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354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文学
分类号: I2
页数: 3
页码: 561-563
摘要: 民间文学与整理蓬莱文化历史悠久,人文环境独特,民间蕴藏着丰富的民间故事、传说、歌谣、谚语。民间故事、传说以神仙传说、秦皇汉武求仙的传说、唐太宗征东的传说、二大爷的故事较多,且多与当地山、水、石、木、建筑、地名等相联系,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民间歌谣多系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顺口溜,易懂好记。民间谚语、歇后语富有哲理,并可指导实践活动。如“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早上雾露天,晌午晒死獾”等。1986年始,县文化局组织专门班子搜集和整理民间故事、歌谣和谚语,于1989年辑成《蓬莱县民间文学集》,共收入蓬莱民间散文类文学资料71篇、韵文类文学资料18首(条),合11.1万字。
关键词: 文学艺术 蓬莱

内容

民间文学与整理蓬莱文化历史悠久,人文环境独特,民间蕴藏着丰富的民间故事、传说、歌谣、谚语。民间故事、传说以神仙传说、秦皇汉武求仙的传说、唐太宗征东的传说、二大爷的故事较多,且多与当地山、水、石、木、建筑、地名等相联系,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民间歌谣多系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顺口溜,易懂好记。民间谚语、歇后语富有哲理,并可指导实践活动。如“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早上雾露天,晌午晒死獾”等。1986年始,县文化局组织专门班子搜集和整理民间故事、歌谣和谚语,于1989年辑成《蓬莱县民间文学集》,共收入蓬莱民间散文类文学资料71篇、韵文类文学资料18首(条),合11.1万字。
  县内搜集、整理、编纂民间文学资料成绩较斐的有刘玉梓、李克、孙靖等。李克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至1991年,在《民间文学》、《群众文化》等刊发表民间文学作品、民间文艺资料和文论19.5万字,个人辞条被收入《齐鲁民间文艺家传》。孙靖整理的民间故事《西洋镜》获第三届烟台文艺创作三等奖。
  文学创作蓬莱县自古文风甚盛,文人辈出。北宋苏轼知登州时,留下《海市诗》、《海上述怀》等十数篇佳作。明代戚继光的诗文集《止止堂集》文采超人,倍受世人推崇。清代沙澄著述甚丰,“熟掌故,凡有制作,皆引据精详”。民国时期,杨振声的小说《玉君》轰动一时,鲁迅称他是“极要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家。
  建国后,蓬莱籍作家杨朔,文著丰盈,蜚声中外;臧云远、慕湘、慕柯夫、包干夫等的作品在全国亦有一定的影响。县内业余作者经常发表作品,较有影响的有张洪昌、凌可新、张谨、迟久享、栾枫等。凌可新、张谨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迟久享、栾枫为山东省剧协会员。张洪昌1991年发表43万字的长篇小说《山中月儿圆》。凌可新发表文学作品40余万字,短篇小说《回家的路》获1991年上海“萌芽文学奖”和第二届烟台文艺创作二等奖,短篇小说《黑苞米》发表后被《小说月报》转载。业余作者陈文念的报告文学《罪恶人生》在首届中国文学现状与发展暨创作大会上获优秀奖。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蓬莱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蓬莱县志》是一部新编地方志书,书中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蓬莱1840—1991年的发展历史。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综述县情大略和境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按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顺序设专志,末设人物和附录。全志共30编,120万字,并配有图片百余幅。政治部类重点记述了蓬莱人民的革命斗争历程,突出了建国后在党派群团和政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光辉业绩。经济和文化部类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流通、城乡建设、文教科卫等各项事业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人物编除为民族英雄戚继光、一代枭雄吴佩孚、当代作家杨朔等著名蓬莱人立传外,还编纂了革命烈士英名录和模范人物名录。志书对驰名中外的蓬莱阁、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和风俗、方言等均设专编记述,并收录了海市蜃楼照片、八仙过海传说等珍贵资料,充分显示了“蓬莱仙境”、“旅游胜地”的地方特色,是中外宾朋了解蓬莱、游览仙境的指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