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蓬莱县工艺品生产情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2947
颗粒名称: 建国后蓬莱县工艺品生产情况
分类号: TS938
页数: 1
摘要: 建国后县内抽纱业、编织业逐步恢复、发展。1955年,先后成立蓬莱县刺绣花边生产合作社、蓬莱县竹木业生产合作社、大辛店“新艺”花边生产合作社。1963年,县刺绣花边社与“新艺”花边社合并,成立蓬莱县绣花生产合作社。1973年,蓬莱县雕刻厂建成投产,主要生产滑石工艺品、绢花等,后转产地毯,改称蓬莱县地毯厂,1986年改称蓬莱县工艺毯厂,产品销往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DSM手工打结丝毛合织地毯填补省内空白,1988年荣获省级先进企业称号。此后,部分乡镇、村庄陆续兴办工艺品制造企业。
关键词: 民间工艺 手工艺品 生产工艺

内容

建国后县内抽纱业、编织业逐步恢复、发展。1955年,先后成立蓬莱县刺绣花边生产合作社、蓬莱县竹木业生产合作社、大辛店“新艺”花边生产合作社。1963年,县刺绣花边社与“新艺”花边社合并,成立蓬莱县绣花生产合作社。1966年改称蓬莱县绣花厂,主要生产花边、绣花等工艺品。同年,县竹木生产合作社改称蓬莱县草制工艺品厂(后改称工艺品厂),主要生产座垫、提篮等草制工艺品;并在县内16处公社设收放货网点,从业人员万余人,产品销往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产品工艺提篮和蒲团获省优质产品称号。80年代增加蜡制、陶瓷、皮革等工艺制品。1973年,蓬莱县雕刻厂建成投产,主要生产滑石工艺品、绢花等,后转产地毯,改称蓬莱县地毯厂,1986年改称蓬莱县工艺毯厂,产品销往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DSM手工打结丝毛合织地毯填补省内空白,1988年荣获省级先进企业称号。此后,部分乡镇、村庄陆续兴办工艺品制造企业。1985年,长裕村创办贝雕厂,主要生产贝雕工艺品;是年,蓬莱县被确定为山东省艺术美术品生产和出口的重点县。1991年,全县有村以上工艺美术品制造企业23家,从业人员1694人,固定资产1603.9万元,年总产值5947.9万元,利润298.3万元,分别占全县村以上轻纺工业总产值和利润总额的11.01%和14.52%。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蓬莱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蓬莱县志》是一部新编地方志书,书中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蓬莱1840—1991年的发展历史。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综述县情大略和境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按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顺序设专志,末设人物和附录。全志共30编,120万字,并配有图片百余幅。政治部类重点记述了蓬莱人民的革命斗争历程,突出了建国后在党派群团和政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光辉业绩。经济和文化部类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流通、城乡建设、文教科卫等各项事业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人物编除为民族英雄戚继光、一代枭雄吴佩孚、当代作家杨朔等著名蓬莱人立传外,还编纂了革命烈士英名录和模范人物名录。志书对驰名中外的蓬莱阁、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和风俗、方言等均设专编记述,并收录了海市蜃楼照片、八仙过海传说等珍贵资料,充分显示了“蓬莱仙境”、“旅游胜地”的地方特色,是中外宾朋了解蓬莱、游览仙境的指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