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学校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370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学校体育
分类号: G807
页数: 2
页码: 624-625
摘要: 学校体育活动逐渐兴起,小学课程中都设有体操课。小学课程中始设体育课,体育课教学内容多根据年级高低安排: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学校体育课增加军事体育内容。学校体育课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4~6年级则进行一些体育项目训练,学校推行广播体操,课间活动主要做广播体操。国家体委颁布《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简称“中学以上学校体育课均以“学校正常的体育活动中断。学校恢复体育课,学校体育全部以此安排教学内容,小学体育有基本动作、基本体操、韵律活动、游戏、唱游、田径、技巧与器械体操、小球类、武术等;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学校体育 蓬莱

内容

清末,学校体育活动逐渐兴起,光绪二十九年(1903),小学课程中都设有体操课。民国初期,根据国民政府教育部规定,县内中学开设体操课,内容以队列、国术为主。1923年,小学课程中始设体育课,每周两节,还有一节课外活动。体育课教学内容多根据年级高低安排:低年级设唱游课,将体育游戏音乐合为一体;中年级开始学习步伐;高年级增加球类活动和跑、跳、投等内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学校体育课增加军事体育内容。
  建国后,学校体育课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根据青少年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按《教学大纲》要求安排。1950年,中小学每周两节体育课,小学1~3年级以唱游为主;4~6年级则进行一些体育项目训练,以田径为主,体操、球类为辅。1952年,学校推行广播体操,课间活动主要做广播体操。1956年,国家体委颁布《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简称“劳卫制”)后,中学以上学校体育课均以“劳卫制”规定的项目为主,课外活动也按“劳卫制”的组别和等级运动员的标准进行锻炼,并把体育成绩列入考试成绩册。各学校纷纷成立田径队、篮球队、排球队、乒乓球队、体操队等,进行专项训练。春季和秋季,各学校均召开体育运动会。1958年,全县“劳卫制”达标率为:一级15%、二级20%、三级50%。1964年,实行体格检查制度,凡身体不合格者不予升学。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正常的体育活动中断。
  1970年,学校恢复体育课,内容以队列、投弹、刺杀、拉练等军事训练项目为主。1975年《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颁布后,学校体育全部以此安排教学内容,小学体育有基本动作、基本体操、韵律活动、游戏、唱游、田径、技巧与器械体操、小球类、武术等;中学体育有田径、基本体操、技巧与器械体操、球类、武术、舞蹈与韵律体操等。1981年国家体委对《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进行修改,县内各学校普遍开展“达标”(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活动;普遍实行每周两课(两节体育课)、两操(早操、课间操)、两活动(两节课外体育活动)制度;每年春秋两季各学校都举办体育运动会。1985年全县有15898名中小学生达到及格以上标准,达标率50%;1987年达到及格以上标准的中小学生为36092人,达标率89.6%。1991年达到及格以上标准的中小学生增加到42552人,达标率92.9%;8处学校达到山东省规定的“奖励”标准,8处学校受到省级表彰。被烟台市政府定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5处:蓬莱一中、易三学校、北沟镇中心小学、于家庄中学、大季家第二中学。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蓬莱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蓬莱县志》是一部新编地方志书,书中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蓬莱1840—1991年的发展历史。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综述县情大略和境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按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顺序设专志,末设人物和附录。全志共30编,120万字,并配有图片百余幅。政治部类重点记述了蓬莱人民的革命斗争历程,突出了建国后在党派群团和政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光辉业绩。经济和文化部类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流通、城乡建设、文教科卫等各项事业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人物编除为民族英雄戚继光、一代枭雄吴佩孚、当代作家杨朔等著名蓬莱人立传外,还编纂了革命烈士英名录和模范人物名录。志书对驰名中外的蓬莱阁、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和风俗、方言等均设专编记述,并收录了海市蜃楼照片、八仙过海传说等珍贵资料,充分显示了“蓬莱仙境”、“旅游胜地”的地方特色,是中外宾朋了解蓬莱、游览仙境的指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