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图书馆
烟台图书馆
机构用户
烟台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区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106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区划
分类号:
D035.1
页数:
3
页码:
29-31
摘要:
本文内容描述了栖霞县地区分划。
关键词:
行政区划
国家行政机关
机构改革
内容
金代,以"都"为县内的下一级行政区划,事见邑令李惠《咏栖霞》诗句:"潇洒栖霞县,区分十五都。"今古镇都、郁都、泥都等村庄,当系旧时都的建置所在地无疑,惜经过金、元及明初的战乱,土著居民九死一生,对十五都的名称和管辖范围无从考察。
元,改县令为"达鲁花赤",由蒙古人担任。另设"县尹",即一县之次官,由汉人担任。对县以下行政区划,尚无史料可考。
旧志对区划的记载,始于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1521年),追溯至明初,知明、清两朝均实行乡、社、村制。一村之内,或为一闾,或为数闾。民网时期,改乡为区,改社为乡(镇),区划也大致稳定。然自抗日战争爆发,由于实际存在三个政权的割据,故在区划方面亦各自为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始依区、乡制,后撤区设乡;从1958年起实行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休制,由公社直辖大队若干;到1983年11月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乡(镇)直辖村庄的建制。
栖霞县历代行政区划变迁 (一)六乡四十六社明初始立乡、社,栖霞一度划为十乡五十二社。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社并为46个,乡并为9个,另设坊2个。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将九乡二坊并为六乡,原四十六社名称不变.仅调整了领辖关系。以上六乡四十六社区划,沿用至清末,近四百年。
(二)六区五十五乡镇据民国19年(1930年)统计资料析:民同初年,全县以清末六乡四十六社为基础,分设六区三十九乡十六镇,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无重大变化。区称一、二、三、四、五、六区:镇称:栖霞镇、桃村镇、杨础镇、唐家泊镇、楚留镇、铁口镇、雪阿镇、观里镇、寺口镇、赵格庄镇、任留镇、臧家庄镇、寨里镇、松山镇、亭口镇、大杨家镇。(乡略)。
(三)二十五区(1941~1953) 1940年4月,抗日民主政府到达后,柄霞县初有一、二个行署的区分。次年,以行署为基础,分别成立栖霞县和栖东县,各辖七个区,领乡若干。
至1942年3月,两县均撤乡,同时对区的划分进行调整。栖霞县辖13个区(1946年9月增设翠屏区,后于1949年撤销):栖东县辖12个区。
(四)二十区二〇一乡(1953~1955) 建国初,区划无大的变化,仅于1951年,栖霞撤销雨村、艾雷、方左共三个区;栖东撤销磁南、回龙共两个区,初步形成全县境内二十个区的区划。
1953年,栖霞、栖东两县合署,称栖霞县,始按序列称区,并重建乡一级政权,计20个区201个乡。
(五)三十六乡镇(1956~1957) 1955年10月至1956年3月,区、乡两次合并,区减少为12个,乡减少为139个。
1956年8月,撤区(保留城关区、桃村区)划乡,全县划为36个乡(镇)。
(六)五十一乡(镇)(1957~1958年)1957年3月,由36个乡(镇)划为51个乡(镇)。
(七)十八处人民公社 1958年3月,由原51个乡(镇)并为31个乡(镇)。8月又并31个乡(镇)为17个乡。9月,以17个乡为基础成立17处人民公社。
1959年2月,官道公社一度并入观里公社。至1962年4月,复设官道公社,同时增设大柳家公社,直至1984年体制改革前,维持18处人民公社建置二十余年。
(八)二十三乡(镇) 1984年3月,行政机构改革,全县划为八镇十五乡。八镇是:栖霞镇、臧家庄镇、桃村镇、观里镇、蛇窝泊镇、唐家泊镇、亭口镇、寺口镇。
十五乡是:苏家店乡、小庄乡、官道乡、杨础乡、连家庄乡、大柳家乡、铁口乡、大庄头乡、庙后乡、佔疃乡、中桥乡、寨里乡、松山乡、金山乡、刘家河乡。
各乡镇直辖自然村共968个。
知识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出版者:栖霞县城乡建设志编辑室
本志上限尽力追溯,下限断至1985年。采用纪事本末体、史志结合的方法,分门别类的进行记述。记述了栖霞县城乡建设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