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幼儿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345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幼儿教育
分类号: G61
页数: 2
页码: 525-526
摘要: 兴办县直机关托儿所,农村开始兴办幼儿园。全县共有幼儿园15处,幼儿教员32名,机关、农村纷纷兴办幼儿园。农村幼儿园停办。县直机关幼儿园停办;县、公社、村均成立幼儿教育领导小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农村纷纷兴办幼儿园、托儿所,并由原单纯托管转向注重幼儿早期教育。设置语言、计算、美术、常识、音乐、体育、游戏等课程,全县共有幼儿园、托儿所347处,入托幼儿17084名,典型幼儿园简介蓬莱县机关幼儿园:县人民政府于县城钟楼南街西侧创办县直机关托儿所。收党政机关妇女干部子女14人(1岁半至3岁)入托。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幼儿教育 蓬莱

内容

发展概况 1946年2月,县政府设立保育室,有保育员1名,收幼儿3名。1947年停办。1952年11月,兴办县直机关托儿所,农村开始兴办幼儿园。至1957年,全县共有幼儿园15处,幼儿教员32名,入园幼儿301名。1958年,机关、农村纷纷兴办幼儿园。1959年,农村幼儿园停办。1966年开始恢复(时称育红班)。1969年,县直机关幼儿园停办;1970年恢复。1978年后,县、公社、村均成立幼儿教育领导小组,幼教工作迅速发展,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农村纷纷兴办幼儿园、托儿所,并由原单纯托管转向注重幼儿早期教育。设置语言、计算、美术、常识、音乐、体育、游戏等课程,使用山东省编教材及北京市编教材,以游戏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1983年采用全国统一教材。1991年,全县共有幼儿园、托儿所347处,园舍46520平方米,桌凳10161套,入托幼儿17084名,教职员工788名,大型玩具1800余件,小型玩具47000余件,手风琴、脚踏风琴493台。
  典型幼儿园简介蓬莱县机关幼儿园:1952年11月,县人民政府于县城钟楼南街西侧创办县直机关托儿所。有平房15间,设有小床、被褥、桌椅等,收党政机关妇女干部子女14人(1岁半至3岁)入托,实行全托,幼儿享受供给制,月生活费17元。1954年9月更名蓬莱县机关幼儿园,增设室长和教养员,入园幼儿18人,每月供给幼儿生活费25元。1956年春停办。1957年春恢复,入园幼儿18人,月收生活费8元。1958年6月,与驻军托儿所合并,园址迁至密分桥南西侧,入园幼儿140名,幼教职工28人。1969年冬,再次停办。1970年10月恢复,幼儿入园年龄定为3~6岁。1975年入园幼儿130名,1984年170名。1985年在原址建四层教学楼1座,入园幼儿270名。1986年被评为烟台市一类幼儿园。1991年,园舍面积3434.75平方米,标准课桌320张,小椅子700把,大、小型玩具4284件,手风琴、脚踏风琴23架,录音机15台,幻灯机2架;入园幼儿660名,教职员工32名。
  登州镇石岛村幼儿园.1974年创办,时有平房5间,保育员1人,教养员1人,入园幼儿50人,免费入园;设计算、美工、音乐、游戏等课程,内容自编。1978年获山东省托幼工作领导小组奖旗1面。1984年,新建教学楼1座。1986年,被评为烟台市一类幼儿园。1991年,园舍面积557平方米,标准桌凳60套,大、小型玩具1037件,手风琴、脚踏风琴7架,幻灯机1台;入园幼儿150人,教职员工11人。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蓬莱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蓬莱县志》是一部新编地方志书,书中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蓬莱1840—1991年的发展历史。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综述县情大略和境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按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顺序设专志,末设人物和附录。全志共30编,120万字,并配有图片百余幅。政治部类重点记述了蓬莱人民的革命斗争历程,突出了建国后在党派群团和政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光辉业绩。经济和文化部类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流通、城乡建设、文教科卫等各项事业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人物编除为民族英雄戚继光、一代枭雄吴佩孚、当代作家杨朔等著名蓬莱人立传外,还编纂了革命烈士英名录和模范人物名录。志书对驰名中外的蓬莱阁、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和风俗、方言等均设专编记述,并收录了海市蜃楼照片、八仙过海传说等珍贵资料,充分显示了“蓬莱仙境”、“旅游胜地”的地方特色,是中外宾朋了解蓬莱、游览仙境的指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