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状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2176
颗粒名称: 组织状况
分类号: D422
页数: 2
页码: 140-141
摘要: 1929年4月,郭东区河西社社长曲长庆从招远请无极道“人师”,于时家村天齐庙建立蓬莱县无极会总坛,曲为总道长,下设10个分坛,每坛设道长,组织农民抗捐抗税抗差役,订有严格会规,平时在家种田,战时集合迎敌。无极会控制的村庄不缴捐税,不出差役。不足一月,发展会员近万人。是年9月,刘珍年出兵镇压,无极会解体。1930年年底,农民协会组织遭到破坏。建国后,农民联合会撤销。1964年11月,成立蓬莱县贫下中农协会筹备委员会,各公社、大队、生产队也都建立贫协组织。“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贫协组织瘫痪。1973年5月,成立蓬莱县贫下中农代表委员会,1974年2月改为蓬莱县贫下中农协会委员会,1979年3月撤销。
关键词: 农民运动 蓬莱县 农民组织

内容

1929年4月,郭东区河西社社长曲长庆从招远请无极道“人师”,于时家村天齐庙建立蓬莱县无极会总坛,曲为总道长,下设10个分坛,每坛设道长,组织农民抗捐抗税抗差役,订有严格会规,平时在家种田,战时集合迎敌。无极会控制的村庄不缴捐税,不出差役。不足一月,发展会员近万人。是年9月,刘珍年出兵镇压,无极会解体。
  1929年,中共党员赵鸿功在巨山沟、吕家沟、上王家等村,建立农民协会,先后发展会员50多人。1930年年底,农民协会组织遭到破坏。
  1938年上半年,艾崮山区抗日根据地各村普遍建立农民抗日救国联合会(简称“农救会”)。1941年3月,成立蓬莱县农救会,各区、村亦相继建立农救会组织。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农救会改名农民联合会。1946年6月统计,全县有会员24258人。建国后,农民联合会撤销。
  1964年11月,成立蓬莱县贫下中农协会(简称“贫协”)筹备委员会,各公社、大队、生产队也都建立贫协组织。“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贫协组织瘫痪。1973年5月,成立蓬莱县贫下中农代表委员会(简称“贫代会”),1974年2月改为蓬莱县贫下中农协会委员会,1979年3月撤销。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蓬莱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蓬莱县志》是一部新编地方志书,书中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蓬莱1840—1991年的发展历史。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综述县情大略和境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按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顺序设专志,末设人物和附录。全志共30编,120万字,并配有图片百余幅。政治部类重点记述了蓬莱人民的革命斗争历程,突出了建国后在党派群团和政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光辉业绩。经济和文化部类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流通、城乡建设、文教科卫等各项事业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人物编除为民族英雄戚继光、一代枭雄吴佩孚、当代作家杨朔等著名蓬莱人立传外,还编纂了革命烈士英名录和模范人物名录。志书对驰名中外的蓬莱阁、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和风俗、方言等均设专编记述,并收录了海市蜃楼照片、八仙过海传说等珍贵资料,充分显示了“蓬莱仙境”、“旅游胜地”的地方特色,是中外宾朋了解蓬莱、游览仙境的指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