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村镇规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128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村镇规划
分类号: F291
页数: 1
页码: 129
摘要: 本文内容描述了栖霞县村镇规划。
关键词: 城镇形成 城镇发展 乡镇

内容

解放前,农业生产落后,村镇建设无规划。富户人家选择靠水源近、土地肥沃、地势平坦的地方建造院落房舍。一般农民则买宅基地或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择地而居。村庄布局零乱。 建国初,村镇建设仍无规划,农民建房各随其便。1964年,农业学大寨, 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农村部分大队开始进行山、水、林、田、路、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蛇窝泊公社的西荆夼大队,按照"有利生活,方便生活"的原则,制定了新村建设规划。街道布局为方格式。南北街5条,东西街20条, 其中中心街纵横各一条,红线宽度为17米,其余为10米,5米。功能分区集中、紧凑,交通方便。县委和县政府推广了西荆夼的经验。全县各村开始有粗线条规则,按简单规划进行建设。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均分配的增加,村镇出现了建房高潮。建新房,翻旧居,逐年增加。为按规划搞好新村建设,1982年4月,烟台地区建委在桃村举办乡村规划学习班,县建委农房办公室及18处人民公社的农房管理员22 人参加学习。至此,栖霞县的乡村规划在全县范围内展开。到1985年,全县有70%的村庄,先后制定了新村建设规划,完成了两图一书(即现状图、规划图和规划说明书),按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少村庄将许多古老陈旧的屋舍和弯曲狭窄的街道,改成街道宽畅,房屋整齐,水、电、沼气配套的新村。其中桃村、南桥、西荆夼等,已按规划建成了新农村。

知识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出版者:栖霞县城乡建设志编辑室

本志上限尽力追溯,下限断至1985年。采用纪事本末体、史志结合的方法,分门别类的进行记述。记述了栖霞县城乡建设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