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施工质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1388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施工质量
分类号: U415.12
页数: 2
页码: 182-183
摘要: 清及民国时期,木、瓦工匠都以质量求信誉,达到揽活多的目的。所有建设均由私人组织施工。竣工后,经东家反复检查,从基础、砌体,到房屋内外墙装饰 ,只要东家看好就发工钱,表示工程过关。工程质量由基建局施工股统一管理。对已完工程,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质量检查,严把质量关。基本建设委员会成立后,质量管理归施工科。其原因有思想问题,也有技术问题。建委除对企业、职工加强"质量第一,百年大计"教育,制定施工管理制度外,并采取集中或分散的形式,组织施工培训,开展班组自查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就地解决,保证工程质量。未经监督站核验,不准交付使用。
关键词: 安全技术 施工质量 技术管理

内容

清及民国时期,木、瓦工匠都以质量求信誉,达到揽活多的目的。 所有建设均由私人组织施工。竣工后,经东家反复检查,从基础、砌体,到房屋内外墙装饰 ,只要东家看好就发工钱,表示工程过关。
  建国后至六十年代,栖霞县建筑项目很少,县城内只有栖霞县建筑队一家施工企业(集体性质),工程质量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双方商定交付。七十年代后,随经济建设的发展 ,各项建设工程增多,县、社建筑队伍也日益发展。"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乃是建筑业的发展宗旨。工程质量由基建局施工股统一管理。对已完工程,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质量检查,严把质量关。基本建设委员会成立后,质量管理归施工科。由于公社建筑队进城施工越来越多 ,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如有的基础不按操作规程施工,致建成的楼房几年交不了工;有的基础不实而返工;有的予制或现浇板、梁、柱出现蜂窝、麻面、狗洞,墙面不平,组砌有直缝,灰浆不饱满,木门窗不严实等质量通病,更是屡见不鲜。其原因有思想问题,也有技术问题。建委除对企业、职工加强"质量第一,百年大计"教育,制定施工管理制度外,并采取集中或分散的形式,组织施工培训,开展班组自查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就地解决,保证工程质量。
  1985年成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其任务是: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用户第一"和" 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严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每道工序都要求合格、优良。质量管理的具体要求是: 1.树立为用户服务的思想,正确处理质量、 数量和利润的关系。三者有矛盾的时候,首先服从质量,要求好中求快、求多、求省,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
  2.把质量管理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要以质量管理为中心,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把企业各方面的管理工作转到"质量第一"的轨道。
  3.加强质量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如标准化工作、计量工作、质量情报工作、质量责任制、质量教育工作等。
  4.建立和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并充分发挥其监督指导作用。
  监督站在工程开工前,审核该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单位是否有勘察证书和营业执照 ;是否符合核定的营业范围。凡未经监督站审核或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均不发给开工执照。
  工程施工中,监督站可随时对工程质量进行抽查。抽检重点是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发现有严重质量隐患时,监督站有权令其返工重做或停止施工。
  工程竣工后,首先由施工单位会同筹建单位和建设单位对竣工工程质量进行验评,并将验收结果及有关技术资料送监督站进行核验。未经监督站核验,不准交付使用。

知识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出版者:栖霞县城乡建设志编辑室

本志上限尽力追溯,下限断至1985年。采用纪事本末体、史志结合的方法,分门别类的进行记述。记述了栖霞县城乡建设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