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363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
分类号: R183
页数: 3
页码: 606-608
摘要: 天花清末,蓬莱城里开始种痘预防天花。民国时期,种痘范围扩大到乡村,但不普及。1924~1949年,县内天花发病率0.98%。建国后,县内幼儿免费普种牛痘,1954年天花在县内绝迹;天花预防接种工作延续到1978年。1919年7月,霍乱在全县蔓延,据4个乡镇统计,发病率高达42.43%;水城10天病死近千人。1946年,北沟、蔚阳、巨山、易三等区霍乱流行,死亡100余人。建国后,先后成立防疫指挥部、海港检疫站,加强饮水饮食卫生管理、粪便管理和海港检疫;霍乱流行季节,加强肠道病门诊疫源检索和流动人口管理。至1991年,县内再未发现霍乱病人。结核病俗称“痨病”,建国前为不治之症。
关键词: 传染病防治 防疫 蓬莱

内容

天花清末,蓬莱城里开始种痘预防天花。民国时期,种痘范围扩大到乡村,但不普及。1924~1949年,县内天花发病率0.98%。建国后,县内幼儿免费普种牛痘,1954年天花在县内绝迹;天花预防接种工作延续到1978年。
  霍乱清末和民国时期,霍乱在县内时有发生。1919年7月,霍乱在全县蔓延,据4个乡镇统计,发病率高达42.43%;水城10天病死近千人。1946年,北沟、蔚阳、巨山、易三等区霍乱流行,死亡100余人。建国后,先后成立防疫指挥部、海港检疫站,加强饮水饮食卫生管理、粪便管理和海港检疫;霍乱流行季节,加强肠道病门诊疫源检索和流动人口管理。至1991年,县内再未发现霍乱病人。
  麻疹清末和民国时期,麻疹在县内流行相当广泛,建国前出生的人大都患过麻疹。建国后,县内麻诊流行呈波浪状,每隔几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1951年麻疹流行,仅四、五、六3个区77个村即有1351人染病,死亡84人。1953年全县麻疹患者2128人,死亡193人;1956年患者859人,死亡29人;1958年患者3091人,死亡39人;1962年患者2603人,死亡56人。1967年,全县普遍接种麻疹疫苗。1978年,蓬莱将麻疹疫苗纳入接种程序:婴儿出生8个月进行首次接种,次年、7周岁、12周岁时各加强接种一次,麻疹发病率逐年下降。1978~1982年,全县累计发病74人。此后,县内再未发现麻疹病人。
  伤寒、副伤寒清末和民国时期,县内常有伤寒、副伤寒发生。1948年,据5个区统计,抢救副伤寒病患者70人。1949年,城东区18人患伤寒、12人患副伤寒。建国后,县内医务工作者积累资料,摸索规律,采取控制病源和传播途径等措施,疫情逐步得到控制。1959~1991年,全县共发现伤寒、副伤寒病患者182人,其中1959年发病59人,1970年发病26人,1964、1976、1977、1978、1982、1985、1987年无病例报告,其余年份为散发流行年,年发病1~10例。
  白喉 1952~1962年,白喉在蓬莱县呈散发状流行,发病率0.28~11.81/10万。1963~1964年发病率上升到23.39/10万,学龄儿童尤甚。1975年开始,对出生3个月至1周岁的婴儿接种百白破三联菌苗3次,次年、7周岁、12周岁各加强接种白破二联菌苗1次。此后,县内未发现白喉病人。
  钩虫病俗称“黄懒病”。1949年,平山一带93名钩虫病患者,死亡13人。1950年调查南王、平山两乡,钩虫感染率高达56.8%。卫生防疫人员深入农村,边查边治,钩虫感染率逐年下降。据抽样调查,1959年降为26.1%,1979年降至6.3%,1987年降至1.5%,钩虫病基本得到控制。
  麻风病建国初,县内有现症麻风病患者46人,其中南部山区占86.5%。1956年,县卫生防疫站成立麻风病防治组,进行普查,查出麻风病患者95人,采取送药到户办法进行治疗。1958年卫生局在村里集公社粮沟建立麻风病防治站和麻风村,县内麻风病患者全部免费入麻风村治疗。1976年3月,为感染率较高的上薛家、高张家等村15岁以下儿童接种卡介苗,同时进行麻风病普查,发现新病员立即收容治疗。1956~1985年,全县累计发病193人,治愈168人,死亡21人。1987年县内麻风病人全部治愈。此后,每年都对原病人家属等重点对象进行监测调查。1991年发现新发病人1名,立即免费隔离治疗,当年治愈。1991年11月经省考核验收,蓬莱县达到卫生部颁发的“基本消灭麻风病”标准。
  黑热病俗名“大肚痞”。1944年小门家乡上炉村有89人患病,发病率为13.4%。北海医院一所医护人员进驻疫区,进行免费治疗,并发动群众填平孳生白蛉子的积水坑,消灭传染媒介‘,控制疫情蔓延。此病在七、八、九、十等区亦有发生。1950年,县卫生院在大辛店、刘家沟等地设防治站,进行免费查治。1957~1964年,先后进行3次普查,边查边治,黑热病基本得到控制。
  疟疾 60年代以前,县内疟疾流行较广。1961年,开始进行普查普治。1962年对患病率超过3%的村庄实行全民服药、药物灭蚊,发病率逐年下降。1966年,全县发病420人,1973年发病327人。1974年以后,每年发病不超过30人。1983~1985年,全县累计发病7人。此后,采取净化疫区、加强来自高疟区流动人口管理等措施,严格控制疟疾传入,至1991年,县内再未发现疟疾病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建国后县内出现过5次暴发性流行:1963年发病676人,死亡49人;1967年发病808人,死亡47人;1972年发病849人,死亡31人;1977年发病313人,死亡10人;1981年发病370人,死亡11人。1981年开始接种“流脑”多糖体菌苗,婴儿出生6个月首次接种,而后根据疫情每隔3~5年加强接种1次,至12周岁止。1985~1991年,全县累计发病86人,死亡5人,疫情基本得到控制。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县内多在秋季流行,发病急,死亡率高,治愈后患者常留有后遗症。“乙脑”具备波流状流行规律,建国后出现过3个流行高峰年-1964年发病率26/10万、1967年发病率41/10万、1973年发病率40/10万。卫生防疫部门采取以灭蚊、控制传染源(病人)为主的防治措施,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未能控制发病。1981年开始接种“乙脑”疫苗,婴儿1周岁首次接种,2、6、10周岁各加强接种1次,乙脑发病得到控制。1985~1991年,全县累计发病22人,年均发病率降到1/10万以下。
  流行性脊髓灰质炎俗称婴儿瘫、小儿麻痹症。县内呈散在发病。1956~1975年,全县累计发病370人,死亡10人。1963年开始,给小儿服用小儿麻痹糖丸。1986年将三价脊髓灰质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程序。1991年,全县0~4周岁儿童普服小儿麻痹糖丸,强化服苗率97.1%。县内连续16年无婴儿瘫发病。
  病毒性肝炎亦称“甲肝”。病毒性肝炎是县内主要传染病之一。建国后,虽采取各种防治措施,但一直未能控制。1959~1982年,全县累计发病13561人,1982年流行高峰时发病率达48.8/万。1983~1990年,全县累计发病4969人,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49.9%。1985年开始,县内主要采取加强疫点和疫村管理、指导病人隔离消毒、加强中小学和幼儿园等重点单位卫生管理、严格进行输血人员供血前检测、强化医疗机构的隔离与消毒、严格控制医源性感染等防疫措施。1991年始对密切接触儿童注射胎盘球蛋白进行防治。1991年全县肝炎发病794人,其中甲肝发病639人。
  性病建国前,性病主要在县城和沿海集镇流行。人民政府建立后,十分重视性病防治,在打击嫖娼卖淫的同时组织普查,对性病患者进行强制治疗。1959年普查,全县尚有建国前遗留下来的性病患者1704人。至70年代末,县内除发现个别梅毒性心脏病外,再未发现新的性病患者。80年代末,性病死灰复燃。1990年县成立性病防治领导小组,县人民医院建立性病门诊;在打击卖淫嫖娼流氓团伙活动中,对疑似性病的犯罪分子进行强制性检查。至1991年,县内共发现梅毒患者1人、淋病患者14人,由公安、卫生部门协同,进行强制治疗。
  结核病俗称“痨病”,建国前为不治之症。1960年县卫生防疫站组织普查,共查出结核病人1644名。同年各公社卫生院办简易疗养院,收容465名患者,进行隔离治疗。1974年县卫生防疫站组织第二次普查,患病率0.23%。普查后,普遍设立患者家庭病床,进行隔离治疗,治愈率84.6%。1978年开始,采取防、管、查、治综合防治措施,并将卡介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程序。1981年开始,对活动性肺结核和痰涂阳性病人进行专案治疗管理。1985年普查,全县实有结核现症病人322名,患病率下降到0. 04%。1981~1991年,全县先后立案管理结核病患者7895人,治愈7065人,治愈率89.5%。
  头癣建国前县内头癣患者甚多。建国后加强防治,患者渐少。1977年7月,县皮肤病防治所开始进行皮肤病普查,至1980年,共查出黄癣病人91名、白癣病人24名。医护人员免费送药上门,指导治疗一个疗程,全部治愈。1980年8月,经省、地两级验收,确认蓬莱县达到头癣基本消灭标准。
  钩端螺旋体病 1962年县内首次发现钩端螺旋体病。1963年8月,大柳行一带6个村庄592人发病,当即对症施药,很快扑灭。1964年此病又先后在大季家、潮水、龙山店3处公社流行,施医后全部痊愈。1965年,中科院流行病研究所等10个科研单位在疫区组织跟踪调查防治,根除此病的潜在危害。1970年后县内再未发现此病病例。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蓬莱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蓬莱县志》是一部新编地方志书,书中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蓬莱1840—1991年的发展历史。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综述县情大略和境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按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顺序设专志,末设人物和附录。全志共30编,120万字,并配有图片百余幅。政治部类重点记述了蓬莱人民的革命斗争历程,突出了建国后在党派群团和政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光辉业绩。经济和文化部类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流通、城乡建设、文教科卫等各项事业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人物编除为民族英雄戚继光、一代枭雄吴佩孚、当代作家杨朔等著名蓬莱人立传外,还编纂了革命烈士英名录和模范人物名录。志书对驰名中外的蓬莱阁、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和风俗、方言等均设专编记述,并收录了海市蜃楼照片、八仙过海传说等珍贵资料,充分显示了“蓬莱仙境”、“旅游胜地”的地方特色,是中外宾朋了解蓬莱、游览仙境的指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