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派大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3558
颗粒名称: 梁派大鼓
分类号: J826
页数: 1
页码: 564
摘要: 梁派大鼓:1943年,抗战文艺工作者梁前光在蓬莱大柳行一带成立盲人救国会,组织爱国盲人以演唱大鼓的形式从事抗日宣传活动。其间,梁前光在熟悉西河、京韵、奉调大鼓和琴书等北方曲艺各种旋律和唱词的基础上,虚心学习蓬莱大鼓的基本腔调和韵味,结合蓬莱民间流传的其他艺术形式,不断消化创新和实践。这种唱腔格式随着由他编写的许多唱段在蓬莱、黄县(龙口)、掖县(莱州)、福山、牟平、烟台等地广为流传,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建国后被曲艺界誉为“梁派大鼓”。
关键词: 曲艺艺术 大鼓 梁派

内容

梁派大鼓:1943年,抗战文艺工作者梁前光在蓬莱大柳行一带成立盲人救国会,组织爱国盲人以演唱大鼓的形式从事抗日宣传活动。其间,梁前光在熟悉西河、京韵、奉调大鼓和琴书等北方曲艺各种旋律和唱词的基础上,虚心学习蓬莱大鼓的基本腔调和韵味,结合蓬莱民间流传的其他艺术形式,不断消化创新和实践。他打破以往“怀中抱月”式的轻柔打法,以激烈的甩头动作和铿锵有力的钢板把人们带入战斗气氛之中,使开场弦和大鼓套紧凑、激昂;在板式上,去掉太多的甩腔,增加激昂的口语化快板、反调快板和蓬莱烧纸调,以大鼓的贯口一气呵成,形成基本调、紧张调、愉快调、悲调四大新腔调。唱腔鼓板由大鼓套、起板、甩腔、平板、花腔、悲调、快板、反调快板、数板、落板、散板、烧纸调12种腔调组成,随演唱故事的情节发展而自由变换和衔接。这种唱腔格式随着由他编写的许多唱段在蓬莱、黄县(龙口)、掖县(莱州)、福山、牟平、烟台等地广为流传,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建国后被曲艺界誉为“梁派大鼓”。梁派大鼓演唱的主要曲目有《上营战斗》、《打大黄家炮楼》、《血洒七里庄》、《民兵英雄反蚕食》、《十里堡战斗》、《智女杀敌》、《赵保原屠刀下的一家人》、《儿童英雄李大朋》、《单臂夺枪芦宝祥》、《女担架》、《懒汉回头》、《方里伪军反正》、《活神仙》、《女英雄宫凤英》、《两大阵线》、《消灭黄伯韬》、《一等功臣洛瑞华》、《功臣连》、《算帐》、《军民大战回龙山》、《青岛市的赵小姐》、《姚大娘捉特务》等。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蓬莱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蓬莱县志》是一部新编地方志书,书中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蓬莱1840—1991年的发展历史。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综述县情大略和境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按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顺序设专志,末设人物和附录。全志共30编,120万字,并配有图片百余幅。政治部类重点记述了蓬莱人民的革命斗争历程,突出了建国后在党派群团和政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光辉业绩。经济和文化部类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流通、城乡建设、文教科卫等各项事业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人物编除为民族英雄戚继光、一代枭雄吴佩孚、当代作家杨朔等著名蓬莱人立传外,还编纂了革命烈士英名录和模范人物名录。志书对驰名中外的蓬莱阁、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和风俗、方言等均设专编记述,并收录了海市蜃楼照片、八仙过海传说等珍贵资料,充分显示了“蓬莱仙境”、“旅游胜地”的地方特色,是中外宾朋了解蓬莱、游览仙境的指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