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修建纪念性建筑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240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修建纪念性建筑物
分类号: D632
页数: 2
页码: 194-195
摘要: 民兵烈士纪念碑 1944年4月,蓬莱县艾崮山区人民于古城李家村西古城寺〓为在抗击日伪军进攻中牺牲的14名民兵修建纪念碑1座,碑体高4.1米,砖石结构,由碑座、碑身和碑冠三部分组成。碑冠立有三颗五角星。碑身呈等宽四棱柱体,正面朝南,刻“民兵烈士纪念碑”7个大字;东侧刻“捍卫家乡”4字;西侧镌刻碑文。1977年3月,县民政局拨款维修。蓬莱县革命烈士陵园 1954年5月,中共蓬莱县委、蓬莱县人民政府于庙山北坡修建革命烈士陵园,面积400亩,梯堰14层,当年移葬散葬全县各地的烈士遗骸513具。1991年,蓬莱县革命烈士陵园共安葬革命烈士569名,其中无名烈士329名。
关键词: 民政工作 建筑物

内容

民兵烈士纪念碑 1944年4月,蓬莱县艾崮山区人民于古城李家村西古城寺〓为在抗击日伪军进攻中牺牲的14名民兵修建纪念碑1座,碑体高4.1米,砖石结构,由碑座、碑身和碑冠三部分组成。碑冠立有三颗五角星(上角合一)。碑身呈等宽四棱柱体,正面朝南,刻“民兵烈士纪念碑”7个大字;东侧刻“捍卫家乡”4字;西侧镌刻碑文。1977年3月,县民政局拨款维修。
  抗日烈士纪念碑 1945年10月10日,中共蓬莱县委、蓬莱县政府于蓬莱阁天后宫山门东南侧,为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盛易三、姚琪、郝斌等抗日烈士立碑。碑高1.20米,黑色大理石质地,等宽四棱柱体;碑顶方锥形;碑正面朝南,刻“志为人民”4字,其余3面镌刻碑文。1987年县民政局拨款修缮,碑基加高,四面镶嵌大理石,碑高增至2.25米。
  蓬莱县革命烈士陵园 1954年5月,中共蓬莱县委、蓬莱县人民政府于庙山北坡修建革命烈士陵园,面积400亩,梯堰14层,当年移葬散葬全县各地的烈士遗骸513具。1955年4月浆砌梯堰,重修墓丘。1968年,于陵园最高处修建革命烈士纪念塔,塔高13米,上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1980年3月重建,塔体为花岗岩质地,由塔基、塔座、塔身、塔冠4部分组成,高20米。塔基高2米,周长40米,四面用花岗岩砌筑14级阶梯,周立28根石栏柱,分四组拱围侍立;塔座方形,高2.5米;塔身呈四棱梯形,高12.1米,四面皆有“革命烈士纪念塔”7个大字,系仿毛泽东为华东革命烈士纪念塔题字,字体突出塔身5厘米,字大逾米;塔冠高3.4米。1991年,全县人民捐资74万元,于陵园内兴建革命烈士纪念馆,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建33级每级长100米的花岗岩台阶,辟陵园广场6000平方米。1991年,蓬莱县革命烈士陵园共安葬革命烈士569名,其中无名烈士329名。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蓬莱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蓬莱县志》是一部新编地方志书,书中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蓬莱1840—1991年的发展历史。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综述县情大略和境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按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顺序设专志,末设人物和附录。全志共30编,120万字,并配有图片百余幅。政治部类重点记述了蓬莱人民的革命斗争历程,突出了建国后在党派群团和政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光辉业绩。经济和文化部类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流通、城乡建设、文教科卫等各项事业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人物编除为民族英雄戚继光、一代枭雄吴佩孚、当代作家杨朔等著名蓬莱人立传外,还编纂了革命烈士英名录和模范人物名录。志书对驰名中外的蓬莱阁、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和风俗、方言等均设专编记述,并收录了海市蜃楼照片、八仙过海传说等珍贵资料,充分显示了“蓬莱仙境”、“旅游胜地”的地方特色,是中外宾朋了解蓬莱、游览仙境的指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