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岩浆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196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岩浆岩
分类号: P588.1
页数: 2
页码: 74-75
摘要: 境内岩浆岩极为发育,出露面积约占全县面积的60%,以中生代燕山期岩浆岩分布最广。元古代侵入岩变辉绿岩—细晶闪长岩:呈岩株状或脉状侵入于胶东群和蓬莱群地层中,均遭受区域及热液变质作用。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侵入胶东群地层中,分布于县境东部和东南部,面积较广。中生代燕山期侵人岩粒状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为燕山早期侵入岩,分布于县境南部和东南部,是县内岩浆岩中面积最大的岩性。新生代喷出岩玄武岩:为喜马拉雅山期基性岩浆喷发出的岩石,分布于县内沿海一带,覆盖于第四系地层之上,呈致密疙瘩状、枕状等。熔渣状玄武集块岩为火山碎屑物,形成火山口地形和火山穹丘。
关键词: 岩浆岩 岩石

内容

境内岩浆岩极为发育,出露面积约占全县面积的60%,以中生代燕山期岩浆岩分布最广。
  太古代侵人岩太古代侵入岩为基性一超基性岩,呈透镜状,产于胶东岩群民山一段地层中,产状与地层一致,局部较复杂,经区域变质作用均已变为绿泥滑石片岩、云母滑石片岩、角闪岩等。岩体规模很小,长几米至十几米,宽2~4米。
  元古代侵入岩变辉绿岩—细晶闪长岩:呈岩株状或脉状侵入于胶东群和蓬莱群地层中,均遭受区域及热液变质作用。岩株出露面积一般在400平方米左右,脉体宽5~50米,长数百米。
  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侵入胶东群地层中,分布于县境东部和东南部,面积较广。
  粗中粒花岗岩:岩体与胶东群接触,西缘为断层接触,分布于巨山西,南起大道刘家,北至山王家。
  中生代燕山期侵人岩粒状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为燕山早期侵入岩,分布于县境南部和东南部,是县内岩浆岩中面积最大的岩性。
  密斑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为燕山晚期侵入岩,分布于艾山周围和艾山一雨山岩体,在县境南部和中部呈长条状分布,出露面积较大。
  萤石脉:为近东西向的条带状脉岩,分布于巨山沟至村里集之间,为县境内形成最晚的侵入岩脉。出露宽度最大5米,最长几百米。
  新生代喷出岩玄武岩:为喜马拉雅山期基性岩浆喷发出的岩石,分布于县内沿海一带,覆盖于第四系地层之上,呈致密疙瘩状、枕状等。熔渣状玄武集块岩为火山碎屑物,形成火山口地形和火山穹丘。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蓬莱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蓬莱县志》是一部新编地方志书,书中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蓬莱1840—1991年的发展历史。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综述县情大略和境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按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顺序设专志,末设人物和附录。全志共30编,120万字,并配有图片百余幅。政治部类重点记述了蓬莱人民的革命斗争历程,突出了建国后在党派群团和政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光辉业绩。经济和文化部类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流通、城乡建设、文教科卫等各项事业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人物编除为民族英雄戚继光、一代枭雄吴佩孚、当代作家杨朔等著名蓬莱人立传外,还编纂了革命烈士英名录和模范人物名录。志书对驰名中外的蓬莱阁、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和风俗、方言等均设专编记述,并收录了海市蜃楼照片、八仙过海传说等珍贵资料,充分显示了“蓬莱仙境”、“旅游胜地”的地方特色,是中外宾朋了解蓬莱、游览仙境的指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