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工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省三环制锁集团公司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169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工艺
分类号: F273.1
页数: 3
页码: 67-69
摘要: 本文介绍了山东省三环制锁集团公司工艺基础管理、推广新工艺的历史。
关键词: 三环制锁集团 技术 工艺

内容

一、基础管理工艺的制定和管理工作由技术开发中心归口管理。该中心设有4名技术人员负责全公司工艺管理及改进工作,主要承担新工艺、新装备的研究;工艺技术革新、推广合理化建议;制定与组织贯彻工艺标准;产品设计的工艺性审查;编制产品工艺方案及工艺路线和工艺规程;工艺规程的贯彻与修改;工艺装备的设计、验证与修改等。生产分厂设有专职工艺管理员9名、兼职工艺管理员8名,主要负责分厂的工艺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工艺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了解生产环节对工艺文件的改进意见,业务上受技术开发中心指导。
  各类产品的工艺文件由技术开发中心审核、归类、编号后由综合档案室负责归档、保管,并建立台帐,保证工艺文件资料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二、推广新工艺 1993年至1999年,企业对部分不适应生产发展的工艺进行了改革,在生产关键工序积极推广应用新工艺,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有: 1.铜锁体推削工艺。1993年前,铜锁体条外型加工普遍采用拉床拉削工艺,每根锁体条料需加工一段工艺头,长度约为全长的十分之一,以供拉削时夹紧使用,拉削完后工艺头失去作用需切掉回炉重新熔化,造成电力和材料的极大浪费。而且,由于拉削工艺系往复式单程工作,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为克服拉削工艺的上述不足,1992年提出了铜锁体推削加工外形的新工艺,并设计、制造了锁体条推削设备,1993年正式投产。该工艺设备具有节约原材料、节电、提高产品质量、成品率及生产效率高、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等特点,可推广应用到有色金属条料外型的加工过程,属国内同行业首创,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912314206)。该项目由崔建国、刘勤忠、王柏津、姜品涛、刘洪梅等5人共同开发完成,年可为企业节约价值130多万元。
  2.挂锁梁滚镀工艺。1995年5月,电镀厂滚镀挂锁梁QC小组运用“正交试验法”探索挂锁梁滚镀工艺,试验开发了适宜的亮镍镀液配方及其后处理方法,使电镀挂锁梁一次合格率由原来的92.3%提高到94.5%,电镀万个挂锁梁耗用挂具由2个减少到0.5个,镀液成本由14.28元/升减少到11.02元/升,电镀化工材料由5.42元/ms降到4.71元/m3,并可节约铜丝、返修费用、维修费用等,年可节约价值17.3万元。
  3.三维雕刻工艺。1998年,引进三维雕刻机,主要用于锁体压字、压商标等压印模具的制作,不仅提高模具雕刻质量和速度,结束了企业近70年的手工刻模历史,提高工效5倍,而且满足了现代商品经济对产品外观设计的高新要求,提高了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能力,年节约价值约5万元。
  4.钥匙镀前处理新工艺。2000年,将沿用几十年的钥匙镀前“化学除油——三酸漂洗”旧工艺改为“除油剂除油——弱酸浸蚀”新工艺,解决了钥匙表面油污难以除尽,三酸漂洗后易产生腐蚀麻点、环境污染重等弊病。同时根除了“三酸漂洗冒黄烟”的弊病,使钥匙电镀层表面光洁度提高2级,一次加工合格率提高3%以上。

知识出处

山东省三环制锁集团公司志

《山东省三环制锁集团公司志》

本志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集团的组建与建设、产品销售、技术科研、企业管理、党群工作、职工福利、先进人物。记载了1993-2000年烟台三环锁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