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职工培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245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职工培训
分类号: D410
页数: 1
页码: 206-207
摘要: 县内传统的职工培训方式是以师带徒,沿袭至今。建国后,学徒期限根据工种确定,一般为1~3年。徒工学徒期满,经考核,合格者转正定级,不合格者延长学徒期或调离技术岗位。1985年8月,成立蓬莱县技工学校,招收初中毕业学生,为企业培养中级技术工人。1985年9月,成立蓬莱县劳动就业训练中心,专门负责对待业青年进行就业前培训。至1991年,全县参加徒工转正定级培训考核的徒工和技术培训考核的工人共17000多人次,7000名工人获技术等级证书。有6个企业进行考工晋级试点,42个企业进行技师聘任试点。1991年蓬莱县在全省劳动就业训练中心整顿验收中荣获第一名,在劳动部召开的全国就业训练中心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关键词: 从业人员培训 员工培训 培训

内容

县内传统的职工培训方式是以师带徒,沿袭至今。建国后,学徒期限根据工种确定,一般为1~3年。徒工学徒期满,经考核,合格者转正定级,不合格者延长学徒期或调离技术岗位。
  随着生产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以师带徒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为弥补技工不足,开始兴办技工学校、职业中学、调训在职职工。1958年,县内首批选调137名职工到青岛、莱阳等地培训,学习机电技术。1960年,又选调108人去烟台、掖县等地学习仪表修理、继电保护、锅炉修理等技术。60年代,企业内部开展岗位练兵,劳动管理部门组织技术讲座、技术表演、业务考核、技术比赛等各种活动,促进了职工业务技术的提高。
  “文化大革命”期间,职工培训受到干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管理部门、厂矿企业通过办业余学校、夜校,组织自修、函授、技术讲座等形式,全面加强技工的业务技术和文化素质培训。1981年,全县4125名职工参加初中文化补习,其中3777人取得合格证书;489名职工参加高中文化补习并取得合格证书。
  1985年8月,成立蓬莱县技工学校,招收初中毕业学生,为企业培养中级技术工人。1985年9月,成立蓬莱县劳动就业训练中心,专门负责对待业青年进行就业前培训。1987年,县劳动局增设培训股,开始统一组织县内在职职工技术培训和定级考核工作。1990年起,开展考工晋级企业试点和技术聘任企业试点。至1991年,全县参加徒工转正定级培训考核的徒工和技术培训考核的工人共17000多人次,7000名工人获技术等级证书。有6个企业进行考工晋级试点,42个企业进行技师聘任试点。全县有612名技术工人晋升工资,132名评聘技师和助理技师。1991年蓬莱县在全省劳动就业训练中心整顿验收中荣获第一名,在劳动部召开的全国就业训练中心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蓬莱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蓬莱县志》是一部新编地方志书,书中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蓬莱1840—1991年的发展历史。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综述县情大略和境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按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顺序设专志,末设人物和附录。全志共30编,120万字,并配有图片百余幅。政治部类重点记述了蓬莱人民的革命斗争历程,突出了建国后在党派群团和政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光辉业绩。经济和文化部类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流通、城乡建设、文教科卫等各项事业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人物编除为民族英雄戚继光、一代枭雄吴佩孚、当代作家杨朔等著名蓬莱人立传外,还编纂了革命烈士英名录和模范人物名录。志书对驰名中外的蓬莱阁、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和风俗、方言等均设专编记述,并收录了海市蜃楼照片、八仙过海传说等珍贵资料,充分显示了“蓬莱仙境”、“旅游胜地”的地方特色,是中外宾朋了解蓬莱、游览仙境的指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