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的位置及雏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2543
颗粒名称: 水城的位置及雏形
分类号: E95
页数: 1
页码: 222
摘要: 水城位于县城西北丹崖山东侧海口。宋庆历二年,于此处修筑马蹄形口朝北的沙堤围子,构成水寨,停泊水兵战船,画河由此入海,时称“刀鱼寨”。这便是水城的雏形。明洪武九年,在“刀鱼寨”沙堤围子基础上修筑土城,城墙高约12米,厚5米,周长约2000米,城内总面积27万平方米,呈不规则的长方形。设北、南二门,北门即水门,又称关门口,供船只出入;南门名振扬门,与陆路相通。原河道扩展挖深,引入海水,形成城内海,俗称小海。后因备倭,又称备倭城。明万历二十四年,在土城墙外表砌以砖石加固,东、北、西三面增筑敌台。
关键词: 军事工程 边防工程 国防工程 军事设施

内容

水城位于县城西北丹崖山东侧海口。宋庆历二年(1042),于此处修筑马蹄形口朝北的沙堤围子,构成水寨,停泊水兵战船,画河由此入海,时称“刀鱼寨”(因当时水兵战船状似刀鱼,故名)。这便是水城的雏形。
  明洪武九年(1376),在“刀鱼寨”沙堤围子基础上修筑土城,城墙高约12米,厚5米,周长约2000米,城内总面积27万平方米,呈不规则的长方形。设北、南二门,北门即水门,又称关门口,供船只出入;南门名振扬门,与陆路相通。改画河河道绕城南、东两侧入海,形成天然护城河。原河道扩展挖深,引入海水,形成城内海,俗称小海。因城内有海,故称水城。后因备倭,又称备倭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在土城墙外表砌以砖石加固,东、北、西三面增筑敌台。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蓬莱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蓬莱县志》是一部新编地方志书,书中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蓬莱1840—1991年的发展历史。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综述县情大略和境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按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顺序设专志,末设人物和附录。全志共30编,120万字,并配有图片百余幅。政治部类重点记述了蓬莱人民的革命斗争历程,突出了建国后在党派群团和政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光辉业绩。经济和文化部类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流通、城乡建设、文教科卫等各项事业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人物编除为民族英雄戚继光、一代枭雄吴佩孚、当代作家杨朔等著名蓬莱人立传外,还编纂了革命烈士英名录和模范人物名录。志书对驰名中外的蓬莱阁、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和风俗、方言等均设专编记述,并收录了海市蜃楼照片、八仙过海传说等珍贵资料,充分显示了“蓬莱仙境”、“旅游胜地”的地方特色,是中外宾朋了解蓬莱、游览仙境的指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