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家畜饲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272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家畜饲养
分类号: S82
页数: 3
页码: 275-278
摘要: 县内饲养的家畜主要有马、驴、骡、牛、猪、羊、兔等。马马是县内传统役畜之一,饲养历史较久,但饲养量较少。1929年全县养马300多匹,1949年全县仅20多匹。建国后,县内从牧区购进大量马匹,50年代末至70年代共购进2730匹。县内马匹大部分从外地购进,当地繁育不多。精料以玉米、麸皮、花生饼为主,一般日喂精料2~3公斤。1921年全县饲养3. 20万头,占全县役畜总数的72.9%。建国后饲养量逐年回升。县内养牛,夏、秋季以野外放牧为主,冬、春季多为舍内饲养。兔建国前,县内已有饲养长毛兔和肉食兔者,但数量不多。后因受市场影响,饲养量时多时少。
关键词: 畜牧业 家畜

内容

县内饲养的家畜主要有马、驴、骡、牛、猪、羊、兔等。
  马马是县内传统役畜之一,饲养历史较久,但饲养量较少。1929年全县养马300多匹,1949年全县仅20多匹。建国后,县内从牧区购进大量马匹,50年代末至70年代共购进2730匹(其中母马1047匹)。1978年全县养马7439匹,为县内养马量最高纪录,占全县役畜总数的22.1%。1991年,全县共有马1300匹,占全县役畜总数的5%;主要品种有蒙古马、伊犁马、云南马、奥尔洛夫马、苏高血马、卡巴金马、顿河马、阿尔登马、布琼尼马等。
  县内马匹大部分从外地购进,当地繁育不多。60年代开始进行杂交改良,取得明显效果,1973年10月调查,成年杂种马比当地马体增高18.4厘米,体重增加59.5公斤。60年代中期,参与山东省马匹育种协会组织的渤海马协作育种,取得较好成果,1983年通过省鉴定,县内首批登记符合标准的公马2匹、母马139匹。
  县内养马均为舍内饲养。民国时期饲草以谷草为主,建国后一直以玉米秸、花生蔓为主。精料以玉米、麸皮、花生饼为主,一般日喂精料2~3公斤。
  驴驴是县内主要传统役畜。1965年以前,饲养量居役畜之首。1966年开始少于牛的饲养量。1977年开始,少于马和骡的饲养量。建国前饲养品种以胶东小毛驴居多。1921年全县饲养3. 20万头,占全县役畜总数的72.9%。1936年饲养2.28万头,占全县役畜总数的52.1%。1954年创县内年养驴量最高纪录,为3.61万头,占全县役畜总数的63.8%。1991年饲养300头,仅占全县役畜总数的1.2%。
  县内养驴均为舍内饲养。饲草有玉米秸、花生蔓、豆秸等,精料以玉米、麸皮、花生饼为主,日喂精料0. 5~0.75公斤。
  骡骡是县内传统役畜之一,有马骡、驴骡之分,饲养量不大。建国前骡多由河北、河南及东北等地购进,当地繁育极少。1921年全县养骡8600头,占全县役畜总数的19.6%。1949年减至5700头,约占役畜总数的13%。建国后饲养量逐年回升。50年代中期,人民政府号召繁殖驴骡。1985年全县养骡7776头,为建国后县内养骡量最高纪录,占役畜总数的31.5%。1991年全县养骡6000头,占役畜总数的23.1%。
  骡的饲养管理基本同马。
  牛县内饲养的牛绝大多数是役用黄牛,奶牛和肉用牛极少。1965年以前,县内牛的饲养量居役畜第二位,此后一直居第一位。1911年全县养牛1220头,占役畜总数的10.9%。1936年增至12924头,占役畜总数的29.5%。1946年减至1917头,占役畜总数的8.8%。1949年发展至12424头,占役畜总数的28.2%。建国后,养牛数量迅速回升,1955年增至15164头,占役畜总数的28.5%。1970年增至20252头,创县内养牛量最高纪录,占役畜总数的51.5%。此后逐年减少。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开始回升。1991年全县养牛18400头,占全县役畜总数的70.8%。
  60年代,县内引进南阳牛、鲁西黄牛、荷兰黑白花奶公牛改良当地牛,改良后的牛,生产性能、体尺、体重均有较大提高。
  县内养牛,夏、秋季以野外放牧为主,冬、春季多为舍内饲养。饲草有玉米秸、花生蔓、地瓜蔓等;精料有瓜干、高粱、麸皮及花生饼,多用于农忙季节,用量极少。
  猪县内农户素有养猪习惯。1921年全县养猪21500头。1949年年末存栏20570头,品种多为当地黑猪。建国初期,引进推广新金猪、约克夏、巴克夏等良种猪,养猪生产发展迅速。1957年年末存栏90894头,比1949年增长3.4倍。1958年开始,大力发展集体养猪,提倡“公养为主、自繁为主、预防为主、粗饲料为主”,突击兴建县、公社、大队、生产队四级养猪场,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存养量逐年下降,1961年年末存栏降至3.28万头。此后,改行“私养为主,公私养并举,两条腿走路”方针,实行鼓励户养猪政策,1963年年末存栏回升至9.77万头,其中集体养猪2.34万头。60年代,引进推广朵山猪、哈白猪、长白猪等良种猪。70年代,引进荣昌猪、内江猪与当地猪杂交,选育出烟台黑猪并推广饲养。1976年,大抓集体养猪场建设,集体养猪场实行单独核算,健全管理责任制,制定奖罚制度。1978年年末,全县有集体养猪场1163处。1979年年末存栏198666头,创县内养猪年末存栏历史最高纪录,其中集体养猪57991头。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后,集体养猪场多数撤销,养猪专业户兴起。1991年年末存栏8.89万头,当年出栏肉猪8.99万头。
  县内养猪素以圈养为主,粗饲料以粉碎的花生蔓、地瓜蔓、玉米秸为主;精饲料以粉碎的地瓜干、玉米为主,酌加少量花生饼。建国后曾一度推广以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为粗饲料,推广青贮饲料和混合饲料。
  县内养猪的传统育肥方法是分段育肥,前期以粗饲料为主,后期以精饲料为主进行催肥。80年代开始提倡一贯育肥法,从仔猪到屠宰均喂较好饲料或混合饲料。
  羊县内养羊历史悠久,主要饲养山羊和绵羊,以山羊居多。清宣统三年(1911),全县养羊300只。1912年引进瑞士莎能羊与本地羊杂交,经过群众选育,逐步形成适应当地环境的地方良种奶山羊,县内很快普遍饲养。1936年全县养羊5249只,其中山羊占81.1%。1950年全县养羊6834只,其中山羊占86.0%。1958年全县养羊7007只,其中山羊占44.9%,绵羊占55.1%。1962年,划定牧羊区,鼓励社员养羊;是年全县羊的饲养量增至14565只,其中山羊占60.3%。1970年全县养羊15997只,创县内年养羊量历史最高纪录。1978年减至4927只,翌年开始回升。1989年达到10835只,其中山羊占90.8%,绵羊占9.2%。1991年全县养羊12900只,其中山羊占96.1%,绵羊占3.9%;产羊奶2119吨,出售和宰杀肉用羊7600只。
  兔建国前,县内已有饲养长毛兔和肉食兔者,但数量不多。建国后养兔业发展较快。1957年全县养兔9.55万只。此后,先后引进推广新西兰兔、加利福尼亚兔、比利时兔等肉用兔,力克斯兔等皮用兔,青紫蓝兔、德国花巨兔、丹麦兔等皮、肉兼用兔,全耳毛兔、安哥拉长毛兔、西德长毛兔、日本长毛兔等毛用兔,全县养兔数量迅速增长。1980年前后,兔肉、兔毛大量出口,县内养兔数量激增,1981年达到21.12万只,创县内年养兔量历史最高纪录。后因受市场影响,饲养量时多时少。1991年全县养兔6.84万只,产兔毛32吨。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蓬莱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蓬莱县志》是一部新编地方志书,书中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蓬莱1840—1991年的发展历史。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综述县情大略和境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按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顺序设专志,末设人物和附录。全志共30编,120万字,并配有图片百余幅。政治部类重点记述了蓬莱人民的革命斗争历程,突出了建国后在党派群团和政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光辉业绩。经济和文化部类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流通、城乡建设、文教科卫等各项事业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人物编除为民族英雄戚继光、一代枭雄吴佩孚、当代作家杨朔等著名蓬莱人立传外,还编纂了革命烈士英名录和模范人物名录。志书对驰名中外的蓬莱阁、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和风俗、方言等均设专编记述,并收录了海市蜃楼照片、八仙过海传说等珍贵资料,充分显示了“蓬莱仙境”、“旅游胜地”的地方特色,是中外宾朋了解蓬莱、游览仙境的指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