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行政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353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行政机构
分类号: G123
页数: 1
页码: 557
摘要: 文化机构清末和民国初期,县内文化事宜归教育机构署理。1940年冬,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蓬莱县文化协会,组织领导民间文化活动。1950年4月,成立文教科,内设文化组,分管文化事业。1956年3月,文教科析为文化和教育两个科。1962年8月,文化局与教育局合并为文教局。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领导机构瘫痪。1972年5月,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文化组。1974年11月,撤销文化组,成立文化局。1991年,文化局设办公室、群文股、财务股,有工作人员9人;辖蓬莱县文化馆、蓬莱县图书馆、蓬莱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登州古船博物馆、蓬莱阁管理所、蓬莱县文物管理所、蓬莱县人民剧场及20处乡镇文化站。
关键词: 文化机构 行政 蓬莱

内容

文化机构清末和民国初期,县内文化事宜归教育机构署理。1937年7月,国民党县政府建民众教育馆,设事务、图书、讲演、科学推广等部。1938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县内文化工作由教育机构兼管。1940年冬,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蓬莱县文化协会,组织领导民间文化活动。1950年4月,成立文教科,内设文化组,分管文化事业。1956年3月,文教科析为文化和教育两个科。1960年3月,撤销文化科,成立文化局。1962年8月,文化局与教育局合并为文教局。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领导机构瘫痪。1967年3月,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宣传组,文化事业划归宣传组领导。1972年5月,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文化组。1974年11月,撤销文化组,成立文化局。1991年,文化局设办公室、群文股、财务股,有工作人员9人;辖蓬莱县文化馆、蓬莱县图书馆、蓬莱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登州古船博物馆、蓬莱阁管理所、蓬莱县文物管理所、蓬莱县人民剧场及20处乡镇文化站。
  广播电视机构 1950年10月,成立蓬莱县收音站。1955年下半年,成立蓬莱县有线广播站。1956年下半年,改称蓬莱县广播站。1971年春,改称蓬莱县人民广播站。1975年,成立蓬莱县广播事业管理局;同时,蓬莱县人民广播站改称蓬莱县广播站,局、站一体。1981年4月,蓬莱县广播站改称蓬莱县广播电视站;同年6月,蓬莱县广播事业局改称蓬莱县广播电视局。1987年,蓬莱县广播电视站改称蓬莱县广播电台,局、台一体。1991年,县广播电视局和广播电台设办公室、事业股、电台编辑部、电视编辑部、电视转播一台、电视转播二台、广播电视综合经理部,有工作人员68人;辖20处乡镇广播放大站,有工作人员55人。
  档案机构 1951年,中共蓬莱县委、蓬莱县人民政府分别设档案室。1958年12月,两个档案室合并,成立蓬莱县档案馆。1963年1月,成立蓬莱县档案管理科;12月撤销档案管理科,成立蓬莱县档案管理局。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机构瘫痪。1971年,县革命委员会办公室成立档案组。1980年1月撤销档案组,成立蓬莱县档案局和蓬莱县档案馆,局、馆合署办公。1984年1月撤销档案局,1986年1月恢复。1991年,档案局和档案馆内设办公室、档案管理科、业务监督指导科、编纂研究科,有工作人员12人。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蓬莱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蓬莱县志》是一部新编地方志书,书中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蓬莱1840—1991年的发展历史。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综述县情大略和境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按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顺序设专志,末设人物和附录。全志共30编,120万字,并配有图片百余幅。政治部类重点记述了蓬莱人民的革命斗争历程,突出了建国后在党派群团和政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光辉业绩。经济和文化部类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流通、城乡建设、文教科卫等各项事业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人物编除为民族英雄戚继光、一代枭雄吴佩孚、当代作家杨朔等著名蓬莱人立传外,还编纂了革命烈士英名录和模范人物名录。志书对驰名中外的蓬莱阁、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和风俗、方言等均设专编记述,并收录了海市蜃楼照片、八仙过海传说等珍贵资料,充分显示了“蓬莱仙境”、“旅游胜地”的地方特色,是中外宾朋了解蓬莱、游览仙境的指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