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2625
颗粒名称: 整地
分类号: S341.2
页数: 2
页码: 250-251
摘要: 县内历有冬耕冬刨、整修地堰和挖排水沟的习惯。1957年大柳行乡上陈家村深耕整平地面、堰边挖缓水淤泥沟和竹节沟的整地方法在全县推广。是年全县整地2900亩。1958年,曾盲目强调深翻,部分农田深翻达1.7米,打乱了耕作层,造成减产。1964年县人民政府在团结大队进行农田规划整地试点,营造“三合一”梯田和再加灌溉系统的“四合一”梯田及畦田。1978年冬至1979年春,县设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在解宋营村西烟潍公路两侧组织东西长7.25公里、南北宽4公里、包括12个生产大队2万亩耕地的整地战区,投资50万元,整地1000亩,修建平塘1座、扬水站1处。此后,每年冬春县内各级政府都组织群众开展整地活动。1991年,全县农田旱涝保收面积达到31.26万亩。
关键词: 整地 起垄

内容

县内历有冬耕冬刨、整修地堰和挖排水沟的习惯。1957年大柳行乡上陈家村深耕整平地面、堰边挖缓水淤泥沟和竹节沟的整地方法(时称“三合一”整地法)在全县推广。是年全县整地2900亩。
  1958年,曾盲目强调深翻,部分农田深翻达1.7米,打乱了耕作层,造成减产。此后总结教训,强调科学深翻,既整平地面,又不打乱耕作层,结合整地增施有机肥,收到良好效果。
  1964年县人民政府在团结大队进行农田规划整地试点,营造“三合一”梯田和再加灌溉系统的“四合一”梯田及畦田。1965年向全县推广。
  1973年推广开挖堰下排水沟排出渗山水根治半边涝的整地方法,解决了部分山岭梯田夏季阴涝问题。
  1974年3月,《人民日报》以《你追我赶遍地花开》为题,综合报道聂家、王格庄、上陈家、孙陶、小苗家、周梁、初旺、团结、上岚子、战家庄10个大队治山治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经验。是年,全县动员10余万人,治山治水,整修旱涝保收的丰产田6.7万亩,扩大水浇地3.2万亩。1975年,贯彻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开始全面规划,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各公社和部分大队成立“战山河”专业队,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当年营造丰产田8万亩,扩大水浇地6万亩。
  1978年冬至1979年春,县设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在解宋营村西烟潍公路两侧组织东西长7.25公里、南北宽4公里、包括12个生产大队2万亩耕地的整地战区,投资50万元,整地1000亩,修建平塘1座、扬水站1处。此后,每年冬春县内各级政府都组织群众开展整地活动。1991年,全县农田旱涝保收面积达到31.26万亩。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蓬莱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蓬莱县志》是一部新编地方志书,书中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蓬莱1840—1991年的发展历史。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综述县情大略和境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按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顺序设专志,末设人物和附录。全志共30编,120万字,并配有图片百余幅。政治部类重点记述了蓬莱人民的革命斗争历程,突出了建国后在党派群团和政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光辉业绩。经济和文化部类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流通、城乡建设、文教科卫等各项事业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人物编除为民族英雄戚继光、一代枭雄吴佩孚、当代作家杨朔等著名蓬莱人立传外,还编纂了革命烈士英名录和模范人物名录。志书对驰名中外的蓬莱阁、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和风俗、方言等均设专编记述,并收录了海市蜃楼照片、八仙过海传说等珍贵资料,充分显示了“蓬莱仙境”、“旅游胜地”的地方特色,是中外宾朋了解蓬莱、游览仙境的指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