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1178
颗粒名称: 街道
分类号: TU984
页数: 4
页码: 77-80
摘要: 本文内容具体描述了了栖霞县的街道。
关键词: 城乡建设 城乡规划 栖霞县

内容

据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栖霞县·续志》载:"栖霞城内共有大小街巷七条。"其中贯通城区大街一条,呈东西走向(自东门里至西阁里),街宽5 ~6米不等,弯曲不平。其余的多系小街巷,宽2~4米。
  民国19年(1930年),县长郁葆棣因街面坑坑洼洼,每逢大雨时节,雨污四溢,集民众将城内外街面用石头铺砌,断面呈弓形,并建有小明排水沟。城北(北门外)有主路一条, 东西走向,宽3~5米不等,长500余米。即今日的山城二路中段前身。
  建国后的1958年,栖霞县人民政府第一次制定县城规划,组织群众开始拓宽修建山城大街(后改称跃进大街),拓宽路面,增加长度,是解放后修建的第一条大街(即今日的山城二路)。1983年根据第二次县城总体规划,重修南河堤,筑起环城南路(即今山城一路), 将原有路面拓宽整平,铺撒沥青,重栽行道树。
  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新形势,加速县城建设的步伐,中共栖霞县委、栖霞县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1984〉2号文件"关于城市规划条例的规定"和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城市人民政府应集中力量抓好城市建设"的要求,发出"城镇建设,道路先行"的号召 ,本着"人民城市人民建,公益事业大家办"的精神,采取劳动积累,民办公助;民工建勤, 公办民助等形式,发动全县人民打了一场实施第二次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的人民战争。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县城新建和拓宽大街7条。在桃村镇修建拓宽街道3条。全长8820米。共搬运土石方35万个,填方22万立方米;新建排水沟17600米,搬运土石方6万个;用乱石砌水沟壁21300立方米,共投工250000个。1985年4月至6月,全县又动员7000多名劳力上阵,完成了烟青路城区段的改线任务。新修建宽30米的高标准柏油公路6.17公里,填挖路基土石方26.9 万立方米;开山4处,搬运土石方2.8万立方米;用块石砌河堤3400米,平均高7.3米;修筑大小桥涵14座,总长422米,共投工35.8万个。
  1984年至1985年底,城区新开辟大街5条,全长9940米;拓宽延伸旧街5条,全长6650米 ,新开巷路5条,全长1130米;在新开和拓宽的街道上建石拱桥6座,涵洞12座;沥青路面 17700米,计213000平方米,铺筑人行道8条,面积为5.4万平方米。目前城区规划的12条主街已全部开通,全长42.8公里。到1985年底,全城共有街道31条,计454500平方米,其中沥青路面街道9条,12.5公里142000平方米。
  城区呈东西走向的主干道,由南向北依次命名为山城一路、山城二路、山城三路、山城四路、山城五路、山城六路、山城七路;呈南北走向的主干道,由西向东依次分别命名为霞光一路、霞光二路、霞光三路、霞光四路、霞光五路。
  附:街巷名称清代街巷迎旭街位于县治东侧,即衙门东至东门里。
  纳熏街位于县治东南侧,即南门里。
  毓秀街位于县治前,今日仍称毓秀街。
  挹爽街位于县治西,即西门里至衙门西。
  仰极街位于县治西北.,即旧时的北门里。
  怀敬街位于学宫前。今为县武装部退离休宿舍区。
  通司巷位于县治东北,即今日的后洼街。
  民国时期修街北大街民国时期于县城北门外修建的街道。宽3~5米,呈东西走向。 1950年拓宽延修为跃进大街。
  现在街巷山城一路位于城南白洋河支流北岸,呈东西走向,东起霞光四路,西至霞光一路。全长1100米,宽24米,全沥青路面。因系栖霞至桃村公路城区段,故原称栖桃路 。后于1983年改称环城南路。1984年12月,命名为山城一路。该路为对外交通。中段北侧新建振兴农贸市场,西端新建翠屏桥。
  山城二路即原跃进大街,呈东西走向,东起霞光五路,西至公共汽车站。全长2050米, 宽24米,沥青路面。1984年12月,命名为山城二路。为县城最繁华的大街之一,主要商业贸易、文化服务设施皆在此街。街东北侧系栖霞镇委、政府机关驻地。东端街北设机关招待所二部。
  山城三路系八十年代初新辟街道,由南向北第三条大街。呈东西走向。
  东起北关街(1986年向东延伸至县计量所东端),西至霞光二路。长380米,宽20米,沥青路面(延伸段为土路)。1984年12月,命名为山城三路。街中段有古槐一株,西端南侧为栖霞县酿酒厂厂区。
  山城四路七十年代末新辟街道,由南向北第四大街。东起霞光四路,西至霞光二路。全长 680米,宽30米,为沥青路面。原名北宫街,1984年12月,命名为山城四路。街北由东向西依次为县第一人民医院,县政府大院,路南的劳动大楼与路北的县政府办公楼对景相观。为县城较繁华的街道之一。
  山城五路为1984年冬新辟街道。由南向北第五大街,东起霞光五路,西至霞光二路。全长 1360米,宽35米,沥青路面。该路规划时定名金鸡街,1984年12月,命名为山城五路。该路东端南侧立有新建八层的广播电视大楼;中段两侧新建楼房,造型美观,各具风姿。系各局 (委)办公驻地。
  山城六路 1984年冬新辟街道之一。由南向北第六大街,东起霞光四路,西至霞光二路。全长 900米,宽30米,沥青路面。原规划定名长岭街,1984年12月,命名为山城六路。街东端北侧新建华荣服装厂,南侧为金线岭住宅区;中段北侧县农业银行与县农业畜牧局办公楼隔路相望;南侧工会大楼与西侧食品公司营业楼隔路并立,西端北侧为县卷烟厂。
  山城七路七十年代修筑。由南向北第七大街。东起王格庄村东,西至振兴桥。全长2864米, 宽24米,沥青路面。原系栖霞至亭口公路城区段,故名栖亭路。后更名为环城北路。1984年 12月,命名为山城七路,为对外交通路。东端新修建"长春"斜面桥。大街南北两侧分别驻有电业局、农机学校、齿轮厂、县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县土特产杂品公司,县自来水公司。
  霞光一路即烟青公路栖霞城区段。该路原在西山脚下,1985年4月,改至白洋河西岸,南至南三里店南〓,北至南岩子口村东。全长6700米,路宽30米,沥青路面。为县城文明路段之一。两侧绿化带安装有新式双臂灯214盏。是对外交通的重要道路。
  霞光二路 1958年修建。位于城西白洋河东岸,南至山城一路,北至振兴大桥。全长1770米, 宽20米,沥青路面。街东侧为县城主要工业区,原名大庆路。1984年12月,命名为霞光二路 。南端东侧新建人民浴池大楼。
  霞光三路早期规划定名朝阳街,二次规划更名振兴大街。1979年将南端山城二路与山城一路之间民房拆迁辟为街道。1984年冬拓街修路时,自山城四路向北延修至白洋河北支流南岸。 全路南至山城一路,北至白洋河北支流南岸。为城区中心路。1984年12月,命名为霞光三路 。全长2180米,宽40米,沥青路面。中段街道建有绿化带,分人行、自行车辆和机动车辆行驶道路。街北段渡河过桥至牟氏庄园,南端为商贸文化服务设施。此街为县城布局、装修、 绿化最美的大街。
  霞光四路原名文化路,宽10米左右。1984年冬,拓宽为30~35米(南窄北宽),沥青路面,全长3325米。南与栖桃路相接,北通山城七路。1984年12月,命名为霞光四路。该路南端东侧为文化教育区;北端东侧为棉纺厂,西侧为大庆路小学和电业局下属继电器厂。
  霞光五路 1984年冬新辟街道,位于县城东山。南起山城二路,北至山城五路。全长450 米,宽24米,土路。1984年12月,命名为霞光五路。
  栖招路为对外交通路,由城西公共汽车站向西至林家亭西。全长700米,宽18.5米,铺撒沥青路面。

知识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出版者:栖霞县城乡建设志编辑室

本志上限尽力追溯,下限断至1985年。采用纪事本末体、史志结合的方法,分门别类的进行记述。记述了栖霞县城乡建设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