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图书馆
烟台图书馆
机构用户
烟台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地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1025
颗粒名称:
地形
分类号:
P21
页数:
3
页码:
17-18
摘要:
县城地处山区高地,四周群山环绕,白洋河上游四条支流在此交汇,形成小型山涧河谷盆地。地面标高一般在135~200米之间,除沿河谷有狭长平地外,大部分城镇用地在坡度为20%以下的缓坡丘陵,虽地形较为复杂,但易于因山就势安排建筑,体现山区特点——建设山城。
关键词:
地形测量学
普通测量学
地理坐标系
内容
栖霞县地处胶东半岛中部,地跨北纬37°05'~37°32',东径120°33'~121°15'。东西最大横距63.4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57.75公里,总面积2044.5平方公里。具境内高山层叠,丘陵连绵,素有"胶东屋脊"之誉。
栖霞地形以山、丘泊三大类型为其总特征。海拔300米以上的山地743.3平方公里,占36.74%;海拔100米至300米的丘陵地971.1平方公里,占48.13%;海拔40米至100米的平泊地303.4平方公里,占15.13%。
以东部的牙山和北部的艾山两大山系构成县境内的地形脊背,两侧余脉呈南北走向,渐趋平缓,形成低山丘陵及部分河谷冲积平泊。县境大小山峰2500余座。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两座,即牙山和艾山;海拔600米以上的山峰10座;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峰108座;海拔300米以上的低山67座。海拔最高点是县境北部的艾山主峰,高达814米;海拔最低点是县北中桥乡泗水村及县东铁口乡陈家疃等地为40米。海拔差774米,平均海拔178.72米。
县境东部及西北部地域为山区,其地势特点是沟深谷狭,山峻峰险。沟谷深处呈“V”字型,浅处呈'"凹"字型。海拔高程200米至300米。县境东南部以牙山前冲积倾斜平地为主的桃村、铁口平泊区,呈西南至东北向带状分布,地势低平。南部由清水河上游两条主要支流淤积而成拐尺状蛇窝泊平泊区,东西段地势较水平,南北段自河唇向东渐缓缓隆起,呈阶梯形。北部白;洋河沿岸平泊区呈东西带状分布,地势尚平坦,泊山交接处陡然突起,白洋河从平泊中心穿过,平泊区海拔高程40米至80米。县境西部为典型丘陵区,整个地势呈波浪起伏,沟宽谷阔,丘陵间有小面积台地和丘谷平地,海拔高程100米至200米。县境西南部为缓丘地带,地势特点呈谷阔而浅,丘缓;而平。官道东洼,为冲积洼地,洼地平坦;官道:西洼,为地质运动洼地,洼底呈掌心形,岩底浅。海拔高程100~150米。
县城地处山区高地,四周群山环绕,白洋河上游四条支流在此交汇,形成小型山涧河谷盆地。地面标高一般在135~200米之间,除沿河谷有狭长平地外,大部分城镇用地在坡度为20%以下的缓坡丘陵,虽地形较为复杂,但易于因山就势安排建筑,体现山区特点——建设山城。
知识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出版者:栖霞县城乡建设志编辑室
本志上限尽力追溯,下限断至1985年。采用纪事本末体、史志结合的方法,分门别类的进行记述。记述了栖霞县城乡建设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