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3463
颗粒名称: 发展概况
分类号: G62
页数: 2
页码: 526-527
摘要: 美英等国传教士在蓬莱县城乡先后开办27处教会小学堂(其中城里15处),县城里兴办官立蓬莱小学堂(高等小学堂)。兴办潮水小学堂(两等小学堂)。全县共办高等小学堂1处。1912年学堂均改称学校,全县共兴办小学40处。全县有高级小学14处(其中县立2处。私立2处)、初级小学241处(其中县立5处、区立42处、私立194处),全县有两等小学14处(其中私立3处)。县立小学均停办。民众自办小学部分停办,1939年有初级小学287处、完全小学44处,其余的时间学生自修和参加救亡活动,学生入学年龄放宽。
关键词: 初等教育 小学教育 蓬莱

内容

清咸丰八年(1858)以后,美英等国传教士在蓬莱县城乡先后开办27处教会小学堂(其中城里15处),但多数不久即停办。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废科举,兴学堂”。是年,县城里兴办官立蓬莱小学堂(高等小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兴办潮水小学堂(两等小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兴办河北崖小学堂(初等小学堂)。至宣统三年(1911),全县共办高等小学堂1处,在校学生35人;两等小学堂3处,在校学生83人;初等小学堂12处,在校学生198人。学制9年(初等5年,高等4年)。
  1912年学堂均改称学校。至1915年,全县共兴办小学40处。其中高级小学7处,在校学生395人;初级小学33处(其中私立17处),在校学生1156人。学制7年(初级4年,高级3年)。
  1921年,全县有高级小学14处(其中县立2处,区<镇>立10处,私立2处)、初级小学241处(其中县立5处、区立42处、私立194处),在校学生1996人。学制改为6年(初级4年,高级2年)。
  1926年,全县有两等小学18处(其中私立3处),在校学生711人;初级小学353处(其中私立274处),在校学生1791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40%左右。1930年,全县有两等小学14处(其中私立3处),在校学生540人;初级小学383处(其中私立285处),在校学生1488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30%。
  1937芦沟桥事变后,县立小学均停办,民众自办小学部分停办。
  抗日战争时期,崮山区、崮寺区、磁石区、巨山区南半部、辛店区南半部抗日根据地内,1939年有初级小学287处、完全小学44处,推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儿童免费入学。初级小学每班不少于40人,高级小学每班不少于25人。每年上课不少于200天,每天上课4小时,其余的时间学生自修和参加救亡活动。各校统一组织儿童团。学生入学年龄放宽,25岁的女青年有的还在一二年级读书。峰山区、晓风区、金果区、尉阳区、北沟区、巨山区北部、雨山区南部等游击区,1940年共有小学104处(其中完小65处)。多数学校拥护抗日民主政府,表面上学日伪课本,实际上学抗战课本(学生人持两套课本,日伪课本当样子),抵制“奴化”教育。城区、环城区、姚琪区和辛店区中部等敌占区,共有学校107处。
  1948年2月,根据上级指示,学校暂时停办。同年秋,开始复学,至11月原126处完小复学35处;原387处初小复学205处。
  1949年,县内适当扩大设学点,聘请义务教师,扩大班次。是年年底,全县共有小学373处,在校学生39373人。
  1950年,执行开门办学方针,除正规小学外,还兴办一批半日班,同时对旧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1952年,开始推行小学5年一贯制。1954年恢复“四二制”。1958年“大跃进”时期,师生参加劳动过多,影响了正常教学秩序。1959年,贯彻“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县内创办一批民办小学。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1963年贯彻小学“四十条”,教学秩序转入正轨。1964年,推行两种教育制度,兴办耕读小学,县内公办、民办、耕读小学并存。是年全县共有小学582处,在校学生70322人。
  “文化大革命”初期,小学一度瘫痪。1968 年12月,完小一律改办联中;小学下放到大队办。1969年小学改为五年制。此后,小学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
  1984年,全县共有小学479处,在校学生46458人,教职员工226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7%,巩固率99%,毕业率88.3%, 语文、数学两科及格率92%,12~15周岁少年儿童普及率100%。1991年,全县共有小学 365处,在校学生3510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 99.7%,巩固率99.8%,毕业率95%,语文、 数学两科及格率95.5%,12~15周岁少年儿童普及率98%。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蓬莱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蓬莱县志》是一部新编地方志书,书中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蓬莱1840—1991年的发展历史。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综述县情大略和境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按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顺序设专志,末设人物和附录。全志共30编,120万字,并配有图片百余幅。政治部类重点记述了蓬莱人民的革命斗争历程,突出了建国后在党派群团和政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光辉业绩。经济和文化部类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流通、城乡建设、文教科卫等各项事业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人物编除为民族英雄戚继光、一代枭雄吴佩孚、当代作家杨朔等著名蓬莱人立传外,还编纂了革命烈士英名录和模范人物名录。志书对驰名中外的蓬莱阁、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和风俗、方言等均设专编记述,并收录了海市蜃楼照片、八仙过海传说等珍贵资料,充分显示了“蓬莱仙境”、“旅游胜地”的地方特色,是中外宾朋了解蓬莱、游览仙境的指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