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形地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102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地形地质
分类号: P5;P21
页数: 3
页码: 17-19
摘要: 本节内容描述了栖霞县地形,地质,以及对栖霞县地理位置具体介绍。
关键词: 地质环境 地质建造 地理坐标系

内容

地形栖霞县地处胶东半岛中部,地跨北纬37°05'~37°32',东径120°33'~121°15'。东西最大横距63.4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57.75公里,总面积2044.5平方公里。具境内高山层叠,丘陵连绵,素有"胶东屋脊"之誉。
  栖霞地形以山、丘泊三大类型为其总特征。海拔300米以上的山地743.3平方公里,占36.74%;海拔100米至300米的丘陵地971.1平方公里,占48.13%;海拔40米至100米的平泊地303.4平方公里,占15.13%。
  以东部的牙山和北部的艾山两大山系构成县境内的地形脊背,两侧余脉呈南北走向,渐趋平缓,形成低山丘陵及部分河谷冲积平泊。县境大小山峰2500余座。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两座,即牙山和艾山;海拔600米以上的山峰10座;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峰108座;海拔300米以上的低山67座。海拔最高点是县境北部的艾山主峰,高达814米;海拔最低点是县北中桥乡泗水村及县东铁口乡陈家疃等地为40米。海拔差774米,平均海拔178.72米。
  县境东部及西北部地域为山区,其地势特点是沟深谷狭,山峻峰险。沟谷深处呈“V”字型,浅处呈'"凹"字型。海拔高程200米至300米。县境东南部以牙山前冲积倾斜平地为主的桃村、铁口平泊区,呈西南至东北向带状分布,地势低平。南部由清水河上游两条主要支流淤积而成拐尺状蛇窝泊平泊区,东西段地势较水平,南北段自河唇向东渐缓缓隆起,呈阶梯形。北部白;洋河沿岸平泊区呈东西带状分布,地势尚平坦,泊山交接处陡然突起,白洋河从平泊中心穿过,平泊区海拔高程40米至80米。县境西部为典型丘陵区,整个地势呈波浪起伏,沟宽谷阔,丘陵间有小面积台地和丘谷平地,海拔高程100米至200米。县境西南部为缓丘地带,地势特点呈谷阔而浅,丘缓;而平。官道东洼,为冲积洼地,洼地平坦;官道:西洼,为地质运动洼地,洼底呈掌心形,岩底浅。海拔高程100~150米。
  县城地处山区高地,四周群山环绕,白洋河上游四条支流在此交汇,形成小型山涧河谷盆地。地面标高一般在135~200米之间,除沿河谷有狭长平地外,大部分城镇用地在坡度为20%以下的缓坡丘陵,虽地形较为复杂,但易于因山就势安排建筑,体现山区特点——建设山城。
  地质栖霞县所处地质位置属三级构造单元胶北隆起中段。该隆起自古生代形成,在中牛带转化力受新华夏系断裂系统控制,新生带受断块作用控制继续上升。由太古界胶东群及下元古界粉子山群构成的四级构造单元栖霞复背斜,占据了县境约80%的面积;在县域的西北隅为四级构造单元臧家庄盆地,是由上元古界蓬莱群及中生界青山组构成;县域南缘的蛇窝泊及东缘的桃村一带属于三级构造单元胶东坳陷的边缘,分布有中生界地层;县域还残留有第三系地层:第四系残、坡积层在境内较广泛分布,冲积层丰要发育在几条较大的河谷地带县域的西北、东南边缘地带印支期、燕山期中酸、酸性侵入岩较发育。境内断裂构造也很发育。
  总观,本县处于地质复杂区中。
  (一)地层县域地层由老至新为晚太古界胶东群,下元古界粉子山群,上元古界蓬莱群,中牛界侏罗系上统莱阳组、白垩系上统王氏组,新生界上第三系、第四系等。
  (二)构造多期褶皱、多期断裂活动,使县内地质造极为复杂。栖霞复背斜的范围,指西起招(远)平(度)段裂东至桃村东陡山断裂,东西长达70公里左右。北起臧家庄盆地南缘,南至莱阳盆地北缘,南北宽约40公里左右。
  (三)岩浆岩县内的侵入岩出露面积为300平方公里,火山岩出露面积为100平方公里。有晚太古带榴闪岩、英云闪长岩:元古代变辉绿岩;电气石伟晶岩、伟晶岩:中牛代印支期花岗岩,燕山期石英二长岩、花岗岩闪长岩以及一系列中酸性脉岩:中牛代早白垩纪青山组火山岩:新生代喜山期辉绿岩及霞岩.碱件橄榄玄武岩。
  区域地质构造为胶东岩群古老变质岩栖霞复背斜核部。岩性为变质岩系片麻岩。表层风化较严重,地基强度一般在2千克/平方厘米以上.,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基础承载力的要求。
  栖霞局部为七度震区,按国家防震要求,除重大公共建筑和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外,一般不加设防。
  在断裂带处不易建筑,其它均可安排建设。

知识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出版者:栖霞县城乡建设志编辑室

本志上限尽力追溯,下限断至1985年。采用纪事本末体、史志结合的方法,分门别类的进行记述。记述了栖霞县城乡建设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