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牙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1470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牙山
分类号: K917
页数: 3
页码: 222-224
摘要: 牙山,位于栖霞县唐家泊镇与桃村镇交界处,东经12°03',北纬 37°13',海拔805.8米。它与昆嵛山东西遥遥相对,同境内的艾山、崮山袂裾相联、地势居中险要。牙山的主峰有大牙、二牙、三牙,象三个锯齿,直刺云空,因此又称“锯齿牙山” 。如果栖霞是“胶东屋脊”的话,那么牙山就是屋脊的“中梁”了。栖霞县旧八景的“笔峰观日”就在这里。
关键词: 名胜古迹 名胜古迹区 栖霞县

内容

牙山,位于栖霞县唐家泊镇与桃村镇交界处,东经12°03',北纬 37°13',海拔805.8米。它与昆嵛山东西遥遥相对,同境内的艾山、崮山袂裾相联、地势居中险要。牙山的主峰有大牙、二牙、三牙,象三个锯齿,直刺云空,因此又称“锯齿牙山” 。如果栖霞是“胶东屋脊”的话,那么牙山就是屋脊的“中梁”了。栖霞县旧八景的“笔峰观日”就在这里。
  牙山三峰屹立,各有神韵。大牙居中,山势崢嵘,多怪石奇洞。接近峰顶处,有“橛子石”一块,其大如屋,独居于通往山尖的小路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山顶平 ,有一玉皇石庙,今已废。一石眼,据说是于七插旗处。三牙最低居左,形如春蚕横卧。山上林深树茂,山后清泉涌流,景色十分灵秀。二牙最高“膀大腰粗”,牙顶呈馒头形,后坡陡峭如削,凶险异常,山腰后有一深洞,常年滴水,幽深莫测,时有巨鹰呼啸凌空,惊散羊群。俗称:大牙矮,二牙高,三牙只到二牙腰。远观如此,若亲临其境,则更感到处处悬崖峭壁,步步艰辛。大牙、二牙、三牙之间有隘口,口下有一线连黄羊都望而却步的小路,谓大风口,别处风和日丽,此处却狂风怒号,松涛震耳。置身其间,大有天地欲倾之感。整个牙山,前坡石崖陡壁,后坡土厚泥肥,草木茂盛。
  牙山地势险要,清初胶东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于七,最后就是据守于此,率领义军与清兵进行血战。牙山在现代革命斗争史上,也留下光辉的一页。1941年3月,正是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许世友指挥八路军清河独立团和第五旅、第五支队,在这里进行了著名的牙山战役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歼灭了亲日反共的国民党九区保安司令蔡晋康部,接着又势如破竹,打跨了盘踞莱阳的赵保原和横行福山的陈煜等部队。总计歼敌1800余名,打开了胶东抗日斗争的新局面。从此,英雄的牙山成为胶东抗日革命根据地。八路军的兵工厂设在牙山主峰后面的草庵庙;抗日军政大学分校,也驻在牙山附近的雀刘家、凤凰庄一带。也是牙前县政府和胶东党、政、军领导机关的所在地。
  牙山哺育了英雄的人民,建国后人民把牙山建设得更美丽。如今,登上牙山之巅,举目远眺,山下层层梯田铺锦绣,山上林木葱茂花果香。牙山脚下盛产花岗岩,远销省内外。烟台海边的浪坝方块巨石,其故乡就在这里。牙山下有个近千户的桃村,农、工、副业已初具规模,农户人均收入已达千元以上。山区内于七的故里——唐家泊,人民群众正在为建设一个“山后松,山前柞,山下庄稼山腰果,农工贸齐发展,五业兴旺家家乐”的新农村而艰苦创业。

知识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出版者:栖霞县城乡建设志编辑室

本志上限尽力追溯,下限断至1985年。采用纪事本末体、史志结合的方法,分门别类的进行记述。记述了栖霞县城乡建设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