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小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266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小麦
分类号: S512
页数: 1
页码: 258
摘要: 栽培品种建国前种植的小麦主要品种为红糠麦、白糠麦和扁穗麦。1954年播种“平原50”6万亩。60年代,先后推广“烟农7号”、“济南2号”、“济南4号”、“烟农392”、“蚰包麦”、“跃进8号”、“北京8号”、“280”、“白蚰包”、“济南10号”等中、早熟高产品种。1960年引进播种“烟农7号”。1962年引进播种“济南2号”。1964年播种“跃进8号”5万亩。1969年播种“济南10号”10万亩。“蚰包麦”是县内第一个亩产500公斤的高产品种。1973~1976年,年播种“烟农685”都在5万亩以上。1984年播种10万亩“鲁麦13号”,丰产田亩产超600公斤。栽培管理县内每年9月中旬开始播种小麦,10月上旬结束。
关键词: 禾谷类作物 粮食作物 麦类作物

内容

栽培品种建国前种植的小麦主要品种为红糠麦、白糠麦和扁穗麦。50年代推广“红糠半芒”、“平原50”等晚熟高产品种,“齐大195”等中熟中产品种,“蚰子麦”等早熟品种及县内培育的耐寒高产品种“蓬莱方穗”。1954年播种“平原50”6万亩。60年代,先后推广“烟农7号”、“济南2号”、“济南4号”、“烟农392”、“蚰包麦”、“跃进8号”、“北京8号”、“280”、“白蚰包”、“济南10号”等中、早熟高产品种。1960年引进播种“烟农7号”。1962年引进播种“济南2号”。1964年播种“跃进8号”5万亩。1969年播种“济南10号”10万亩。“蚰包麦”是县内第一个亩产500公斤的高产品种。70年代,先后推广“烟农78”、“泰山1号”、“烟农685”、“烟农15”、“科红1042”(后改称“科红1号”)等中熟高产品种和墨西哥春小麦(晚熟中产品种)。1974年播种“泰山1号”10万亩。1973~1976年,年播种“烟农685”都在5万亩以上。80年代,先后推广“鲁麦7号”(晚熟高产品种)、“鲁麦13号”和“烟1604”(中熟高产品种)、“中144”(中熟高产品种)等。1984年播种10万亩“鲁麦13号”,丰产田亩产超600公斤。1991年,县内播种的小麦主要品种有“烟农15”、“中144”、“科红1号”等。
  栽培管理县内每年9月中旬开始播种小麦,10月上旬结束。
  建国前,播种多用八寸木耧条播,每亩用种1~1.5公斤。建国后提倡密植,行距缩至10~17厘米,亩播麦种9~15公斤。
  建国前小麦只施基肥,很少追肥。建国后,播种时除施足基肥外,普遍使用化肥做种肥。60年代中期推广沟施磷肥。小麦生长期间,结合浇水追施氮肥。
  建国前,县内小麦基本不浇水。建国后,随着水利工程的兴建,小麦浇水面积逐年增多,并特别注意浇封冻水、返青水和拔节水。在麦田管理中,提倡镇压和划锄,及时防治病虫害。60年代开始大面积药物防治小麦锈病和红蜘蛛等,80年代始用新农药防治小麦白粉病、绵虫等。
  小麦于6月中旬成熟收获。
  面积与产量民国初年,县内小麦年播种面积24万亩左右,亩产40公斤左右,总产不足1000万公斤。建国后播种面积扩大,产量不断提高。1 954年播种面积达历史最高纪录,为39万亩,平均亩产60公斤,总产2340万公斤。1958年北王村11.93亩小麦平均亩产565.85公斤。1988年孙陶村3.5亩小麦平均亩产651.65公斤,创县内小麦亩产最高纪录。1991年全县播种小麦36. 98万亩,平均亩产328公斤,总产11850万公斤,创县内小麦年平均亩产和总产最高纪录。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蓬莱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蓬莱县志》是一部新编地方志书,书中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蓬莱1840—1991年的发展历史。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综述县情大略和境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按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顺序设专志,末设人物和附录。全志共30编,120万字,并配有图片百余幅。政治部类重点记述了蓬莱人民的革命斗争历程,突出了建国后在党派群团和政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光辉业绩。经济和文化部类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流通、城乡建设、文教科卫等各项事业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人物编除为民族英雄戚继光、一代枭雄吴佩孚、当代作家杨朔等著名蓬莱人立传外,还编纂了革命烈士英名录和模范人物名录。志书对驰名中外的蓬莱阁、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和风俗、方言等均设专编记述,并收录了海市蜃楼照片、八仙过海传说等珍贵资料,充分显示了“蓬莱仙境”、“旅游胜地”的地方特色,是中外宾朋了解蓬莱、游览仙境的指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