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省三环制锁集团公司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1695
颗粒名称: 一、基础管理
分类号: F273.1
页数: 2
页码: 58-59
摘要: 本文介绍了山东省三环制锁集团1992年—1999年公司技术基础管理工作情况。
关键词: 三环制锁集团 技术 基础管理

内容

1992年8月,企业技术开发科改称技术开发处(兼称科研所),拥有专业工程技术人员25名,其中高级工程师4名、工程师5名、助理工程师12名、技术员4名,主要负责生产工艺管理与改进、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等工作。另设有总工程师办公室,负责市场信息反馈、编制新产品和技术改造计划、合资合作项目洽谈及技术基础管理和综合协调等工作。
  1993年,受轻工部及全国日用五金标准化中心的委托,起草制定了全国《弹子挂锁》(QB1918—93)、《磁性卡片门锁技术条件》(QB1920--93)两项行业标准,并经轻工部颁布实施。同年,企业获市“技改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1994年8月,本着“评聘分开、择优聘任、竞争聘任”的原则,制定《关于择优聘任专业技术人员职务的试行意见》,从而打破了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加强了对在岗专业技术人员在政治思想表现、履行职责、工作业绩、专业水平、科技成果等方面的综合考核。为疏通信息渠道,建立了与国家重要机关及各大新闻机构直线相通的信息网络系统,定期将信息整理分类,编发《信息快讯》,为企业决策和技术创新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配合新产品开发起草制定了“防盗门安全系统、自行车锁头”等五个企业标准,其中,《磁卡门锁标准》获山东省采用国际标准成果一等奖。1994在企业内推广了商品条形码的应用,定制59种产品的182种条形码胶片,为产品进入国际超级市场起到了通行证作用。同年7月,派6名技术人员前往德国进行为期80天的轿车锁技术培训。1995年,先后3次共派出13人赴德国分别进行车门锁生产技术、汽车锁电镀工艺技术、汽车锁生产技术和模具设计制造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为轿车锁项目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同年,企业先后获“中国专利山东名星企业”和市“科技进步百强工程最佳企业”称号。
  1996年初,为加强企业科技工作的综合协调性,建立《科技工作调度例会制度》,对企业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创造了更加宽松的工作环境。10月,派2名技术人员前往德国进行AudiAB轿车锁关键技术、工艺、质量管理和检测手段的培训。
  1997年2月,原科技协办公室并入总工程师办公室。公司科技协连续多年获市科协授予的“科技咨询工作先进集体”称号。1997年8月,成立山东省三环制锁集团公司技术开发中心。同年,被省政府授予“省级技术开发中心”,企业获省二轻总会授予“‘八五’技改先进单位”称号。
  1998年2月,总工程师办公室、技术开发处、科研所合并为技术开发中心。该中心下设新产品开发室、工艺研究室、技术管理室、电子研究室、电子实验室、微机管理室、CAD/CAM中心和一个中试车间,主要承担公司的技术管理、工艺管理及新产品开发等工作。同年受轻工部及全国日用五金标准化中心委托,起草制定了《外装门锁》、《球形门锁》两项行业标准,并经轻工部颁布实施。截止1999年底,技术开发中心拥有工程技术人员121名,其中高级工程师l5人、工程师50人、助理工程师45人、技术员1人,享有地市级以上政府津贴的专业拔尖人才3人,中高级技术人员占研究人员总数的57%。该中心自成立以来,相继开发了固定式方向盘锁、智能(IC)卡片锁、IBUttion锁、滚动码遥控锁、防盗保险柜(箱)及防盗安全门等新产品,为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做出了突出贡献。
  1999年5月,集团公司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知识出处

山东省三环制锁集团公司志

《山东省三环制锁集团公司志》

本志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集团的组建与建设、产品销售、技术科研、企业管理、党群工作、职工福利、先进人物。记载了1993-2000年烟台三环锁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