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机械变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208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机械变动
分类号: C922
页数: 2
页码: 101-102
摘要: 元末,胶东屡经战乱,百姓多被杀戮。县内人口多为明洪武十五年和永乐二年,两次由乌撒卫移来。明洪武二十七年,因倭寇袭扰,朝廷下令将沙门岛居民全部迁至北沟西部一带;正德年间,为备倭,文登等地三丁抽一,移驻县内水城一带。清顺治八年,清廷曾由登州向辽东半岛移民;道光年间,开放满州,县内陆续有人迁居东北。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县内上万名青年参军,数百名干部南下。为修建中、小型水库,全县先后搬迁23个村,共1560户6155人。1991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离开户口登记地一年以上居住蓬莱县的人口共4 1 2 9人,占普查总人口的0.85%;户口在蓬莱县外出一年以上的人口10564人,占普查户籍人口的2.15%。
关键词: 蓬莱县 机械变动 人口流动

内容

元末,胶东屡经战乱,百姓多被杀戮。县内人口多为明洪武十五年(1382)和永乐二年(1404),两次由乌撒卫(今云南镇雄、贵州威宁一带)移来。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因倭寇袭扰,朝廷下令将沙门岛居民全部迁至北沟西部一带(北沟镇大姜家等村);正德年间(1506~1521),为备倭,文登等地三丁抽一,移驻县内水城一带。清顺治八年(1651),清廷曾由登州向辽东半岛移民;道光年间(1821~1850),开放满州,县内陆续有人迁居东北。
  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县内上万名青年参军,数百名干部南下。
  1948年3月,国民党军队逃离蓬莱县城时,胁走千余人。
  建国后人口迁入、迁出多为务工经商、婚嫁、随迁家属、升学和毕业分配、青年参军、军人退伍、支边移民、职工工作调动等,迁出大于迁入。1951年和1954年,先后组织350名中青年妇女携22名儿童赴新疆落户。1956年和1959年,3406名青年赴黑龙江省,开发建设北大荒。1960年,970户农民移居辽宁省盘山县和盘锦农垦局。
  为修建中、小型水库,全县先后搬迁23个村(其中16个村部分搬迁),共1560户6155人。其中组织支援边疆32户90人;外出投亲124户376人;县内分散安置210户811人;集体迁建安置1194户4878人;位于邱山水库回水线以内的四甲村和田家庄共68户220人,于1965年迁到望珠〓,新建向阳村。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城乡经济迅速发展,第二和第三产业蓬勃兴起,人口流动逐年增多,流动面逐年扩大。1991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离开户口登记地一年以上居住蓬莱县的人口共4 1 2 9人,占普查总人口的0.85%;户口在蓬莱县外出一年以上的人口10564人,占普查户籍人口的2.15%。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蓬莱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蓬莱县志》是一部新编地方志书,书中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蓬莱1840—1991年的发展历史。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综述县情大略和境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按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顺序设专志,末设人物和附录。全志共30编,120万字,并配有图片百余幅。政治部类重点记述了蓬莱人民的革命斗争历程,突出了建国后在党派群团和政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光辉业绩。经济和文化部类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流通、城乡建设、文教科卫等各项事业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人物编除为民族英雄戚继光、一代枭雄吴佩孚、当代作家杨朔等著名蓬莱人立传外,还编纂了革命烈士英名录和模范人物名录。志书对驰名中外的蓬莱阁、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和风俗、方言等均设专编记述,并收录了海市蜃楼照片、八仙过海传说等珍贵资料,充分显示了“蓬莱仙境”、“旅游胜地”的地方特色,是中外宾朋了解蓬莱、游览仙境的指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