刘家村,抢救无效,于当日下午逝世,时年35岁。
  1945年10月10日,蓬莱县党政军民3000多人于蓬莱阁前集会,安葬盛易三等革命烈士遗骨,立“志为人民”纪念碑(后移葬蓬莱县革命烈士陵园,碑留原处);同时,为纪念盛易三烈士,将城厢区命名为“易三区”。1953年将县城一所小学命名为“易三小学”,以志永念。
  赵保原赵保原(1904~1946),字玉泉,后改玉全,蓬莱县大赵家村人。
  赵保原少时就读于本村私塾和省立八中。17岁去沈阳学徒。1923年春,参加奉系军阀张作霖部举办的军官讲习所,毕业后任通讯助理、排长、连长,后任第八军营长,进驻青岛,曾参加直奉战争和抗拒北伐军的松江战役。1932年伪满洲国建军,赵保原投靠大汉奸李寿山,成为其心腹,多次率部在大孤山、长白山一带攻打东北抗日义勇军,凶残地屠杀抗日人民,被提升为团长。“七·七”事变后,伪满洲国执政当局派遣伪军配合日军作战。赵保原部以“满洲国派遣军李支队(旅)”的番号,于1938年2月抵山东胶县,受日本浪人张宗援直接控制。张宗援自任“山东省自治军”总司令,任命赵保原为旅长。同年11月,赵保原率部反正,在昌邑接受山东省第八专区专员兼保安司令厉文礼收编,改番号为山东省第八区保安第三旅。1939年1月,移驻莱阳城北贾家、许家旺一带;3月,山东省政府委任赵保原为莱阳县长(后加委第十三区专员兼保安司令);4月,与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国民党胶东游击队共同成立鲁东抗日联军指挥部,赵保原任总指挥,曾与日伪军作战;11月上旬,胶东反共顽固派以赵保原为首组织“抗八联军”,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八路军家属。1940年春,国民党苏鲁战区将赵保原部改编为陆军暂编十二师,赵保原任师长;同年夏天,赵保原与青岛日伪军秘密勾结,在青岛、莱阳互设办事处,互通情报,用掠夺来的物资与日军换取枪支弹药。
  1942年,赵保原部三次配合日伪军大举进犯胶东抗日根据地,推行保甲制度,策划组织“抗八小组”,抓壮丁,强征民工,修筑据点,到处烧、杀、抢、掠。抗日家属和进步人士遭杀戮、活埋者甚众,百姓家破人亡,成群结队逃往抗日根据地。1945年2月,胶东抗日军民发起“讨赵战役”,一举攻克赵保原老巢万第及其在莱阳境内全部据点。赵保原率残部逃往即墨。
   日军投降后,赵保原重新打出暂编十二师的旗号,招降纳叛,兵力近2000人,进驻胶(县)高(密)即(墨)一带,司令部驻胶县县城。1946年5月10日,胶东军调部二十一小组高密小组举行会谈,赵保原以国民党代表身份参加。共产党代表辛冠吾中校拒绝与其握手,并严辞质问美方代表摩尔:“这个汉奸、民族的败类有何资格参加会谈?”摩尔怕和谈破裂,不得不将赵保原“逐”出会场。5月20日辛冠吾返部述职,途经赵保原驻地蔡家庄,被其绑架杀害。同年6月8日,胶东军区主力部队攻克胶县县城,赵保原逃至奎光门时,被胶东军区十三团四连击毙。
   夏侯苏民 夏侯苏民(1919~1946),原名张培礼,蓬莱县夏侯村(原名兴村)人。胶东战斗英雄。
   夏侯苏民出生于农民家庭。少时就读于本村小学,15岁考入省立八中。就学期间,阅读大量进步书刊,接受进步思想,先后参加反对国民党警察枪杀女学生徐明娥的示威游行和驱逐学校训育主任等进步活动。“七·七”事变后,他与同学共同组织抗日救亡服务团,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8年2月参加蓬莱县抗日武装起义部队“三军二路”;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历任中队长、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军分区参谋处长、参谋长、团长等职,在蓝村、莱阳、塔耳埠、胶县、高密、即墨诸战役中,表现了他卓越的指挥才能,多次荣立战功,受到过6次嘉奖。战斗间隙,他刻苦学习军事理论,总结战斗经验,著有《对顽村落作战的几点初步经验》、《攻城战斗的几点经验》、《兵团作战指挥上的几点经验》、《平原地隐蔽游击战》、《白天攻坚战的几点经验》等军事理论文章。
   夏侯苏民英勇善战,有“智勇双全的虎将”之称。1939年5月,夏侯苏民任连长,率领全连战士在蓬莱县二甲村与高炳旺部展开激战。他赤足光背,骑在屋脊上指挥战斗,把敌人打得溃不成军。1945年9月9日,已担任五师十三团团长的夏侯苏民率部攻打平度城西门。平度城驻有日军一个中队和伪绥靖第八集团军王铁相部,城防工事坚固,城墙上筑有碉堡30余座。夏侯苏民亲自带领尖刀连炸开城门,首先攻入城里,接着他率二营向司令部发起强攻,活捉敌中将司令王铁相。1946年6月,夏侯苏民率十三团投入胶(县)、高(密)、即(墨)战役。战前,他带领营连干部行军百里前往胶、高、即城外侦察敌情;回营后,发动大家出谋划策,制定作战方案,指挥战士反复进行摹拟作战演习。6月8日,攻打胶县县城,夏侯苏民率部很快扫清敌外围阵地;次日凌晨4时攻进城里,将国民党陆军暂编十二师师长赵保原击毙。6月12日下午6时半,夏侯苏民率部攻打高密城。夏侯苏民冒着弹雨到前沿阵地察看地形,组织突击队,亲自指挥攻坚。9时30分发起攻击,9时40分攻破南门,突进城里,激战至中午,全歼守敌。即墨城久攻不克,许世友司令急命夏侯苏民率十三团投入战斗。即墨城守敌得知十三团参战,16日下午弃城逃窜。历时8天的胶高即战役,十三团在夏侯苏民指挥下连战皆捷。同年10月9日,再次攻打高密城,十三团担任主攻,夏侯苏民亲临前沿阵地指挥,不幸头部中弹牺牲,年仅27岁。
   夏侯苏民参军9年,经常战斗在家乡周围,屡过家门而不入。1939年,其父被日伪军抓去,打得遍体鳞伤,从此卧床不起。上级批准夏侯苏民回家探望,他只捎回书信一封,信中写道:“爹爹,儿战斗频繁,不能回家看你。你受的折磨,儿全知道。爹爹,好好养病吧,等杀净了鬼子,儿再回家好好侍候爹妈。”1945年,他结婚,婚假7天,只住一天,即告别爱妻回到连队。当年秋,他痔疮发作,无暇治疗,部队首长安排其妻到部队照顾,刚到半天,他即动员妻子离开部队。
  夏侯苏民牺牲后,胶东军区追授他“胶东战斗英雄”称号,蓬莱县政府将他出生地兴村改名为“夏侯村”。
  杨振声杨振声(1890~1956),字今甫,亦作金甫,笔名希声,蓬莱县水城村人。现代著名教育家、作家。
  杨振声少时在家乡读书,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1918年与进步同学组织新潮社,创办《新潮》杂志,任编辑部书记。1919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专攻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获博士学位。1924年回到祖国,投身于教育事业,历任武昌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清华大学教务长、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教授。1930年任青岛大学校长,任职期间,民主办学,广罗人才,结合中国的历史传统和实际情况,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一时间学者名流云集,人才济济,灿若群星,迎来青岛大学第一个黄金时代。他不辞劳苦,亲自开设“小说作法”课。1933年,杨振声受教育部委托,主编《高小实验国语教科书》和《中学国文教科书》;同时与沈从文合作编辑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1938年任西南联合大学常务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中文系教授,后任西南联大叙永分校主任、中文系教授。1946年负责北京大学北迁筹备工作,并任教。同年与沈从文、冯至合作编辑《现代文录》,主编《经世日报·文艺周刊》。新中国成立后,杨振声仍于北京大学任教,兼任北京市文联创作部部长。1952年调任长春东北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中国文学史教研室主任,当选为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长春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长春分社委员。1956年,病逝于北京,终年66岁。临终,唯一的遗嘱是将其全部藏书(2379册)捐给长春东北人民大学图书馆。
  杨振声思想开明,热爱祖国,同情革命,始终保持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与许德珩等同学积极参加“五·四”爱国运动,被捕入狱一周。“九·一八”事变,捐款数百元,支持学生南下请愿。担任青岛大学校长时,为维护教育独立,抵制国民党和军阀干预,于1932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1934年,杨振声受国民党委托,担任在英国举行的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主持人,当得知古物展出后将用来换取军火时,便立即辞去主持人职务。建国前夕,国民政府为其送去到台湾的飞机票,他毫不动摇,坚守岗位。
  杨振声不仅致力于教育事业,还创作了大量联系现实斗争的文学著述,有中、短篇小说20余部(篇)和散文、杂文、诗歌等50余篇(首)存世,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五·四”新文学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战斗传统,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鲁迅称他是一位“极要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家”,将他的作品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流派“新潮派”小说代表作选入《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195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其小说集《玉君》,收入小说12篇。198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杨振声选集》,收入他的各类文学作品56篇。
  于学忠于学忠(1890~1964),字孝侯,蓬莱县于家庄村人。国民党爱国将领。
  于学忠少时就读于黄县崇实中学,后随父亲在军营中生活(其父为毅军宋庆部下)。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考入通州速成随营学堂步兵科;宣统三年(1911)以第一名成绩毕业,入毅军任排长、连长等职。1914年任热河镇守使公署中校副官长。1917年任北洋陆军第十八混成旅炮兵营营长。1921年秋川鄂战起,川军大举进攻湖北,驻湖北的第十八旅参战失利。适两湖巡阅使吴佩孚亲临督战,于学忠往见吴佩孚,面陈战策,被采纳,经5昼夜激战,获全胜,得吴佩孚赏识,升任团长,旋升任十八混成旅旅长。1925年10月任第二十六师师长。1926年任长江上游警备副司令;同年冬任第九军军长兼荆襄警备总司令。1926年吴佩孚兵败。于学忠于翌年6月离开军队,返回故里。不久,投张作霖部,任镇威军第四方面军团第二十军军长,后晋升为陆军中将。1928年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公署军事参议官、临绥驻军司令。1930年受命率第一军由沈阳出发,进驻北平,任平津卫戍司令。1931年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1932年8月任河北省主席兼北平军分会委员。1933年4月任华北军第一军团总指挥兼陆军第五十一军军长,6月兼任天津市市长,所行皆与日本侵略军针锋相对。日军以于学忠为其侵略华北的障碍,多方利诱、威胁,甚至使出暗杀手段,于学忠皆不为所动。1935年4月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6月调任川陕甘边区“剿匪”总司令;11月,任甘肃省主席,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冬,任西北“剿匪”第二路军总司令。
  1936年“西安事变”前夕,于学忠由兰州抵西安参加张学良主持的高级将领会议,在会上表示支持“兵谏”,并在“八项抗日主张”上签名,积极配合张学良的行动。“西安事变”后,奉张学良手谕,全权负责东北军。1937年1月,与杨虎城联合通电质问南京政府:“调兵西进是何居心?”并先后到杭州、奉化、南京、上海等地积极活动,要求释放张学良,因此获罪,被撤职留任;4月,五十一军调往蚌埠、淮阴、宿县,于学忠任江苏省绥靖公署主任;8月,五十一军调往山东,负责海防守备,于学忠任第三集团军副司令。1938年1月任总司令;3月率部参加淮河战役、台儿庄战役及武汉保卫战,屡立战功,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同年改任第五集团军总司令。1939年1月任苏鲁战区总司令,指挥五十一、五十七军从大别山鄂豫皖地区越陇海、津浦路向敌后鲁南进发,于山东、江苏两省交界处与八路军并肩抗日。1941年底任山东省主席。1942年5月兼任鲁南游击总指挥。1944年3月卸苏鲁战区总司令等职,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副院长。1945年5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1947年5月任国民政府军事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1948年4月,选为国民大会主席团成员。1949年初,蒋介石曾胁迫其去台湾,他隐居四川乡间未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学忠以桑榆之年励精竭诚,积极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事业。1952年12月,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委员。1954年8月,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9月任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2月任河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兼河北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1956年被选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三届中央委员。1964年9月22日病逝于北京,终年74岁。
  孙自平孙自平(1910~1968),原名孙凤春,又名孙紫萍,蓬莱县湾子口村人。蓬莱人民抗旧武装起义发起人之一。
  孙自平17岁入烟台正华商业学校读书,后转益文中学,阅读进步书刊,接受革命思想,曾参加过“万县惨案”后的反英运动。后因病辍学回乡。
  1932年在家乡小学任教,积极参加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5年秋经慕湘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与于仲淑等人成立蓬莱县小学教师抗战服务团,担任组织委员。
  1936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任县队部组织委员。1937年“七·七”事变后,积极投身于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的组织发动工作。1938年2月3日举行武装起义,建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三大队,不久改称第三军第二路(简称“三军二路”),孙自平先后任宣传队长、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三大队政委。1938年7月,“三军二路”整编后任一营政委,后任五十五团政治处主任。不久肺病复发,离开部队休养。
   1939年4月,中共北海地委派孙自平创办理琪小学.,收纳抗日军、工、烈属子弟入学。他带病认真筹办,学校建成后任校长。1940年孙自平当选为蓬莱县参议会参议长。1 942年2月当选为北海专区参议会副参议长。1942年5月,牙山抗日根据地创办北海中学,他被任命为校长,直至抗日战争胜利。
   1945年9月,孙自平调任蓬莱县县长,带病深入新解放区,发动群众开展反奸反霸斗争,建立健全区、村政权,既广泛发动和真心依靠基本群众,又注意团结各阶层开明人士,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和支持。1946年7月,他病情加重,中共北海地委令其去大连治疗,他才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
   1950年,孙自平受命担任山东水产养殖场场长,提出海带筏式人工养殖法,亲自指导试验,获得成功,为开创我国海带筏式人工养殖做出了重要贡献。1954年1月,孙自平兼任青岛市科协副秘书长;12月调任山东省水产局副局长。1957年2月,调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和党委书记。他尊重科学,尊重爱护科技人才,曾冒着危险保护了一批专家学者。接到编写《海带养殖学》一书的任务后,让专家、学者集中食宿,规定“任何人不准打扰”,3个月便完成了我国第一部海带养殖专著。他十分重视人才培养,亲自确定重点培养对象,制定培养计划,请老专家带徒弟,开办进修班,派员到大学进修,培养出一批作风正派、工作勤恳、不计私利、忘我工作的科技干部。
   “文化大革命”中,孙自平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和人身摧残,1968年7月22日含冤去世,终年58岁。
   杨朔 杨朔(1910~1968),原名杨毓〓,字莹叔,蓬莱县城里人。当代著名作家。
   杨朔的父亲杨清泉是清末秀才。杨朔幼承家教,7岁入小学读书,四五年级时已写得一手好文章,倍受师生赞赏。1927年去哈尔滨,在太古洋行作练习生、办事员,业余攻读英语,并受业于李仲都门下,研习中国古典诗文,曾在《国际协报》、《五日画报》发表旧体诗。他清高狂放,纵情诗酒,常与三位好友聚而豪饮,赋诗抒怀,号称“四酒徒”。“九·一八”事变的炮声惊醒了他的诗人梦,“时常睡到半夜,忽然惊醒,耳边上轰隆轰隆响着敌人的过路坦克”,就象“从胸口碾过”,“心都碾碎了”。于苦闷中,他贪婪地阅读《铁流》、《毁灭》等书籍,接触中共地下党员金伯阳,“春风”“透进精神里了”。他针对日军建立伪满洲国,侵略、分裂中国的阴谋,有计划地选译美国作家赛珍珠描写中国的小说《大地》部分章节,登载于《大同日报》副刊,不久,被日军新闻检查机关勒令停载。1937年初,他被迫离开哈尔滨赴上海太古洋行工作,其间集资筹办北雁出版社,出版郭沫若的《北伐》等进步书籍。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毅然辞去太古洋行工作,投身于抗日救亡宣传。同年9月去武汉,与友人合资筹办文艺刊物《自由中国》和《光明周刊·战时号外》副刊,“不为盈利,而为唤起民众”。同年末,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介绍赴延安。1938年春,奔赴山西抗战前线。临汾失陷前辗转到广州。1939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组织的作家战地访问团,奔赴华北各抗日根据地,随八路军转战南北,写下许多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生活的优秀作品,中篇小说《帕米尔高原的流脉》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1942年春,杨朔奉命回延安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他从冀西出发,7月方至延安,会已开过,遂到延安文艺界协会,继续从事创作,后进中央党校学习。先后发表《月黑夜》、《大旗》、《霜天》、《麦子黄时》等短篇小说。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冬,到宣化龙烟铁矿体验生活,创作了反映矿工斗争与生活的中篇小说《红石山》。
  1946年秋,杨朔以新华社随军记者身份随晋察冀野战军转战于华北各地,参加清风店、石家庄和平津战役,于戎马倥偬中写下大量通讯报道和短篇小说,创作了反映华北解放战争的中篇小说《北线》。
  建国初,杨朔调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文艺部长,先后到东北和华南采访,创作反映解放军战士、铁路工人抢修铁路事迹的中篇小说《北黑线》和《锦绣山河》。1950年12月,以《人民日报》特约记者身份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写出大量战地报道,创作了反映抗美援朝生活的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荣获朝鲜人民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颁发的二级国旗勋章。1954年调中国作家协会,先后任外国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到大西北及东南沿海等地采访,发表《西北旅途散记》、《石油城》等散文、通讯。1956年后,先后任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秘书长、亚非团结委员会副主席、亚非人民理事会秘书处中国书记、亚非作家常设局联络委员、秘书长等职,当选为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在外事工作异常繁忙的情况下,创作大量反映亚非国家风貌和人民争取独立、自由、解放的优秀散文作品,结集为《亚洲日出》、《东风第一枝》、《生命泉》等。
  1959年杨朔于百忙中抽暇回故乡访问,应邀作了讲学报告,写下描写家乡胜景的《蓬莱仙境》、《海市》等散文,字里行间洋溢着他对故乡山水、故乡人民的眷恋、热爱之情。
  “文化大革命”中,杨朔遭到残酷折磨,于1968年8月3日含冤去世,终年58岁。杨朔一生创作成就巨大,其散文最为突出。他的散文,充满革命激情,结构严谨,语言精练、含蓄,极富诗意,为建国后人们公认的第一流散文作品。1978年,人民出版社出版《杨朔散文选》,再版《三千里江山》;翌年出版《杨朔短篇小说集》。
  孙丹林孙丹林(1886~1971),字汉尘,蓬莱县城里人。
  光绪三十年(1904),孙丹林考入山东大学。光绪三十一年(1905)由同盟会山东支部负责人徐镜心介绍加入同盟会。此后,他以蓬莱城里华提士药房为活动中心和联络点,传播革命思想,先后发展同盟会员20余人。宣统三年(1911),孙丹林遵照同盟会山东支部指示,组织蓬莱同盟会员进行攻打登州的内应准备工作。1912年1月11日,他亲赴大连,带领革命军乘船渡过渤海海峡,于15日凌晨在蓬莱水城登陆,在蓬莱同盟会员的配合下,一举攻占蓬莱城,成立登州军政府,孙丹林任军政府总秘书长兼军事参谋。登州军政府被袁世凯解散后,孙丹林调任高苑知县。
  1919年,孙丹林前往湖南充吴佩孚戎幕,力促吴佩孚支持五四学生运动,为吴佩孚起草电文,通电全国。1921年秋,开始与中共党员李大钊交往,筹商推翻徐世昌之伪国会。1922年,孙丹林任北洋政府内务次长、内务总长。同年10月,黎元洪突然召开临时紧急国务会议,拟逮捕中共党员40余名,黎展示名单,李大钊名列首位。众阁员皆不言语。黎元洪问孙丹林有何意见。孙丹林不赞同。黎说:“维持治安秩序权归内务部,何以对此有异议?”孙答:“思想自由、信仰自由乃人民之特权、各国之通例,研究共产主义即刷新政治之贪污黑暗,实现人民生活自由,他们研究改良进步等,于国于民皆有裨益,何必取缔?”黎说:“若有扰乱秩序,谁负其责?”孙回答:“我以身家性命负完全责任。”黎元洪当即批以“缓办”二字。散会后,孙丹林立即密告李大钊,建议“暂缓活动”并嘱同志暂避。
  1923年,孙丹林因母丧脱离政界,后任上海市中国兴业银行总经理。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人邀孙丹林任伪职,孙托辞推却。1943年冬去重庆,蒋介石委以国民政府顾问之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孙丹林被聘为中央文史馆高级馆员。1971年病逝,终年85岁。
  周荣鑫周荣鑫(1917~1976),原名周文华,蓬莱县城里西关村人。
  周荣鑫少年时期在家乡读小学、初中,后入蓬莱乡村简师班学习。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与组织失去联系。1937年1月去延安,参加“抗大”二期学习班学习;5月,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结业后入中央党校学习,留校任教务处干事、班主任等职。1943年后,历任中共行唐县委组织部长、中共晋察冀分局党校组教科长、中共张家口平绥铁路局书记、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党校教务主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副秘书长、中共华北局副秘书长等职。建国后,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副秘书长、建筑工程部副部长、中共浙江省委常委、中共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国务院副秘书长、秘书长和中共中国科学院核心领导小组副组长等职。
  1975年,在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猖獗之时,周荣鑫受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委托就任国家教育部部长。上任后,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干扰、破坏进行坚决斗争。他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的教育思想,进行工作总结,分清是非。他深入群众,召开各类座谈会,调查研究教育战线存在的问题。他提出,必须“查干扰,找原因,挖根子”。他主持教育部,会同各级党委狠抓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开展基础理论教学和研究,起草《教育工作汇报提纲》,着手全面整顿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破坏了的全国教育事业。周荣鑫的做法,刺痛了江青反革命集团,1975年11月他们发表题为《教育革命的方向不容篡改》的文章,给周荣鑫扣上“制造和散布政治谣言,反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攻击和分裂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等罪名,对周荣鑫进行有计划、有预谋、有组织的陷害;在教育部成立所谓“临时领导小组”,剥夺周荣鑫一切职权,对周荣鑫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周荣鑫据理力争,进行坚决斗争。1976年4月13日,周荣鑫被迫害致死,终年59岁。
  1977年中共中央为周荣鑫平反昭雪,8月28日在北京召开追悼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李先念、王震、谷牧等参加追悼会,国务院副总理王震主持追悼会,国务院副总理谷牧致悼词。
  王朗王朗(1908~1980),原名王世松,蓬莱县高里夼村人。抗日战争时期优秀的抗日战士,传奇式人物。
  王朗1938年秋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蓬黄战区指挥部二总队中队长、蓬莱县直属游击队队长、北海区第二武工队队长、蓬莱特务队队长等职。在八年抗日战争中,他在蓬黄两县与日伪军浴血奋战,身经120多次战斗,多次负伤,屡建奇功。他胆识过人,机智勇敢,常常以少胜多,出奇制胜,单枪匹马深入敌窟捉“舌头”;他常穿便衣,外罩底下腰扎皮带,枪总是上顶门火插在腰间,遇事一摸肚皮,枪便亮了出来。他亲手毙、伤、俘敌80多人。敌人畏之如虎,常赌咒说:“谁若骗人,叫他出门遇上王狼(朗)。” 一天,王朗赶黄城集,发现从据点里走出一个伪军官,身佩一支20响驳壳枪。王朗灵机一动,找到一个空酒瓶灌满水尾随其后,当那军官走到鱼市,弯腰拿鱼时,王朗举起酒瓶朝他脑后重重一击,伪军官当即裁倒在地。王朗迅速扭下枪枝、子弹,朝天打两枪,集乱了,王朗乘机走脱。
  1942年6月7日,黄县社会部部长王兴一在北马酒馆被捕,叛变投敌,带领敌人疯狂搜捕、杀害革命干部和抗日积极分子。一天,驻龙口日伪军由叛徒王兴一引导,逮捕了中共黄县县委组织部部长王文玉的哥哥,以诱胁王文玉投降。县委决定将计就计,消灭叛徒王兴一,遂同意与其接头。7月31日晚,王朗、李虎二人在王兴一接头必经之路的高粱地里预先埋伏。第二天,日本少佐三条、朝鲜金翻译、叛徒王兴一押挟王文玉的哥哥远远而来,后面500米处有20多名伪军做后卫。王兴一等进入埋伏圈后,王朗、李虎闪电般冲出高粱地,王兴一掏枪欲打,却被王朗一脚踢倒,夺下匣子枪,甩手一枪,击伤三条。伪军不知虚实,立刻大乱,拼命逃跑。王朗、李虎活捉叛徒王兴一。
  一天,王朗一个人赶路,途中到高粱地解手,不巧被一队日伪军发现,将高粱地团团围住。王朗沉住气,想瞅准机会冲出去。正在这时,听到他们传令:“不准开枪,捉活的!”王朗想:你想捉活的,我就可以放开胆子往外冲了。他脱光衣服,浑身上下一丝不挂猛冲出去。敌人不明底细,全惊呆了,个个都怕作王朗的枪下鬼,闪开一条路,王朗顺顺当当脱险。
  1944年王朗奉命率游击小组奇袭上寺夼据点,因汉奸告密,被120多名伪军包围。王朗当机立断,迅速指挥游击小组突出重围。敌人穷追不舍,王朗独自一人手执双枪断后,与伪军反复周旋,击毙伪军官兵十余名,击伤8名,他也身负3处枪伤。伪军见王朗如此勇猛,未敢继续追击。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王朗仍然活动于蓬黄两县,阻击、扰袭敌人。
  1949年1月,王朗复员后移居于家庄乡张梁庄村,任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成绩优异,多次被选为中共蓬莱县党员代表大会代表、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0年2月29日病逝,终年72岁。
  李华田李华田(1912~1980),蓬莱县团结村人。全国劳动模范。
  李华田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读过两年小学。194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村指导员、农业社社长、生产大队大队长、党总支副书记、书记等职。1957年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出席全国首届劳动模范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接见;多次出席华东区、山东省、烟台地区劳模大会;当选为蓬莱县第四、五、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李华田1945年任村指导员,积极带领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运动。1947年带领民夫支援解放莱阳战役。1948年回村,领导群众开展大生产运动。建国后,李华田带领群众坚定不移地走互助合作道路。1951年他率先组织互助组;1953年带头办起团结农业生产合作社,被推举为社长。他带领群众整地改土,兴修水利,把全村9160余亩山〓薄地中的2000余亩整成高标准水平梯田,农作物产量逐年增长。在花生生产中,他带领群众率先采用换茬轮作、冬季深翻、压沙换土、增施肥料、选用良种和起垄栽培等新技术,1957年创造了3035亩花生平均亩产240.5公斤的大面积花生丰产纪录和4.17亩花生丰产试验田平均亩产507.5公斤的高产纪录。
  为进一步提高农作物产量,1958年开始,李华田带领群众先后修建4座水库,总蓄水量达到80多万立方米,可浇地2000多亩,其中500多亩粮田旱涝保收。到70年代初期,团结大队粮食平均亩产由建国初期的150多公斤增至500多公斤,花生平均亩产由100公斤左右增至250多公斤。粮食和食油不仅自给,每年都超额完成国家征购任务。
  李华田任职期间,清正廉洁,从不以权谋私。他的子女都在农村务农,每次招工,他都叫别人的子女去。“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受到很大冲击,但毫无怨言,一直为党工作到生命最后一息。1980年病逝,终年68岁。
  于眉于眉(1914~1980),原名于经海,蓬莱县安香于家村人。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主要领导人,中共蓬莱县委第一任书记。
  于眉少年时期就读于北京弘达中学,受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影响,开始阅读《国家与革命》、《共产党宣言》。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始从事革命活动。后入北京大学教育系学习,积极从事共青团组织的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他组织同学参加平津学生爱国抗日运动,支持马占山抗日,声援十九路军淞沪抗日。1933年加入左翼作家联盟、反帝大同盟。1935年冬,参加“一二·九”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并参与组织领导工作。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北京大学总支委员兼东斋支部书记,领导学生到北平郊区宣传抗日救国思想;担任“北大”夜校主任,吸收失学青年和失业工人参加学习,发动他们参加抗日救亡运动;通过其二哥,在家乡建立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蓬莱县队部。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于眉受中共中央北方局委派,于8月回到家乡,在中共山东省委和胶东特委领导下,恢复一批中共党员的组织关系,发展一批新党员,建立中共蓬莱县支部并任书记;以蓬莱“民先”组织为骨干,建立公开的抗日救亡团体——蓬莱县抗战服务团。11月,成立第一届中共蓬莱县委,担任第一任县委书记。1938年2月3日,成功地发动和领导了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创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三大队(后改为第三军第二路,简称“三军二路”),于眉任政治特派员。“三军二路”很快发展到11个大队,2500多人,并创建艾崮山区抗日根据地;3月,“三军二路”攻克蓬莱县城,摧垮伪蓬莱县临时政府,建立蓬莱县抗日民主政府;9月,“三军二路”与其他部队合并,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于眉担任支队政治部主任。1939年9月,于眉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到延安后,任徐向前、张经武的秘书,入马列学院、中央党校学习,参加延安整风。194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
  “七大”闭幕后,于眉回到山东,任华东军区政治部秘书主任,开始从事部队的后勤补给和运输等工作。1946年任华东军区兵站部政委,参加各地的军区兵站组织工作,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支援前线。1948年,于眉转业到地方,先后任华东运输公司副经理、山东公路运输总局局长。他创办华东交通专科学校,自兼校长,培养出一大批交通运输骨干。他全力组织运输力量支援淮海战役,得到上级领导赞扬。1949年春,于眉调任华东野战军南下二大队大队长,带领干部南下,参加接管上海工作。后任华东军区运输司令部党委常委、上海军管会财经接管委员会委员兼军管会航务处处长、上海招商局军代表、华东航务局局长、华东交通部副部长等职,带领干部,依靠群众,自上而下各按系统地接管了招商局等十多个企业;用接管的江海运输船舶,迅速恢复了长江中下游运输和长江口以北到渤海湾的沿海运输;组织武装护航,打通闽浙沿海浅海小轮运输。
  1950年秋,于眉调任中央交通部航务总局副局长。此后,历任海运总局副局长、代局长、局长、海河总局局长。1956年任交通部部长助理。1958年任交通部副部长,分工主管江海运输和基本建设业务。50年代,他狠抓海港整顿,把分散流动的码头临时工改为固定工,建立按劳分配的工资制度,改进装卸工具,推广应用装卸机械;组织中国与波兰的中外合营海运公司,冲破了美蒋在公海上对中国的禁运。1958~196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和支持下,他积极参与领导和组建自营远洋船队;组织干部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国内海港的深水码头建设。“文化大革命”期间,于眉受到冲击,但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关怀下,他忍辱负重,坚守岗位,积极工作,依靠船员和装卸工人,保证重点物资运输。他大力推进远洋运输公司业务,至1980年,全国拥有远洋船舶527艘963万载重吨,结束了向国外租船的局面;他积极参与建港指挥部工作,狠抓沿海港口深水泊位建设。1973~1980年建成深水泊位50个,其中有首次兴建的5万吨和10万吨级深水油轮泊位。1980年8月,于眉调任国家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时已重病在身,但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关心海港深水泊位的建设。
  1980年9月2日,于眉病逝,终年66岁。
  李慕李慕(1914~1984),原名李隆兴,曾用名李铁民,蓬莱县诸谷大李家村人。
  李慕少年时期就读于营口师范学校。1932年回乡教学,经常阅读进步书刊,受到进步思想熏陶。1934年参加中共党员慕湘组织的尘烟文艺社,为《蓬莱日报》副刊《尘烟周刊》撰稿,宣传进步思想。1937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和抗日救亡团体蓬莱县抗战服务团。1938年7月,参加中共蓬莱县委举办的国防教育训练班学习;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国防训练班结业后,任蓬莱县九区区公所指导员,发动群众组建抗日自卫团和工、农、青、妇抗日救亡团体;筹集资金,支援抗日前线。此后,历任县政府代理秘书、视导主任、蓬莱县第二行署主任、蓬莱县政府秘书兼民政科长、蓬莱县县长兼县大队大队长等职。1941年9月,赴鲁南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2年3月后,历任北海减租减息工作队分队长、北海专署副专员兼蓬莱县县长、蓬莱县县长、烟台市政府秘书长、胶东行署财政处处长等职。任职期间,积极发展、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根据地,他组织群众,发展抗日武装及自卫团组织,开展减租减息,大力发展生产,筹款筹粮,发动群众参军参战;在敌占区,建立秘密抗日组织和灰色政权(两面政权),发动群众抗粮、抗捐、抗征夫。他组织和发动群众,深入开展反“扫荡”、反“封锁”、反“蚕食”斗争,经常带领小分队冒着生命危险,风餐露宿,昼伏夜出,伺机打击敌人,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1949年6月,李慕调青岛工作,先后任青岛市军管会财粮部部长、财政局局长、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副市长、市长等职。他坚决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积极参加没收官僚资本企业、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工作,开展“三反”、“五反”等工作,为稳定青岛物价,发展生产,迅速恢复青岛国民经济做出了积极努力。1956年6月任青岛市市长后,带领青岛市干部、群众,投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工作中。1963年,因滕景禄案件蒙受冤屈,调任山东省财贸办公室副主任,但他仍忠诚革命事业,工作认真,勤奋努力。“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抵制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干扰破坏,坚守财经岗位,努力使全省财政工作能够保障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
  1979年,李慕当选为山东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83年任中共山东省顾问委员会委员。他虽已年过花甲,疾病缠身,仍坚持工作,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直至病倒入院。
  1984年1月7日病逝,终年70岁。
  于仲淑于仲淑(1903~1987),蓬莱县安香于家村人。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发起人之一,蓬莱县人民政府第一任县长。
  于仲淑青年时期在北京求学,接受革命思想熏陶,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步学生运动。1926年前后回到家乡任小学教师,当时大革命风暴席卷中国大地,他十分关心国家大事,经常向学生介绍北伐战争形势,讲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鼓励学生以天下为己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九·一八”事变后,他怀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忱,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不久,被推举为蓬莱县教育会和蓬莱县抗日救国会会长,发动群众查封日货,排演宣传节目,揭露日本侵略军的罪行,组织出版《钟声旬刊》,宣传抗日救国道理。1934年,于仲淑应邀担任马格庄私立尊三小学校长,以尊三小学为基地,大力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5年10月,他联络就近几所学校的教师,成立蓬莱县小学教师抗战服务团,下设宣传队、歌咏队、救护队,带领教师、学生到全县各地演出以宣传抗日救国为内容的话剧,教唱抗战歌曲,讲解战地救护知识。1936年夏,于仲淑经于眉介绍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并积极发展“民先”队员;9月,主持成立“民先”蓬莱县队部,被推举为大队长;12月,代表蓬莱“民先”组织出席在北平召开的全国“民先”总队部成立大会。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于仲淑全身心投入如火如荼的抗日救国斗争。1937年9月,于仲淑在中共蓬莱县支部指导下,主持成立蓬莱县抗战服务团,被推举为团长,在中共蓬莱县支部领导下,积极进行抗日武装起义的组织发动工作。他深入群众,大力发展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加入抗战服务团;发动抗战服务团成员打制大刀、长矛,搜集枪支弹药,开展军事训练,传授游击战术;利用自己在蓬莱的威望,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团结和争取一批地方开明士绅和国民党地方武装,为抗日武装起义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参与组织和领导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1938年2月,正式创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三大队(后改为第三军第二路,简称“三军二路”),于仲淑先后任大队长、副指挥。1938年3月,于仲淑指挥起义部队两次攻打蓬莱城,摧毁伪蓬莱县临时政府;3月26日,成立蓬莱县抗日民主政府,被推选为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他主持制定了“发动武装,保卫家乡,努力生产,保障供给”的政府工作方针,克服重重困难,巩固蓬莱抗日根据地,保证了人民抗日武装的不断发展壮大。同年9月,于仲淑加入中国共产党,调任北海专员公署保安副司令。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胶东行政公署财政处副处长、北海区工商管理局局长、烟台市工商管理局局长、胶东军区交通部部长、胶东区行政专员公署交通局局长等职。他大力筹集财力物力,支援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于仲淑不计较个人得失,服从党的安排,历任青岛市文工团团长、青岛市文联戏曲改进会主任、青岛水产实验所所长、青岛市保险公司经理、青岛市政协常务委员等职,任职期间,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坚持原则,作风正派,努力工作,深得人心。1987年1月11日,病逝于青岛市,终年84岁。
  慕湘慕湘(1916~1988),原名慕显松,又名慕松君、渤霖、白琳、白松;蓬莱县城里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慕湘1930年考入莱阳乡师,“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救亡运动。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指定为校党组织负责人。1933年上半年,因积极开展党的地下活动,被学校开除。下半年入济南正谊中学读书,后校方知其为中共党员,年底又被开除。回到蓬莱后,慕湘团结一批进步青年,组织尘烟文艺社,为当时的《蓬莱日报》副刊《尘烟周刊》撰稿,宣传进步思想。不久,又以教学为掩护,积极开展党的工作。1935年胶东“一一·四”暴动失败,慕湘被迫出走天津。在津期间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举办“义教团”,秘密组织农民救国会,后调太原牺盟会。1937年7月任山西太原县牺盟会特派员。太原失守后,他组织起一支游击队,任战地动员总会太原支队政治主任。后任山西新军临时指挥部36团营政治委员,率部艰苦奋战,努力提高部队的军政素质,大力发展地方武装,扩大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40年赴延安军政学院学习,1942年结业回到晋西北,入晋绥党校参加整风。因其地下工作一段历史无人证明,遭康生“抢救运动”迫害,平反后负责党校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慕湘历任绥蒙军区陶(林)集(宁)支队政治委员、骑兵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44团政治处主任、65团政治委员、绥远军区第33师政治部副主任、107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代理政治委员等职。其间,他严格要求部队,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尤其在大青山改造起义部队过程中,冒着生命危险,粉碎了反动军官的破坏,终于把起义部队改造成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率领这支部队抗美援朝,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1952年归国后,历任北京军区政治部青年部副部长和装甲兵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1964年晋升为少将。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慕湘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1975年冬平反,调八一电影制片厂任政治委员。一年后离职专事写作,先后创作长篇小说《新波旧澜》之一《晋阳秋》、之二《满山红》、之三《汾水寒》、之四《自由花》,共130万字;校点清末民初刘大鹏所著《晋祠志》等共111万字;完成90万字的《华北战史》定稿工作。1988年5月20日病逝,终年72岁。
  慕湘临终前留下遗嘱,将其收藏的数万卷图书(其中有相当数量明版珍本、善本、孤本,均属国家珍宝)全部无偿捐献给家乡人民。中共蓬莱县委、蓬莱县人民政府决定修建慕湘藏书楼,珍藏和利用这批宝贵资料,以慰忠灵。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蓬莱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蓬莱县志》是一部新编地方志书,书中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蓬莱1840—1991年的发展历史。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综述县情大略和境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按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顺序设专志,末设人物和附录。全志共30编,120万字,并配有图片百余幅。政治部类重点记述了蓬莱人民的革命斗争历程,突出了建国后在党派群团和政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光辉业绩。经济和文化部类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流通、城乡建设、文教科卫等各项事业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人物编除为民族英雄戚继光、一代枭雄吴佩孚、当代作家杨朔等著名蓬莱人立传外,还编纂了革命烈士英名录和模范人物名录。志书对驰名中外的蓬莱阁、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和风俗、方言等均设专编记述,并收录了海市蜃楼照片、八仙过海传说等珍贵资料,充分显示了“蓬莱仙境”、“旅游胜地”的地方特色,是中外宾朋了解蓬莱、游览仙境的指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