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殡葬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243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殡葬改革
分类号: D632.9
页数: 1
页码: 202
摘要: 县内历来沿袭人死后立茔土葬的习俗,绝大部分占用耕地。1958年,平掉耕地中的大部分坟头,新葬选用非耕地深埋。1967年,建立火葬场,推行尸体火化。1971年,火化率达90%以上,殡葬礼仪也随之从简。同年12月,山东省殡葬改革火化工作现场会议在县内召开。80年代初,土葬旧习一度抬头,县内各级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宣传殡葬改革的重大意义。1985年火化率达到94%以上,被评为烟台市殡葬改革先进县。此后,成立农村红白喜事理事会,建立红白喜事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了婚丧习惯的改革。1991年,县殡仪馆建起336平方米的骨灰存放室,128个村建起存放骨灰的纪念堂。是年,全县火化尸体3448具,火化率98.6%。
关键词: 民政工作 葬俗 蓬莱县

内容

县内历来沿袭人死后立茔土葬的习俗,绝大部分占用耕地。1958年,平掉耕地中的大部分坟头,新葬选用非耕地深埋。1967年,建立火葬场(后改称殡仪馆),推行尸体火化。1971年,火化率达90%以上,殡葬礼仪也随之从简。同年12月,山东省殡葬改革火化工作现场会议在县内召开。80年代初,土葬旧习一度抬头,县内各级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宣传殡葬改革的重大意义。1985年火化率达到94%以上,被评为烟台市殡葬改革先进县。此后,成立农村红白喜事理事会,建立红白喜事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了婚丧习惯的改革。1991年,县殡仪馆建起336平方米的骨灰存放室,128个村建起存放骨灰的纪念堂。是年,全县火化尸体3448具,火化率98.6%。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蓬莱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蓬莱县志》是一部新编地方志书,书中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蓬莱1840—1991年的发展历史。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综述县情大略和境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按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顺序设专志,末设人物和附录。全志共30编,120万字,并配有图片百余幅。政治部类重点记述了蓬莱人民的革命斗争历程,突出了建国后在党派群团和政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光辉业绩。经济和文化部类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流通、城乡建设、文教科卫等各项事业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人物编除为民族英雄戚继光、一代枭雄吴佩孚、当代作家杨朔等著名蓬莱人立传外,还编纂了革命烈士英名录和模范人物名录。志书对驰名中外的蓬莱阁、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和风俗、方言等均设专编记述,并收录了海市蜃楼照片、八仙过海传说等珍贵资料,充分显示了“蓬莱仙境”、“旅游胜地”的地方特色,是中外宾朋了解蓬莱、游览仙境的指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