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图书馆
烟台图书馆
机构用户
烟台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设计与施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1347
颗粒名称:
一、设计与施工
分类号:
TU2
页数:
1
页码:
172
摘要:
本文内容描述了栖霞县清到八十年代的建筑造型设计与施工。
关键词:
城市建筑
建筑实录
栖霞县
内容
清及民国时期,官署建筑,由县衙聘定匠人,粗绘工程简易图,然后招募工匠或派工服徭役,在"掌尺"督率下施工。大项建筑,有时知县亲临督查,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民宅建筑,一般由雇东自聘"掌尺","掌尺"按照雇东的意图,组织施工。
1949年建国后,建筑业日益发展,建筑形式不断更新,施工技术逐步提高。1963年建成的县酿酒厂酒精塔、县人委二层会议楼及县被服厂生产车间楼等,皆显示出当时的施工状况;七十年代始,水泥和钢筋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建成一批大跨度厂房和多层楼房及公共建筑,采用防水、防潮,隔音、隔热,抗压、抗震等工艺;电动机械设备用于建筑施工,提高了工程进度,发展了生产力。八十年代,在建筑施工中,除采用砖混结构外,还有半框架和多层次全框架结构形式,提高了建筑物承载、防震、抗压能力。如县工商银行办公楼、县社供销商场楼、劳动大楼、县水泥厂立窑等,皆为栖霞县自行设计和自己施工的全框架结构建筑物。不仅有建筑结构形式上的更新,就是建筑造型上,也讲究美观大方、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如县委、县政府机关大院建筑群及山城五路中段新建的建筑群体,均反映了栖霞县建筑设计技术的新水平。
知识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出版者:栖霞县城乡建设志编辑室
本志上限尽力追溯,下限断至1985年。采用纪事本末体、史志结合的方法,分门别类的进行记述。记述了栖霞县城乡建设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