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药品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368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药品生产
分类号: R97
页数: 2
页码: 618-619
摘要: 据1986年普查,境内有植物药材119科548种、动物药材68科97种。其中北沙参、蔓荆子、全虫、枣仁等最为有名。清末和民国时期,县内除金银花等在庭院少量种植外,余者多为野生。1958年引种红花、北沙参。1964年种植蔓荆子、桔梗、半夏、防风、黑丑、土亢、地肤子、丹参、车前子、党参、黄芪、颠茄、茴蒿、怀中夕、丹皮等60多种药材30余亩。1977年种植面积多达4000多亩,创历史最高纪录。县内还先后养殖梅花鹿、蝎子、土元、蚯蚓等,但规模不大。1991年全县种植中药材1560亩,收购中药材30种35万公斤。其中全虫300公斤、土元2万公斤、鸡内金1.5万公斤、黄芪1万公斤。加工各种中药材120种,3万公斤。
关键词: 药品 蓬莱 生产

内容

中药材生产县内药材资源丰富。据1986年普查,境内有植物药材119科548种、动物药材68科97种。其中北沙参、蔓荆子、全虫、枣仁等最为有名。清末和民国时期,县内除金银花等在庭院少量种植外,余者多为野生。建国后,开始人工种植、养殖。1958年引种红花、北沙参。1964年种植蔓荆子、桔梗、半夏、防风、黑丑、土亢、地肤子、丹参、车前子、党参、黄芪、颠茄、茴蒿、怀中夕、丹皮等60多种药材30余亩。1977年种植面积多达4000多亩,创历史最高纪录。县内还先后养殖梅花鹿、蝎子、土元、蚯蚓等,但规模不大。1991年全县种植中药材1560亩,收购中药材30种35万公斤。其中全虫300公斤、土元2万公斤、鸡内金1.5万公斤、黄芪1万公斤。加工各种中药材120种,3万公斤。
  制药清末和民国时期,县内中药店堂、名医大都能炮制少量丹、散、膏、丸等中成药。建国后县内医疗卫生单位常采集中药材加工入药。1970年县药材公司在赤山建制药厂,成批生产羚翘解毒丸、银翘解毒丸、山楂丸等中成药和安乃近、呋喃西林等西药。县医院、各公社卫生院亦先后兴办制药厂。至1980年,除县人民医院、大辛店分院、潮水分院3处制药厂外,余者全部撤销。1984年登州镇长裕村村办蓬莱制药厂建成投产,研制生产海参滋补精,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1985年引进胃病新药盖胃平生产线。1991年这个厂拥有职工250人,固定资产410万元,年产盖胃平1.5亿片、青霉素针剂250万支、气雾剂220万瓶、其他片剂3亿片,完成产值1500万元,实现利润145万元。是年,全县共生产粉针250万支、气雾剂220万瓶、片剂4.5亿片、针剂30万支、注射粉剂174.4吨、各种大液体30万瓶、各种普通制剂5万瓶。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蓬莱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蓬莱县志》是一部新编地方志书,书中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蓬莱1840—1991年的发展历史。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综述县情大略和境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按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顺序设专志,末设人物和附录。全志共30编,120万字,并配有图片百余幅。政治部类重点记述了蓬莱人民的革命斗争历程,突出了建国后在党派群团和政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光辉业绩。经济和文化部类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流通、城乡建设、文教科卫等各项事业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人物编除为民族英雄戚继光、一代枭雄吴佩孚、当代作家杨朔等著名蓬莱人立传外,还编纂了革命烈士英名录和模范人物名录。志书对驰名中外的蓬莱阁、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和风俗、方言等均设专编记述,并收录了海市蜃楼照片、八仙过海传说等珍贵资料,充分显示了“蓬莱仙境”、“旅游胜地”的地方特色,是中外宾朋了解蓬莱、游览仙境的指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